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础护理] 术中失血性休克的补液护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3-26 1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术中失血性休克的补液护理
手术中出现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手术创伤大、范围广,失血过多以致有效循血量不足,造成重要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功能障碍,因此需要及时迅速和足量的输液或输血。故本文仅就输液问题进行讨论。
1对穿刺针头与血管的选择
手术患者一般选用9-12号针头,注意针尖要锐利,以免针尖过钝不易刺入血管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除下肢手术外,穿刺部位以大隐静脉为最佳,因为大隐静脉较粗,大针头不易刺破血管。大隐静脉位置固定且表浅,即使有些水肿或循环较差的患者,血管看不清,也可根据其解剖位置顺利刺入,而且踝关节活动范围小,易于固定。另外用大隐静脉切开术,必要时也可作颈外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如患者出现早期休克症状就应立即另加一路静脉通道,使一路进行扩容治疗,另一路用于静脉用药维持血压。
2护容剂的选择
以往常常凭经验缺什么补什么的,认为患者术中出现失血性休克,是因为失血过多而引起血容量不足。为了迅速补充血容量,往往迅速地输入大量的全血或胶体溶液。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休克时由于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浓缩、血细胞易于聚集、血液黏度增强、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当输入全血时,血容量虽可得到暂时补充,但由于血浆易涌漏至血管外而使血液浓缩,加重微循环障碍。因此我们在抢救失血性休克时首选乳酸钠林格液,在循环改善后继续补充葡萄糖液,对失血过多的患者适当补充全血。
3输液的用量与速度
一般输入估计失血量的2.5~3倍液体,晶体∶胶体液为2.5∶1。休克早期或中、轻型休克,收缩压在60mmHg以上,失血量为血容易20%以下时,一般情况良好,可不输血,而是快速足量地输入乳酸钠林格液,两路静脉同时开放扩容。成人争取在1h内输入2000ml左右液体,这样才能改善循环功能,有效地控制了休克。等患者情况好转后再把一路液体控制在100滴/min左右,继续输扩容剂,另一路停止扩容,按所加药物的需要控制滴速。若为重、危型休克,收缩压在60mmHg以下,失血量为血容量的30%以上,脉搏快且微弱、意识模糊者,首先按中、轻型休克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无继续大量出血,血压多可回升,脉搏可清晰摸到,尿量增多。待手术后已经完全控制出血,再输入相当输液总量的1/3~1/4全血(滴速以90滴/min为佳)和其他液体。如出现特殊情况失血占血容量50%以上患者,则需要一路静脉快速输入平衡盐液,另一路静脉以100滴/min的速度输血,以补充循环血量中的有效成分,提高机体对氧的运输能力。若收缩压达到90mmHg以上,脉压30mmHg脉搏120次/min以下,表浅静脉充盈,尿量50ml/h以上。应立即减少输液速度与用量,以防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其他并发症发生。
4输液的管理
在抢救失血性休克时,做好输液的管理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患者休克后出现液体外渗或输液受阻,就需要重新穿刺输液,而此时患者循环极差,外周血管塌陷,静脉穿刺的难度就大为增加,如不能尽快穿刺成功,就会延误抢救时间,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静脉输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固定要牢固:由于麻醉药物和手术疼痛的影响,患者经常出现烦躁不安,故**入血管后要用宽胶布固定好针头,输液管各接头处要牢固。
4.2经常巡视穿刺部位:由于手术中静脉穿刺点多被无菌单覆盖不能直观,故手术期间巡回护士要经常用手伸进无菌单下面触摸穿刺点局部是不是肿胀。如发现肿胀说明液体外渗,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6 21:1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