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9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肺纤维化:“纳米”惹的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3-17 2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名在同一间印厂工作的女工因为胸腔积液肺纤维化和肉芽肿住院,2名女工在两年内死亡。经过临床和病理检查,“凶手”并非一般化学污染物,竟可能是纳米颗粒!北京朝阳医院的研究者日前在《欧洲呼吸病学杂志》[Eur Respir J 2009,34(3):559]上发表了相关研究。

  纳米技术已经越过了科学幻想的边界,成为现实。新兴的纳米颗粒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材料、医药、工业等各个行业,将人类的触角伸进了微观世界。纳米纤维、纳米给药系统、纳米涂料,甚至防晒产品中都有纳米技术的“脚印”。纳米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无限可能的欣喜时,也引出一个新的问题——纳米微粒的尺寸小于自然分子,意味着其完全能够穿过人体的天然屏障,这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一些动物试验证实,小鼠气管接触纳米碳颗粒后,可发生炎症和肺纤维化症状,但在人类研究中尚无此类报道。

  独特的病理表现

  2007年1月-2008年4月,7名曾在同一家印厂工作的女工因为同样的症状到北京朝阳医院就诊,其临床症状均包括气短、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

  入院临床检查发现,这些患者均有单核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现象,部分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现象,1例患者血小板减少。经过7个月的随访,6例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部分患者还出现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肺活量检测发现,全部患者都有小气道受损、通气功能受限。3例患者有严重肺损伤:最大肺活量(实际值与预测值比例,下同)为24.8%~35.4%;用力肺活量(FVC)为24.6%~35.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4.8%~36.5%。其他4例患者肺损伤程度分别为轻度至中度。

  免疫检测和病因学检测排除了病毒性肺炎肿瘤的可能,2例患者有肺炎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但与其临床表现不相关。

  胸部X线检查和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都有胸腔积液,5例患者有心包积液,4例患者肺部弥漫性磨玻璃阴影,6例患者肺间质结节,3例患者淋巴结肿大。所有患者都有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7个月后,2例患者的间质性肺纤维化快速进展,1例患者出现胸腔钙化。18个月和21个月时,2例患者先后死亡。

  病因初现——肺部疑有纳米颗粒

  什么原因导致了上述病理改变?经过询问,这些患者具备以下共性:她们都曾在同一间印厂工作,同样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含有纳米颗粒的聚丙烯酸酯达5~13个月;她们在接触后同样的时间范围内出现了相似的症状——气短、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病理检查结果同样为非特异性肺炎、炎症浸润、肺纤维化和胸腔外源性肉芽肿。研究者因此假设,她们可能接触了同一类型的毒性物质。

  进一步检查发现,在这些女工的工作场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水和肺活检组织中均找到直径为30 nm的颗粒(图1-4)。在电镜下观察到,这些颗粒分布在肺上皮和间皮细胞的胞浆和核质中。肺上皮细胞蜷缩,呈现凋亡形态(图5)。通过检查,所有病例都排除了感染、恶性肿瘤、免疫相关疾病等的可能性。

  考虑到患者的病理改变与动物接触纳米物质后的相似,而且在患者的支气管、肺部组织中都找到纳米颗粒物质,因此推测,这些患者的疾病表现和病理改变可能与印厂内的纳米颗粒相关。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4-3-18 21:58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听说,恐怖啊
3# 板凳
发表于 2014-3-19 00:36 | 只看该作者
之前没有意识到会有如此严重,看过才知道是有如此关联,学习了!
4
发表于 2014-3-22 08:52 | 只看该作者
我倒想知道这些女工的后续治疗如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6 09: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