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4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谁来培养全科医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0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转自中国医学***报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 杨秉辉全科医生是从过去欧美国家能够做一些简单药物治疗、接骨、灌肠之类工作的“通科医生”发展而来的。全科医生不同于通科医生的一个显著的特征,便是其从业人员应都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和培训。由于在英语里“全”和“通”都使用“general”一词,较易混淆,因此,在美国、加拿大等国,为使民众理解这些受过良好医学教育和培训的医务人员与“通科医生”的不同,而提倡用了“家庭医生”一词,至今在全世界与“全科医生”一词以同等词意并用。可见全科医生安身立命的基础便是教育与培训。

杨秉辉教授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健康教育学家。杨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全科学会主任委员,近20年来积极推进全科医学在我国的发展,是国内最早的全科医学科——复旦大学上海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创始人,是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培训最早的积极倡导者之一。


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


我国[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对全科医学的培训十分重视,在许多指导性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我国的全科医学教育大致有以下的层次:


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全科医学教育 全科医学教育应定位于毕业后教育,但作为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在医学院校本科的教学中应有相当于内科、外科的位置。但由于传统的原因,全科医学至今在许多医学院校仍只是“选修课”,甚至还有半数的院校连“选修课”尚未开出,实在是应该引起教育部门重视的事。


毕业后继续教育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最先兴起的是“转岗培训”,但此类培训多重理论的提高,较少强调全科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及“以人为本”的医学服务理念。如今国家已明确全科医生培养与国际接轨的“5+3”模式,这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模式。


医学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即使是“合格的”全科医生,也应该定期为他们提供继续进修学习的机会,如今此事亦应列入议事日程加以考虑了。


研究生教育 作为一个临床医学学科,全科医学同样也应该进行医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目前,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5所医科院校已经开展了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从已有经验看来,受过研究生教育、并取得研究生学位的人员,能更好地承担全科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任务,代表了这个学科的学术中坚力量。全科医学的研究生教育应该也是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之一。


谁来培养全科医生


在国外全科医学发展的初期都明确地指出:“专科医生是全科医生的老师”。全科医生应该向各个相关专业的老师学习他们的专业技术。但是,全科医学作为一个特定的学科,也有他本身的专业理念,比如“以人为本”、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以预防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等等,都需要融合在各专科的专业理论之中。因此,作为全科医生老师的专科医生,就必须先学习和了解这些理念,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生,不然的话,培养出来的必定是既不像内科医生、也不像外科医生、妇科医生、儿科医生的“四不象”医生。


记得十多年前,某地有一位医生寄给我一本书稿说,现在国家提倡全科医学,所以他准备出版一本全科医学书籍,以供培训人才之用,要请我指正云云。我看他的书稿,共分4篇,内、外、妇、儿各一篇,所录内容一如内科手册、外科手册之类。显然这位医生以为内、外、妇、儿加在一起便是“全科医学”了。


这位医师所在的省份比较偏远,师资贫乏,也难得他有这份好意。我并非好为人师,但也只得敬告这位热心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的同行,这不是全科医学。


在一些大城市,师资力量雄厚,因为重视全科医学培训,便将培训任务委以各科顶级专家,许多甚至是只招收博士生的专家,也应邀放下身段来培养全科医生了,只不过专家虽然学富五车,但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一无所知,将博士生的辅导课程教给了全科医学培训学员,难免南辕北辙。


因此,浅见以为一是要有一批热心“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专家,但希望他们要尽力掌握些全科医学的基本理念,努力推进全科医学的发展、全科医生的培训;二是应该尽快建立全科医学自己的师资队伍,全国的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应是责无旁贷。


(本文转自网络,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2# 沙发
发表于 2013-7-5 11:0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全科医生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不过相信以后会好很多的
3# 板凳
发表于 2013-7-5 18:3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各省都在搞全科转岗,其实对全科的理解也仅限于提高各科医疗技术。至于全科的理念是一点都没有的。
4
发表于 2013-7-5 20:49 | 只看该作者
多学习、多培训这种理念,其实正是将学习与实践融为一体,并在医学多个学科共同探索和提高的过程。
5
发表于 2013-7-6 2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meizhu 于 2013-7-6 22:26 编辑

我是经过5+3培养的
本科5年,出来下基层2年后去3甲花3年转了10几个科室。但是因为工作需要我在基层还是干的外科,值班的时候我是内外科都看。
个人以为,3年的转科学习能增加你的见识,也能和大医院的医生熟悉,业务上有联系。

其实在我们基层,老百姓好多都是看熟悉的医生,看的病种范围是很大的。全科我的理解是会看社区常见病,做好健康预防,、

其实乡下村卫生室有些口碑医术好的老赤脚医生们,倒是真正的全科医生。   向他们致敬。
6
发表于 2013-7-10 17:16 | 只看该作者
全科的路在何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8 23:2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