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讲座] 围术期抗栓治疗处理对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2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服用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在围术期是否需要临时停药、如何停药以及何时重启是手术或其他有创性操作中常见问题。为此,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延宗教授在第2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向大家回答了上述问题。
  围术期抗凝方案的一般选择
  不停抗凝:出血少或可通过压迫止血的小手术如体表小肿物切除、清创;
  延迟抗凝:术后近期尚未开始抗凝者需作急症手术时可推迟抗凝时间(如气管切开)。急症手术后无继续出血倾向,应尽早开始抗凝。
  中止抗凝:需作急症手术时,立即检测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同时静注维生素K 110mg,4小时后复查,正常后即可手术,如时间紧迫,可不待化验结果,静注K1后开始手术,术后24—48小时开始抗凝治疗。
  暂停抗凝:术前3—5天停用华法林,化验正常后手术,或术前5天停用华法林同时注射肝素,术前4—6小时停用肝素。
  围术期抗凝治疗原则:术前停用、术后恢复、过度抗凝、调整剂量和加强监测。
  一 术前停用药
  1、华法林半衰期为36—42h,应于术前5天停用。停用华法林的患者,如术前1—2天INR仍>1.5,推荐给予小剂量(1—2 mg)口服维生素K(VitK)以使INR降至正常。
  2、患者手术或操作前如需临时停用阿司匹林,应在术前7—10天停用。接受氯吡格雷的患者,应于术前7—10天停用。
  二 术后恢复
  1、术后恢复应用抗凝药物的药效时间
  ①低分子肝素需3—5小时达到最大抗凝效果;
  ②华法林需2—3天达到抗凝效果(INR>1.5);
  ③维持剂量氯吡格雷需3—7天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峰值。

2、术后恢复应用抗凝药的建议


  ①术后12—24小时(当天夜间或次日早晨)恢复应用华法林;
  ②术前停用停用阿司匹林的患者,推荐术后24h(或术后第二天早晨)恢复应用阿司匹林;
  ③术前停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如术中有效止血,推荐术后24h(或术后第二天早晨)恢复应用氯吡格雷,可采用维持剂量(75 mg\d),约5—10天达到血小板功能的最大抑制;对于需快速起效的病例也可采用负荷量(300—600 mg),可于12—15h达到最大抑制。

  三 过渡(桥接)抗凝

  四 调整剂量

  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血栓和出血风险进行评估。有证据证实围术期应用低剂量(预防剂量)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和减少出血并发症,但该剂量对于预防动脉血栓栓塞事件仍缺乏证据。

  术后应用快速作用的过渡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仍有增加出血的风险。延迟术后给药时间(术后24小时),或减少剂量可降低该出血风险。应根据血栓\出血风险评估选择剂量策略

  五 加强监测


  1、术前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停用华法林后,应至少于术前1—2天进行一次INR检测,以确保INR达到或接近正常范围;
  2、术后,当抗凝效果接近或达到范围时,也应检测INR,以明确是否可停用LMWH或普通肝素;
  3、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不推荐常规检测血小板功能;
  4、大手术或操作的患者,在术后2周内仍有潜在血栓\出血相关并发症可能,因此患者出院后仍需加强随访。

  六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围术期的应用

  RE—LY研究围术期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华法林相比,达比加群两种剂量围手术区出血发生率均相似(包括大出血及致命性出血),血栓性并发症发生率也相似;术前48小时内停用抗凝治疗的患者,达比加群可显著减少出血风险。

  达比加群围术期应用推荐:①对于发生重度肾功能不全(CrCL<30ml\min)的患者,应在大手术前至少5天停用本品;②如需进行紧急操作,在可能情况下应延迟手术或操作至末次给药后至少12小时。若不能推迟手术,可能会存在出血风险增加,应就出血风险与操作的紧迫性进行权衡;③术后应在完全止血后重新开始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9 19: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