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价值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摘要】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对肺动脉高压(PAH)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PAH患者用CDE记录右室流出道(RVOT)的血流频谱及瓣口返流情况。结果 PAH在三尖瓣口均有返流。返流速度平均(4.06±0.56)m/s,并伴有右房压升高。结论 此种无创性检查对PAH诊断与心导管技术、核素检查相比有一定的优越性,并为指导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超声;肺动脉高压;诊断
肺动脉高压(PAH)是指肺循环压力异常增高的病征。通常多发生于心肺疾患,也可由肺血管病变本身引起。目前,我国通用的PAH诊断标准,在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6ge;2.66 kPa[1]。右心导管及核素检查是诊断PAH最可靠的方法,但其创伤性较大,并有一定的危险和并发症。现用CDE诊断PAH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7月~2006年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共50例患者,男31例,女19例。其中房间隔缺损11例,年龄1.5~35岁,平均14.5岁;室间隔缺损9例,年龄2.0~16岁平均7.5岁;动脉导管未闭7例,年龄5.0~45岁,平均17岁;肺心病14例,年龄46~75岁,平均62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9例,年龄27~54岁,平均44岁。
1.2 仪器与检查方法 使用Apogee-800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0~3.5 MHz。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取左室长轴、四腔心、主动脉根部短轴、左室短轴及右室流出道长轴切面,观测心腔及大血管内径、右室壁、室间隔及室壁运动等。CDE观测心内有无分流,各瓣口返流情况,频谱多普勒测量最大返流速度及瓣口峰值流速,三尖瓣返流束取非标准四腔心切面或RVOT长轴切面,用连续多普勒测量,由简化的伯努利(Bernoulli)方程%26Delta;P=4V2计算三尖瓣跨瓣压力差(T**P)[2]。与此同时有21例患者用心导管及核素做对照检查有一定的相关性[3,4]。
2 结果
2.1 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结果 50例患者均表现为右房、右室扩大,右室前壁增厚,肺动脉扩张。
2.2 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彩色多普勒显示清楚三尖瓣返流速大小、方向后,选用连续性多普勒测量最大返流速度,50例患者三尖瓣口均出现返流,返流速度2.7~5.21 m/s,平均(4.06%26plusmn;0.56)m/s。用简化Bernoulli方程%26Delta;P=4V2计算差压,为(3.69%26plusmn;14.8)kPa,平均(8.71%26plusmn;3.60)kPa,加上右房压1.33 kPa,得出右室收缩压为(9.98%26plusmn;3.52)kPa,肺动脉频谱形态呈匕首状,50例均无RVOT梗阻。结果符合肺动脉高压的诊断。
3 讨论
PAH是病因繁多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较少见。继发性肺动脉高压主要见于:(1)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2)左房压力增高如二尖瓣狭窄、左心衰竭等;(3)肺部疾患,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部的病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
由于不同原因引起肺动脉高压,但都具有共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因长期持久的肺动脉高压,使右室阻力负荷过重,而引起右室肥厚[5]。本组病例房间隔缺损严重病例晚期肺小动脉受损,出现肺动脉高压的频谱和返流束,根据分流量和肺动脉压的估计有利于对手术适应证的判断;室间隔缺损伴有肺动脉高压时,彩色多普勒可出现双向分流,收缩期可见红色左向右分流信号,舒张期可见蓝色右向左分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可见室水平分流量减少或有双向分流,室缺口左向右分流的血流速度降低,连续多普勒右向左分流时,可在室缺口左室探测到低速反向血流信号,并可按Bernoulli方程推算肺动脉高压,为手术提供依据;动脉导管未闭:随着肺动脉压的升高,左向右分流时间缩短,湍流频谱可只占据部分舒张期或只有收缩期正向湍流频谱,连续多普勒测量分流速度可估测肺动脉压力及QP/QS,目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确诊本病的首选方法;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频谱似匕首状[6],彩色多普勒可见五彩镶嵌图形,频谱多普勒在肺动脉瓣下可见舒张期正向湍流频谱,呈高速实填状,峰值流速可达4 m/s以上。频谱加速时间(AT)缩短,右室射血前期时间(RVPEP)延长及射血时间(ET)缩短,有资料研究,通过心导管对比证实,AT与肺动脉高压有良好的相关性;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当瓣口%26le;1 cm2时可引起肺小动脉的继发性、狭窄性病变,此时肺动脉压及肺毛细血管压明显升高,必须测量肺动脉压及肺毛细血管压才能准确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先天性左向右分流心脏病的肺动脉高压状况是由于血容量增多所致,手术修补后肺动脉压可下降,因而是可逆的,如果肺动脉高压继发小动脉病变,则为不可逆的阻力性肺动脉高压。当右室收缩压超过左室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变为右向左分流,此时手术治疗已不能使肺动脉压下降。综上所述,肺动脉压力的高低决定着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CDE诊断肺动脉高压虽不如有创的心导管检查精确,但却是目前唯一较准确的无创检查肺动脉高压的方法,肺动脉频谱形态及时间参数对肺动脉高压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准确掌握多普勒测定压差法和频谱分析法可获得与心导管结果极为近似的测值,不但有一定的定性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定量价值。
转自超声医学研究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6 06:1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