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4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笔试资源] 执医考试操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1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试题编号21? 腹部听诊(操作方法,描述肠鸣音、血管杂音)(18分)? (1)听诊操作方**确并能指出主要听诊部位(4分)? ①应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腹壁上,全面地听诊各区,顺序正确,左至右,下至上(2分)。? ②能注意在上腹部、脐部、右下腹部及肝、脾区听诊(2分)。? (2)会听并能表述何谓肠鸣音正常、亢进、消失(4分)? ①能描述正常肠鸣音:每分钟4~5次(2分)。? ②能描述肠鸣音亢进:每分钟10次以上且肠鸣音响亮、高亢(1分)。? ③能描述肠鸣音消失标准: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1分)。? (3)会听腹部血管杂音(动脉性和静脉性)(8分)? ①动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腹中部或腹部一侧(3分)。?②静脉性杂音听诊部位正确:常在脐周或上腹部(3分)。?③能说出腹部血管杂音的形成(2分)。?(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①怎样才算肠鸣音消失?(1分)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 ②如何区别动脉性和静脉性血管杂音?(1分)?③腹中线部位听到动脉性血管杂音要考虑什么?如何进一步检查?(1分)?答案: ①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 ②动脉杂音常在腹中线或腹部一侧,分收缩期及舒张期;静脉常在脐周或上腹部,为连续性嗡鸣音。 ③腹主动脉瘤(可触及一搏动性肿块)或腹主动脉狭窄(下肢血压低于上肢,严重者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 试题编号22? 神经反射--深反射检查(肱二头肌、膝腱、跟腱反射)(18分)? (1)肱二头肌反射(6分)? ①检查方**确:被检查者前臂屈曲90度,检查者以左拇指置于被检者肘部肱二头肌腱上,然后右手持叩诊锤叩左拇指指甲,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引出屈肘动作。(4分)? ②考生说出此反射中枢区域:反射中枢为颈髓5~6节。(2分)? (2)膝腱反射(6分)? ①检查方**确:坐位检查时,被检者小腿完全松弛下垂(仰卧位检查时,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以左手托起其膝关节使之屈曲约120度),右手持叩诊锤叩膝盖髌骨下方股四头肌腱,可引出小腿伸展。(4分)? ②考生说出此反射中枢区域:反射中枢为腰髓2~4节。(2分)? (3)跟腱(踝反射)(4分)? 被检查者仰卧,髋及膝关节稍屈曲,下肢取外旋外展位。检查者左手将被检者足部背屈成直角,以叩诊锤叩击跟腱,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4分)?(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①什么叫上运动神经元?什么叫下运动神经元?(1分)?②一侧大脑中动脉出血时,对侧肢体会怎样?为什么?(1分)?③检查神经反射时应注意事项(检查者叩击力量要均等,两侧要对比)。(1分)?答案: ①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是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损伤后特点:瘫痪肌肉张力降低(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有萎缩,无病理反射,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和失神经支配电位。 ②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征),若在优势半球,还有失语。 ③检查者叩击力量要均等,两侧要对比。 ? 试题编号23? 神经反射--浅反射检查(腹壁、角膜、提睾反射)(18分)? (1)腹壁反射(6分)? ①检查方**确:被检查者仰卧,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而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缘下,脐平及腹股沟上的平行方向,由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正常反应是局部腹肌收缩。(3分)? ②考生口述腹壁反射意义(3分)? ?上、中或下腹壁反射消失,分别见于同平面胸髓病损。(1分)? ?双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和急性腹膜炎患者。(1分)? ?一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1分)? (2)角膜反射(6分)? ①检查方**确:以消毒棉棍头端捻成棉丝,告之被检查者眼睛向另侧旁视,以棉丝轻触其角膜(不能触及睫毛)。观察闭目反应。(3分)? ②考生口述角膜反射临床意义(3分)? ?直接或间接反射消失,提示三叉神经病变。(1分)? ?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提示面神经瘫痪。(1分)? ?两侧角膜反射同时消失,提示深昏迷。(1分)? (3)提睾反射(4分)? ①检查方**确:与检查腹壁反射相同,竹签由下而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以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2分)? ②考生口述提睾反射意义(2分)? ?双侧反射消失,提示腰髓1~2节病变。(1分)? ?一侧反射消失或减弱,提示锥体束损害。(1分)?(4) 提问(2个)(2分)?①浅反射除上述三种外,还有哪两种?(跖反射、**反射)(1分)?②试述腹壁反射的传导径路。(1分)?答案: ①跖反射、**反射。 ②1)腹壁反射异常:传入神经为第7~12肋间神经(反射中枢上腹壁为胸髓7~8节,中腹壁为胸髓9~10节,下腹壁为胸髓11~12节),通过中枢胸髓第7~12阶段后角细胞柱及同阶段前角细胞,同时后角细胞的纤维上行到达大脑顶叶皮质,通过大脑连合系到大脑运动区,发出纤维伴锥体束下行,止于第7~12胸髓前角。传出神经为第7~12肋间神经。临床上腹壁反射消失最有意义,生理性腹壁反射消失多见于老年人、经产妇、腹部脂肪过多、腹壁松弛或腹腔疾病(腹膜炎、腹水)。多发性硬化早期锥体束损害征尚未出现时腹壁反射常已消失。腹壁反射亢进多见于精神紧张、兴奋或神经质者,并无定位意义。帕金森氏病、舞蹈病、锥体外系疾病肤壁反射增强。偏侧型舞蹈病时,病灶对侧腹壁反射亢进。  2)提睾反射异常:传入神经是生殖股神经和闭孔神经皮支,传出神经是生殖股神经和闭孔神经的肌支,中枢为腰髓1~2阶段的后角细胞柱及同阶段前角细胞,与腹壁反射类似也有经过皮支的长反射弧,传出神经为股神经皮支。提睾反射比腹壁反射对病损抵抗力强,故减低或丧失比腹壁反射要晚。提睾反射在老年人、睾丸积水、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副睾丸炎或睾丸肿瘤、脑部病变、脊髓病变、锥体束损害时腹壁及提睾反射均可出现减弱或消失。  3)**反射异常:传入神经为**神经,中枢在骶髓4~5的后角细胞柱及同阶段的前角细胞性,传出神经为**神经。**外括约肌接受双侧会阴神经支配,当一侧锥体束损害或周围神经损害时,**反射仍存在,当两侧锥体束损害时或马尾神经损害时,**反射消失。 ? 试题编号24?脑膜**征(颈强直测试、Kernig征、Brudzinski征)(18分)? (1)颈强直测试操作正确(6分)? ①检查方**确:被检查者仰卧,去掉枕头。颈部放松,检查者左手托被检查者枕部,右手置于前胸上部,以左手力量托起枕部作屈颈动作检查,使颏部接近胸部(4分)。? ②考生口述何为颈强直(2分) 被动屈颈时如抵抗力增强,即为颈部阻力增强或颈强直。? (2)Kernig征测试操作正确(6分)? ①检查方**确:被检查者仰卧,检查者抬起被检查者一侧下肢,使髋关节屈曲成直角后,当膝关节也在近乎直角状态时,检查者左手按住其膝关节,右手将被检查者小腿作屈伸活动数次后,抬高小腿。(4分)? ②考生口述何为阳性(2分) 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度以上,若伸膝受阻,屈肌痉挛或疼痛为阳性。? (3) Brudzinski征测试操作正确(4分)? ①检查方**确:被检查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在右侧,右手按于被检查者胸前,左手托起其枕部,作头部前屈动作时,观察双膝关节是否自动屈曲。(2分)? ②考生口述何为阳性(2分) 当头部前屈时,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曲为阳性。?(4) 提问(2个)(2分)?①Kernig征与Lasegue征(直腿高举试验)体检操作时有什么不同?(1分)?②举出两种能引起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的疾病。(1分)?答案: ①答:髋关节屈曲成直角,再用手抬高小腿,正常膝关节伸展角应大于135°,阳性表现为伸膝受限;伸直双下肢,医生抬高其一侧下肢,阳性反应为伸直的下肢小于70°,伴发下肢屈肌痉挛或沿坐骨神经走向的疼痛。  ②脑出血、蛛网膜下腔 试题编号25? 锥体束病理反射(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 (1)Babinski征(6分)? ①检查方**确: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根部并转向内侧。(4分)? ②考生口述阳性反射特征。(2分) 阳性反应为?〖HT5,7〗足〖KG-*3〗母 ?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2)Oppenheim征(5分)? ①检查方**确: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4分)? ②考生口述阳性反射特征。(1分)阳性反应为?〖HT5,7〗足〖KG-*3〗母 ?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3)Gordon征(5分)? ①检查方**确: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被检者腓肠肌中部。(4分)? ②考生口述阳性反射特征。(1分) 阳性反应为?〖HT5,7〗足〖KG-*3〗母 ?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4) 提问(3个,由考官任选2个)(2分)?①一侧锥体束征阳性考虑什么?二侧锥体束征阳性考虑什么?(1分)?②正常人能否出现Babinski征(+)?(1分)?③当一侧肢体锥体束征(+)时,还需做什么体征检查?(1分)?答案: ①一侧椎体束阳性 代表同侧椎体束损伤或高位中枢的损伤。双侧阳性 下运动神经元传导通路病变,双侧失去上位抑制 ②1岁半前儿童可出现,余为异常。 ③需要检查对侧的锥体束征 还有其他的体征检查如运动和感觉等查体 和定性定位评估病变位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4 21:5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