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746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检验与临床沟通的体会(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16: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临床检验是将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细胞等标本,通过目测观察、物理、化学、仪器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在检测的全过程中(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要采取严密的质量管理措施,以适应临床需要。为病人提供有价值的实验资料。临床医师根据检验结果,结合所收集的详细完整的病史,进行系统、周密地体格检查及分析,为预防保健、疾病诊断、治疗、科研成果提供客观依据。检验与临床配合、沟通的重要性新业务、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检验医学的同步发展。要使这些新技术、新项目尽快应用临床、服务于病人,首先要得到医生的认可才能推广应用,也只有应用于临床病人后,才能体现出新技术、新项目的使用价值,才能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更进一步地推动新技术、新项目的发展。  

       检验质量的提高需要医生、护士的配合沟通,检验科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标本的采集,运送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而这部分工作绝大多数过程是由医生、护士完成的。  
   
       标本采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是检验科与临床配合最容易发生问题的部分。比如:医生对检验专业分工不够了解,在开化验单时,把几个项目写在一张化验单上,导致标本量不够或项目未做完,引起**;护士采血时抽血量不足,或把2次抽的血混在一只试管内,引起溶血,可使血钾、酶类升高,导致检验结果发生严重误差。查血糖的病人从输注葡萄糖的输液管内取血等等,不仅使检测结果出现很大误差,造成医生误诊,也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为保证检验质量,临床医生、护士对检验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就十分必要。  

       检验质量的反馈,需要临床医生的配合与沟通。检验科每天要发出许多项目的报告单,发生误差的概率再小也在所难免,报告发出后,结果是否与临床预期相符,只能通过临床医生的反馈才能知道,如果医生发现某项检测结果与临床相差太远,可通知检验科进行复查,并给予复查证实后的可靠结果。如有错误,立即纠正。如复查结果仍与原结果一样,与临床预期相差太大,可能是病情又有新的变化,这一反馈机制必须要由临床医师及时与检验科配合、沟通,才能保证临床诊断的效果。  

       医疗投诉,医疗**和差错事故的处理,需要临床医生的配合与沟通。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检验结果不准或不及时,可能导致诊断和治疗发生错误或延误。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病人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化验结果的解释是由医生完成的,解释得当,可使病人满意而归(如乙肝病毒检查,在病人血清中病毒含量很低的情况下,有时检查阳性,有时检查阴性,不排除实验本身存在的假阳性或假阴性误差) ,这种情况下医生对检测结果的解释就至关重要。反之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意,甚至投诉、索赔,进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影响检验科的声誉。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从事检验医学的工作者,如果不和临床配合、沟通是不能生存的。同时,还要善于倾听病人的意见,并和病人主动沟通,这样才能使检验工作顺利开展。  

       检验与临床配合、沟通的方式  

       全院开展定期的业务讲座是与临床相互配合、沟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针对样品采集、存放问题的具体要求,利用这种方式,对医、护人员进行详细讲解,使他们对检验业务的认识不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检验科应经常主动下科室与医生、护士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征求他们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这种配合、沟通的方式,对我们检验工作者,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检验新项目、新技术,组织科内人员利用业务空闲到相关的科室与医生进行个别交流,以求得临床配合与支持。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自我宣传,介绍检验新动态,新项目及临床意义。标本采集方法,注意事项等。还把所开展的检验项目的正常参考范围,临床意义印成小册子发给医护人员。把参加全省质量控制取得的合格证复印件公示在醒目处,让医生满意我们的检验数据,让病人满意我们的检验结果。  

       总之,我认为,检验工作必须要和临床配合与沟通,才能高效、快速、准确为临床提供检测结果,也才能使检验科的社会效益增强,经济效益不断攀升。  

   

                                                          来源:中国医师报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3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9-5-18 22:17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3# 板凳
发表于 2009-5-19 17:33 | 只看该作者
说的非常好,支持!
4
发表于 2009-5-21 21:3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收到4枚
5
发表于 2009-5-21 21:4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6
发表于 2009-5-29 15:59 | 只看该作者
检验医学是临床医学分支衍生的一门学科,它隶属于临床医学,服务于临床医学,同时它又对临床医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它与临床医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检验医学是当今医学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临床检验的自动化分析程度明显提高,开展的检验项目也越来越多,很多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应用于检验医学,检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很多,其涉及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整个过程中。因此,检验科人员必须对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单到被检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运输、结果分析、直至发出检验报告等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业务能力,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尽管检验质量的控制工作主要在检验科,但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涉及到患者受检前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检测时间的控制及标本的保存运送等,这些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同时,由于方法、技术、仪器的改变,临床医护人员也需要及时的更新知识。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那么要如何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与联系呢?我个人有如下几点看法:
                  1
                  为了保证检验质量,检验科人员应加强学习,不仅包括检验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而且包括所开展检测项目的原理、方法及其所用仪器、设备、试剂的性能、特点及操作步骤。当前,检验医学已朝着高理论、高科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势,检验科人员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不断将新的知识、技术应用于临床检验,不断开展对临床疾病诊断有帮助的新项目,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同时,也能在与临床或者患者的对话中做到有据可依,有理可讲,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看法,给临床和患者一个合理、恰当的解释。
                  2
                  检验科人员要不断加强人身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检验科的工作就是为病人提供实验资料,临床医生根据这些资料,再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为预防保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科研方面提供客观依据,很多时候这些资料都起到决定性作用,甚至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检验工作者在工作中一定要客观、实事求是。在遇到临床质疑时,不要唯唯诺诺,一味迎合他们的观点,甚至随意改动结果,不尊重事实。这样也许能让临床满意一时,可实计上可能是病人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造成了对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的延误,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失,也给医疗**的产生埋下了安全隐患。因此,检验科人员不能唯唯诺诺,息事宁人,我们要加强同临床的沟通与交流,共同讨论、分析、研究,找出原因之根本所在,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一起为提高检验质量而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3
                  检验科人员不但要做好本科的室内质量管理工作,还要加强同临床科的联系,共同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1]分析前阶段按时间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启动时终止,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本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传输。目前,这是质量管理中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分析前因素占60%以上,分析前的影响因素非检验人员完全可控制,需要医师、护士,甚至患者的参与和配合。因此,检验科人员应主动到临床科宣传室前质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他们讲解各种标本的采集部位、采取标本的量、采集的时间以及各种检测项目的影响因素和化验单的正确填写等等,使他们对检验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充分认识到检验质量的提高同样需要他们积极地配合,认真做好室前的质量控制,以减少非疾病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例如,溶血可以影响酶类的检测结果,易造成假阳性结果;又如,服用维生素C后可引起尿常规检查潜血结果假阳性等等,检验科把这些知识宣传给临床科非常有必要的。检验科开展新项目时,临床医生可能对此缺乏了解,这就要求检验科人员及时积极地向临床医护人员宣传其临床意义和应价值,并详细解说新仪器的原理和注意事项等。同样,当临床医生需要开展新的检测项目时,也要积极地与检验科联系、协商,以共同完善和更新检验项目,更好地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要。
                  4
                  检验科人员应定期下到临床科室与临床医生面对面的交流,虚心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改善服务质量。其次,检验科人员应积极学习临床知识,不定期参加临床查房、会诊,了解临床工作,同时,临床医生也要加强对检验工作特点的了解,不懂的地方,双方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以达到共同提高。再次,就是在工作中做到定期交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检验科在发现异常结果时,应及时主动报告临床医生,使临床医生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从而及时地调整治疗方案;同样,当临床医生发现检测结果与实计情况不符时,也应及时和检验科取得联系,[2]检验人员应该以专业的方式来分析、处理临床医生反应的检验质量等问题,给予临床合理、满意的答复。同时也能使双方得到共同提高。
                  5
                  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检验结果不准或不及时,可能导致诊断和治疗发生错误或延误。况且,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病人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而对检验结果的解释工作通常是由医生完成的,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而造成不必要的医疗**。[3]例如肝炎病毒的检测,当病人免疫力低下时,查出阳性,当机体免疫力增强时查出阴性,同时也不排除由于试验方法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误差,假如病人检查结果前次阴性,中间一次阳性,最近一次又阴性,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医生对结果的解释至关重要,解释不当,就会引发医疗**。这就要求检验科人员必须要加强同临床医生的沟通与交流,对一些有争议的或模凌两可的东西不要妄下结论,检验科应与临床科达成一致,统一思想,共同为做好解释工作而努力,使患者对我们的工作放心、满意。
                  总之,检验与临床是密切联系、息息相关的,只有不断加强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与交流,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检验质量,乃至提高整个医疗服务质量。
7
发表于 2009-6-8 23:2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斑竹!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5 07:5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