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7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版务] 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1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总论:
  一、便秘的概念:凡是排便的时间大于正常的25%或/和每周排便2次及以下者,称为便秘。(国外)
  包括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过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或便后不通(不尽或伴有腹满坠胀,若伴有上述症状,即使每天排一次、两次或数次,也应视为便秘。)
  常见病:
  1、 直肠前突:直肠壶腹部前壁呈裹袋状的突起。
  正常的肠壁上、下端的连线为其长度,肛管中点与直肠壶腹顶端的连线为其深度。
  2、 粘膜脱垂:直肠粘膜层与粘膜下层松弛。
  前壁粘膜脱垂
  内套叠
  内脱垂
  外脱垂
  3、 盆底痉挛
  (1)、肛直角力排不增大。(2)耻压迹仍存。(3)肛上距变化小。
  4、 耻骨直肠肌肥厚。
  搁架征。
  5、 会阴下降
  肛上距离男>30mm
  肛上距离女>35mm
  6、 内脏下垂(肠疝)
  小肠面∽状结肠曲在耻层线下即可诊断,内脏下垂,与直肠相接并压迫直肠,即可诊断肠疝。

  二、便秘的危害
  大便排出不畅,大便的毒素在肠内的重吸收,产生一系列的症状,消化不良、恶心、厌食、纳差、口臭、结直肠炎、结直肠溃疡。  五官科症状: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痤疮。神经系统:神情淡漠、烦躁易怒。
  其他:贫血、营养不良、粪石症
  三、 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定义:
  消化道末端出口处梗阻而引起的顽固性便秘,因其梗阻仅在排便动作时才明显,安静状态下多无异常症象。故称,包括直肠前突,直肠内脱垂、内套叠,会阴下降综合症,盆底痉挛综合症,耻骨直肠肌肥厚综合症,直肠慢性溃疡综合症。
  四、诊断:
  1、临床表现:便秘及其并发症
  2、体征:指检
  3、物理诊断:
  1).肛管直肠测压:对评定肛直肠的某些生理反射、感觉功能、贮留功能、节制功能和内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有重要的价值。
  喻德洪发现耻直肌痉挛的病人均有排便反射异常,抑制反射迟钝。
  术前肛管静电压 5.1±2.94
  最大收缩压 18.03±7.44
  直肠静电压 1.76±0.88
  术后肛管静电压 5.59±2.74
  直肠前实的深度与盆底下降程度竖正相关。
  2).肌电图试验
  通过记录N--M的生物电活动,从电生理角度未判断肌肉的功能状态和形态学变化,可以客观准确评价肌肉的N支配情况,自主收缩能力和肌纤维的大小密度等的变化。
  外括约肌与耻骨直肠肌正常肌电图特点是:静电时为持续低频电活动,排便时电活动明显减少或消失,用力收缩呈干扰象。
  单纯前实,内脱、内套、早期无变化,5-20年后有异常。
  耻骨直肠肌痉挛,耻骨直肠肌肥厚,电活动异常。
  3).结肠运输试验
  通过观察不透X线标志物在肠道内的存留分布、通过和排泄过程,来判断肠通传输功能,鉴别便秘的性质。
  二龙路医院 吴有泉 60例正常人
  国人大肠运输试验正常值:
  A,服20粒标志物后48小时结肠区存留总量应≤4#;
  B,72小时后全大肠内存留总量≤3#;
  C,乙直肠区存留时间应<24
  D,每次排便标志物排出量应大于便前乙直肠区原有标志物量。
  标志物排入乙、直肠后存留时间和排出量可作作为判断乙直肠传输、排出功能的指标。当标志物在乙直肠区存留时间>72小时不排便(包括无便意)和/或每次排出量<排便前该区原存量,即应考虑为乙直肠慢传输,提示为出口端排粪障碍性便秘。即应行排便反射敏感性和排粪造影检查以进步寻找病因。
  喻德洪提出的手术指征是:
  1、 典型的临床表现:
  2、 排粪造影有典型的X线表现;
  3、 长期保守治疗无效;
  4、 结肠运输试验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延长.
  直肠内套叠.内脱垂
  一、`定义:直肠粘膜与肌层粘连不牢,分离下脱但未至脱出肛外,而造成消化道未段出口处梗阻,大便排出困难的一组综合征,因其发生于直肠远端,又叫直肠远端内叠。又称:隐性直肠脱垂,不完全指直肠脱垂,粘膜脱垂,粘膜脱垂之位于直肠脱垂。
  二、病因:由于附着于骶骨异常的结果。
  1、先天性因素。
  2、排便留渍。
  喻:排便是一个结综多杂的协调动作,现与肛肠的生殖。解剖有关,也与神经、肌肉、内分泌、体质等因素有关。
  第四节、盆底痉挛综合征
  一、定义:由于耻骨直肠肌,外执约肌在排便时不能正常松弛,反而收缩,肛直角不能扩张,由之引起消化管末端,出口处梗阻,  排便障碍。
  二、 病因,不明确,可能与慢性病症有关。
  三、 临床表现:常有会阴,**腹满感,**坠胀欲便,但排出困难,但对延持,
  伴排便疾病。常常需服腹泻药或灌肠助便,在排往下**张不开的感觉。
  四、 体征:
  **收缩紧,需准时用手指感到耻骨直肠和动力龄化,肛直角扩张不明显。甚至变小。
  五、 物理检查:
  外管之路,力排时肛直角增大,仍然保护在90o左右,或更小,而且在肛直肠结合一部后缘,出现耻骨直肠肌切迹。
  分度:Ⅰo肛直角[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正常,力排小于90o;
  Ⅱo肛直角[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正常,<90o,力排小于90o
  Ⅲo肛直角[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正常大部分<90o,力排时伴有耻骨直肠肌压迹;
  Ⅳo肛直角[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力排均<90o,并伴耻骨直肠肌压普及全阴下降 当合并直肠前突出,100%显示许多特征。
  六、 诊断:表现十排类运影。
  七、 治疗:
  (一)、保守治疗为主
  1、 理疗(微波);
  2、中药:三仁清+甜汤
  2、 抗况
  (二)、手术治疗:耻直肠切断术。
  第五节、会阴下降综合征
  一、定义: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盆底肌肉薄弱,张力降低,肛上距异常增大,表现为排便困难为主的一组综合征。多见于女性,并多与其他病合并。
  二、 病因:
  1、 长期排便努渍;
  2、 排便不良习惯;
  3、 多产多育。
  4、 病体弱,长期过高降低,可使盆底肌薄弱;张力下降,肛直角度大,若继续同上,则增高的胶压则传运直肠前壁,便该处的粘膜脱垂至肛管上端。产里排便不会,病人往往会继续排便,形成恶性循环,使盆底下降导致**N损伤。
  一、 表现:
  1、 排便困难:便时处长,排便费力,排空不全感,或排不出,脱垂的粘膜象塞子一样填塞肛管上偏。便粪便不能通过,有时需手指插入肛管,堆平脱垂的粘膜方能排便,若脱垂的粘膜在便后仍不能缩回,则因持续到激直肠敏感区而产生胀满感,促使病人继续作无级排便。
  2、 便密,粘液便。
  3、 会**胀病,久行久站后病人可有会**不远,休息后可减轻。
  4、 大便失禁:因继发性外抗直肛盆底肌N损害,晚期可出现失禁。
  5、 小便失禁,**脱垂。
  一、 体征
  排除**松弛,肠往见直肠前壁粘膜松弛或伴溃病。
  二、 物理检查
  肛管测压:
  肛管静见压与收缩均降低,肌电图:有N源性或肌源性损害,排便道影:7130mm。
  三、 诊断:
  表现+排粪道影
  四、 治疗
  1、 对固和对症治疗。
  第六节.孤立性直肠温病综合征
  一、概念:慢性非特异性的度性疫病,多见于年轻的成人,临床以血便、粘液便,排便间准及**病初。
  出口抗阻:
  虚:虚在脾肾,神中益合汤十济煎
  实:实在肠胃,三仁汽+当甘汤
2# 沙发
发表于 2009-2-10 17:5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6 17:2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