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1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我国扩心病基因研究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8-8 1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最近,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率领的学术科研团队在扩心病基因研究中取得又一新进展。这一成果已经得到海外权威媒体的认可,成为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以心腔〔左心室和(或)右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原因的不明的心肌疾病,也是除冠心病和高血压以外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其临床表现已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  甚或猝死为基本特征,可见于病程中任何阶段,至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及50%。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1999年葛均波教授毅然放弃了在德国的优越条件,回国后,其自主创建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科研学术团队,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和防止展开大力研究。
       在多年的在不懈研究中葛均波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首次发现,心脏钠通道基因(SCN5A)基因突变与扩心病有关,在一房室传导阻滞伴扩心病家系中找到了一个新的SCN5A基因突变位点(C→T),其位于20号外显子,碱基的变异造成了编码氨基酸的改变,在1180位置丙氨酸由缬氨酸代替(A1180V)。突变可引起通道电生理改变(失活后恢复慢,晚期钠电流增加);临床还观察发现未发病的突变携带者运动后的心电图会发生改变。研究揭示了SCN5A突变可能影响钙平衡从而造成心肌损伤导致扩心病,而心电图表现则有助于高危人群的早期检出。前不久,这次扩心病的研究结果被心血管权威杂志《Circulation》以editor’s picks接受,并以编者按的形式予以高度评价,并且论文和编者按评论同时被纳入editor’s picks作为网页导读文章。
       据悉,《Circulation》由美国心脏学会创办发行,是迄今全球最权威心血管杂志,国内在该杂志上发表文章并不多见,此次该文章的发表,进一步见证了其在学术研究方面的骄人成果。
2# 沙发
发表于 2008-8-8 17: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08-8-8 19:12 | 只看该作者
扩心病的患者除特异性体质外,还有自身免疫等多种机制。就算知道这种特异性体质的基因突变位点,却没有现实中基因治疗方案,希望科学快点发展,早日将成果应用于临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08:2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