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7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血压] 高血压的五大误区,降压的准确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8-21 1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高血压是人类头号***,在医学上至今没有药物可以治愈高血压,高血压只能控制。然而我国高血压的有效控制率只有6.1%,尚处于偏低水平。高血压未经有效控制引发的脑出血脑血栓、心肌梗死等并发症给高血压患者的身心造成无尽的痛苦,并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高血压防止为什么如此困难?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患者没有认清高血压防止中的误区,根据高血压防止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可以总结出高血压五大防止误区,帮助高血压患者成功降压摆脱高血压并发症的威胁。
误区一:医疗机构血压测量最准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依赖医院等医疗机构的血压测量,他们认为专业的医护人员测量出的血压值一定是最准确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高血压是否得到了有效控制需要血压值做参考依据,但血压值的精确与否与测量人员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与测量方法联系紧密。目前各正规医院所使用的血压计仍然是水银血压计,水银血压计精准主要是因为其采用了医学上唯一认可的听诊法原理测量血压,因此,从根本上讲,高血压患者真正信赖的是听诊法血压测量。
因水银血压计的操作不便使得高血压患者需要到医疗机构测量。那么,在医疗机构测量血压得到的数值就一定是精准的吗?其实不然,相反,在家测量血压才是最准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因为一般人的血压有早晚两个高峰期,而到医院检查测量的时间正好与这两个高峰期错开了,因此,在医院测量血压,与自己在家测量的情况可能存有误差,容易造成漏诊。其次,到医院测量高血压,不少患者会产生“白衣效应”,因为精神紧张和压力,导致心跳加快,而出现血压暂时升高,不利于高血压的有效防止。
误区二:不会测量血压,不使用听诊法血压计
如果一个高血压患者他说不出自己一天中什么时间血压值最高,什么时间血压值最低并且最高值和最低值都是多少,那他一定是一个对自己、对家人都不负责任的人。要想有效地防止高血压,真正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一定要对自己一天中各主要时段的血压值深入了解。而且对每一次的测量,一定要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这样所得结果是最接近自己的实际血压水平的。有些高血压患者的确是坚持在家测量血压,但却在选择血压计上犯了重操作简单轻测量原理的错误,也就是没有使用听诊法血压计,不是听诊法血压计所测血压就不准确,不准确的血压计会误导病情,因此,高血压患者选择适合在家使用的血压计时一定要认准听诊法血压计。
误区三:对高血压防止不重视能拖就拖
很多患者要么不清楚自己已经患上了高血压,要么就是认为高血压这种慢性病没什么大碍,只要按时吃着降压药就没什么大碍了。这种拖延治疗的思想是大错特错的。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18.9%。正是因为高血压患者的不重视拖延治疗才让一幕幕地惨剧发生。因此高血压患者首先要自己对高血压防止有一个正确的、客观的认识,这是真正切实地把高血压平稳地降下来的前提。
误区四:不懂NAH个体化高血压治疗方案
NAH个体化高血压治疗方案是国家卫计委在全国大力推广的高血压治疗技术,其根本上是根据患者每次就诊时血压、脉搏、症状、体征、临床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达到对高血压病治疗的个体化用药。该技术现在已在全国建立了1800多个高血压微机防止网点,惠及1亿多人,对高血压防止有显著效果。
有些高血压患者到目前为止还不懂得个体化高血压治疗是什么,而实际上每个人的高血压是不同的,所以在用药上就有根本的区别,如果高血压患者不懂这些,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是不是已经降下来而仍然以不变的剂量在服用降压药,对高血压的防止显然是不利的。NAH技术方案实施个体化治疗,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每个人的血压值,通过对全国血压计技术检测论证,最终确定了由泰听诊法血压计为其制定使用血压计在全国各网点推广。这也是为响应无汞化办公做出了表率。
误区五:依然参照欧美国家的降压标准,不懂血压身高值
有多少高血压病人仍然在按照高压140毫米汞柱的标准在降压?其实欧美的这套降压标准根本就不适合我国高血压人群。高压临界点定为140毫米汞柱的标准只适用于身高190厘米的人,而一个150厘米的人实际需要的血压只要110毫米汞柱,180厘米的只需要132毫米汞柱,我国人均身高在150厘米至180厘米之间,用140毫米汞柱这么高的高血压标准,其实就是误导高血压患者。
在这里就引出了一个概念:血压身高值。简单地说,就是根据身高重新设定一个高血压临界点来判断高血压。那么怎么才知道自己的高压临界点是多少呢?NAH技术方案的负责人刘建一提出,人体血压与身高成正比,每个人实际需要的收缩压是自己身高(以毫米为单位)除以13.6(水银比重),再减20毫米汞柱还是正常范围。如:一个身高150厘米的人,他实际需要的血压是1500÷13.6=110.29毫米汞柱≈110毫米汞柱,11090都属于正常,如果他的收缩压(高压)高于110毫米汞柱,对他来说就是高血压,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发生高血压并发症。因此高血压患者要知道:血压不超身高值,高血压就不会发生并发症。
跳出高血压防止的五大误区,高血压防止也变得简单容易起来。首先要有正确的防止观念,不能拖不能等,及时治疗既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然后是使用听诊法血压计在家精准测量、配合NAH个体化治疗方案,如果每一个高血压患者都能成功走出这五大误区并积极治疗,那么,我国高血压的有效防止率将大幅度提升,而更多的高血压患者也将脱离病痛的折磨早日拥抱健康。

2# 沙发
发表于 2014-8-21 16:50 | 只看该作者
我记得我实习的时候,当时不会听,一个师兄传授经验:直接看水银柱波动,第一次跳动是收缩压.....

不过后来发现不科学
3# 板凳
发表于 2014-8-21 17:36 | 只看该作者
降压还是要因人而异,每个人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同。
4
发表于 2014-8-21 21:05 | 只看该作者

血压身高值,没用过这个指标







5
发表于 2014-8-22 03:2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新知识
6
发表于 2014-8-22 05:25 | 只看该作者
血压,控制它确实是个难题。很难做到。
7
发表于 2014-9-1 21:58 | 只看该作者
血压身高值,第一次听说,临床上有用过吗?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06:3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