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3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血压] 高血压治疗中困惑人们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1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虽然高血压的防止已逐渐普及,深入人心,但是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下降,高血压的防止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所以还需进一步澄清一些错误观念,更加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好血压,把高血压所造成的心脑血管损害降低到最低;在高血压的防止过程中我们主要遇到以下问题困惑着大家,现分析如下。

        1、血压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是一种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
        这一错误认识在一部分高血压朋友中广泛传播,特别是在老年朋友当中尤为突出,使得这部分高血压患者放弃了高血压的治疗。那么老年人血压升高没有危害吗?答案当然不是,因为老年人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仍然是心脑血管病,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观察都表明,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少于血压升高者,所以血压超过140/90mmHg,就应该考虑降压治疗,特别是血压大于160/100mmHg时更应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2、血压控制正常后,就不用服降压药了。
        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高血压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心血管综合征,目前还没有办法治愈,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控制各种危险因素,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压药。大量实事表明:长期稳定控制血压,可以延长高血压患者的寿命,因为高血压患者在服药后血压正常,是在药物控制下所达到的平衡,停药后,血压会反跳,再次升高,甚至出现波动,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更大。正确的做法是,在血压控制正常后,维持一段时间,在冬季及季节交替时不要减药,最好在熟悉你病情的医师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一般来说,只有单纯性高血压病,没有心脑血管肾等疾患,而且能够严格坚持健**活方式的患者,医生才建议减少药量,同时减药过程中,每日测量血压,根据血压水平随时调整剂量。

        3、服用了降压药物,不重视改善生活方式。
        部分高血压朋友因为工作和认识上的错误,认为自己长期规范地口服降压药物,就可以减少高血压的危害,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不重要,这是十分错误的。因为高血压是一种不良生活方式病,只有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再配合药物,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心脏健康的基础包括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及心理健康。好的药物,健康的生活方式,愉快的心情,和谐的家庭都是高血压的良方;许多高血压的朋友已经用了2-3种降压药,而且频繁换药,血压仍然控制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4、担心药物副作用,不愿意过早服药,产生药物依赖,或担心过早服用降压药,以后会无药可医。
       这也是一种错误观念。因为血压升高会不知不觉地损害全身血管,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伤,发生功能障碍。所以早期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以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降低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心衰的发生,如果听之任之,并且已经发展到动脉硬化,心脑肾等功能障碍,此时失去了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机,任何药物也不能逆转;而且目前所用的长效降压药物,很少产生耐药性,长期、合理、规范用药不会造成心脑肾功能损害,获得的益处远远大于高血压病本身的危害。

       5、服用降压药后,不定期测量血压,而是凭感觉、症状估计血压情况。
       因为个体差异,血压的高低与症状不一定呈比例关系。有的患者由于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已经耐受适应,故血压很高了仍然没有不适症状,有的患者甚至直到发生了“脑出血”,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病;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血压升高。所以没有症状不能证明就没有高血压病,所以定期测量血压,是发现高血压最有效、方便的方法。另外,服了降压药后,也要定期测量血压并记录,以便了解服药的效果和血压变化的规律。估计个体经验,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药物剂量和用药规律,也便于医生指导下合理、联合用药,真正把血压控制好。

        6、过分关注血压值,要求血压值绝对稳定,导致精神紧张。这是由于不了解我们正常的血压生理变化,殊不知人体24小时血压水平是不恒定,是随时间变化的一条曲线,有高有低,多数人是晨高,中午低,下午略高,晚上最低,而且也受到气候、心理、睡眠、身体因素、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时段测量的血压值是不同的。不能因为血压值的正常波动而频繁换药,或加减药物剂量;正确做法是家中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相结合,来反应平常状态的血压数值,在医院或诊所测血压作为一个地点、时间不同的偶测血压值,综合判断血压波动的情况,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调整药物或剂量。

       以上几点在高血压防止工作中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值得大家关注,由于本人知识有限,不完整方面,欢迎广大同仁朋友们补充完善。
2# 沙发
发表于 2014-7-30 20:30 | 只看该作者
讲解的几个问题挺好!
3# 板凳
发表于 2014-7-30 21:19 | 只看该作者
踏雪无痕 发表于 2014-7-30 20:30
讲解的几个问题挺好!

     那还不给加分。
4
发表于 2014-7-31 0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wgl6318620

发个病例讨论,可以考虑加分。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05: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