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8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腹盆] 上腹部病变 读片会病例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2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男,41岁, 5月前无明显诱因上腹部胀痛,不剧,能忍.无放射痛,无发热盗汗,无消瘦、无CASE 1黑便,无腹泻、无反酸。自述口服胃药2月无好转(具体不详)。
体检: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5x10mm,质韧,活动可,无压痛。
血常规:WBC7.1x109/L ,中性粒细胞73%淋巴细胞18%。
铁蛋白:536.7(16.4-294),余肿瘤标志物阴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realzyc + 1 感谢你提供病例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8-11-7 21:46 | 只看该作者
平扫显示脾脏多发类圆形低迷度灶,其中可见位于脾门的病灶,边缘欠清,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但低于脾脏强化程度。
腹膜后未见确切肿大淋巴结。

诊断:脾脏淋巴瘤(多发肿块型)
诊断依据:1、定位:脾脏2、定性:强化程度较正常脾实质低,属于少血供肿瘤。符合淋巴瘤强化特点。
                   结合临床病史上腹部胀痛,不剧,能忍.无放射痛,无发热盗汗,无消瘦。
鉴别诊断
转移瘤 :常常是恶性肿瘤的晚期征象,临床上有恶病质症状,主要原发病灶是肺癌、乳腺癌。
脾梗死 :为楔形低迷度灶尖端指向脾门 增强无强化
血管瘤 无明显临床症状 多为体检发现,强化方式为动脉期轻度强化或不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填充式强化。

[ 本帖最后由 panggang 于 2008-11-7 21:5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realzyc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3# 板凳
发表于 2008-11-7 22:15 | 只看该作者
男,41岁, 5月前无明显诱因上腹部胀痛,不剧,能忍.无放射痛,无发热盗汗,无消瘦、无CASE 1黑便,无腹泻、无反酸。自述口服胃药2月无好转(具体不详)。
体检: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5x10mm,质韧,活动可,无压痛。
血常规:WBC7.1x109/L ,中性粒细胞73%淋巴细胞18%。
铁蛋白:536.7(16.4-294),余肿瘤标志物阴性

CT平扫及增强扫描所见:脾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脾脏见多发稍低密度影,密度欠均匀,界限欠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轻度强化,强化程度较正常脾实质低,静脉期病灶密度较动脉期高,强化范围较动脉期大,肠系膜上动脉旁可见肿大淋巴结影,肝前间隙可见弧形液性密度影。
分析:
1、中年男性无明显诱因上腹痛。
2、脾内不规则低密度影,持续扩大强化。
3、胰头钩突肿大淋巴结、左腹股沟肿大淋巴结 直径1.5cm,均提示恶性肿瘤转移。
4、WBC7.1x109/L ,中性粒细胞73%淋巴细胞18%。NHL全身症状少。
诊断:脾脏恶性肿瘤可能性大,脾脏血管肉瘤?脾脏恶性淋巴瘤

鉴别诊断
转移瘤 无相应原发肿瘤病史 转移瘤强化较明显 肝脏亦常可见转移灶。
脾梗死 为楔形脾内动脉供血区域梗死 呈楔形指向脾门 增强无强化
脾囊肿 病变边界清楚,壁薄,内密度均匀,不强化。
血管瘤 无明显临床症状 多为体检发现,强化方式为动脉期轻度强化或不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填充式强化。

[ 本帖最后由 橘子香水123 于 2008-11-7 22:2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realzyc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08-11-7 22:22 | 只看该作者
平扫显示脾脏多发类圆形低迷度灶,其中可见病灶位于脾门,边缘欠清,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但低于脾脏强化程度。
腹膜后未见确切肿大淋巴结。

诊断:脾脏淋巴瘤
诊断依据:1、定位:脾脏2、定性:强化程度较正常脾实质低,符合淋巴瘤强化特点。
                  
鉴别诊断

                  血管瘤 无明显临床症状 多为体检发现,强化方式为动脉期轻度强化或不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填充式强化。
                  转移瘤 :常常是恶性肿瘤的晚期征象,临床上有恶病质症状,主要原发病灶是肺癌、乳腺癌。
                 脾梗死 :为楔形低迷度灶尖端指向脾门 增强无强化
                脾囊肿:脾脏内低迷度灶,增强后无强化,无临床症状。

[ 本帖最后由 panggang 于 2008-11-7 22: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realzyc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08-11-8 12:44 | 只看该作者
都 是高手啊
6
发表于 2008-11-8 15:46 | 只看该作者
诊断:脾脏淋巴瘤
诊断依据:1、定位:脾脏2、定性:强化程度较正常脾实质低,符合淋巴瘤强化特点。
支持!
7
发表于 2008-11-8 16:16 | 只看该作者
临床表现 :男,41岁, 5月前无明显诱因上腹部胀痛,不剧,能忍.无放射痛,无发热盗汗,无消瘦、无CASE 1黑便,无腹泻、无反酸。自述口服胃药2月无好转(具体不详)。
体检: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5x10mm,质韧,活动可,无压痛。
血常规:WBC7.1x109/L ,中性粒细胞73%淋巴细胞18%。
铁蛋白:536.7(16.4-294),余肿瘤标志物阴性
CT表现:平扫-脾脏内侧缘饱满,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增强-扫描动脉期见脾内多发低密度病灶,呈类圆形,略有强化,CT值约为68HU,边界不十分清晰,静脉期病灶较动脉期边界清晰,肠系膜上动脉旁可见肿大淋巴结影,重组图像,病变显示清晰。
诊断:脾脏淋巴瘤
鉴别诊断
血管瘤-其强化方式与肝血管瘤相近,以快进慢出型。平衡期等密度填充为其特点。
转移瘤-鉴别有一定困难,主要依靠临床病史。
脾梗死-有特点,为脾边缘楔形脾低密度影——供血区,增强无强化,病变显示更清晰。
脾囊肿及脾淋巴管囊肿-病变边界清楚,多为低均匀密度病变,增强无强化。
脾错构瘤-罕见。表现无特异性,可为实性或囊实性,有不同程度强化。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realzyc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8
发表于 2008-11-8 20:40 | 只看该作者
好好
9
发表于 2008-11-8 21:4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脾脏淋巴瘤诊断。:handshake
10
发表于 2008-11-9 13:0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能否多给几幅静脉期及平衡期的图形,好象给的大多数增强的都是动脉期(肾皮质期)的图象,本来动脉期脾就是不均匀强化,主要是看看静脉期及平衡期的图象,能说明问题.....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7 18:3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