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34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培训考试试题第一站,辨证论治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01: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女,55岁,胸部闷痛反复发作半年,加剧2天。半年前劳累后出现阵发性胸部闷痛,每次持续2~3分钟,范围如拳头大小,胸痛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时有心悸不宁,可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2天前劳累后胸部闷痛再发,较前严重,遂来就诊。现前胸刺痛,唇暗,舌质紫暗,脉沉涩。T:36.8℃,P:78次/分,R:20次/分,BP:BP130/85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V5、V、I、aVL导联的ST段下降0.1mV,T波低平。实验室检查:血胆固醇6.2mmol/L,甘油三酯4.76mmol/L,血粘度增高。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40分钟
标准答案: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己打分:
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35分,中医42分)
辨病辨证依据:胸部刺痛,固定不移是瘀血内停,络脉不通的征象。血属阴,夜亦属阴,两阴相加,瘀血更重,故入夜痛甚。瘀血阻塞,心失所养,故心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均为瘀血内停之象。(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10分)
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7分,师承5分)
1.前胸刺痛反复发作半年,夜间发作较甚,疼痛位置固定不移,每次持续2~3分钟,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
2.心电图检查:V5、V6、I、aVLST段下降0.1mV,T波低平;
3.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粘度增高。
诊断:(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8分,师承6分)
中医诊断:胸痹
心血瘀阻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5分)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10分)
柴胡10g 枳壳10g 当归15g 赤芍10g
川芎10g 桃仁10g 红花6g 郁金15g
降香10g 延胡索10g 甘草6g
服法:水煎服,日1剂。每次150ml,每日2次
试题 2
男,65岁,发作性胸闷胸痛8年,加重1天。8年前因过劳后出现胸闷胸痛,向左肩背放射,休息3~5分钟后疼痛自行缓解。以后常因劳累、情绪激动诱发,未系统治疗。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时作时止,自觉较前严重,遂来就诊。现症见: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头晕目眩,口干。T:36.5℃,P:82次/分,R:19次/分,BP:l25/80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面色不华,两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律整、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舌偏红少苔,脉细弱无力。心电图示II、III、avF导联ST段水平下移为0.1mV。血脂示胆固醇6.5mmol/L。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标准答案: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己打分:
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35分,中医42分)
辨病辨证依据:年过花甲,心气渐衰,心血运行不畅,气血痹阻不通,故胸闷胸痛。劳则气耗,故劳累诱发。胸痹日久,气阴两虚,气虚则无以行血,阴虚则脉络不利,更使血行不畅,气血瘀滞,故胸闷胸痛时作时止,持久不愈。气虚则倦怠乏力,气短;血不濡面则面色不华,心失所养,又阴虚火旺,故见心悸。血虚不能滋养清窍则头晕。口干为阴血虚之象。舌红少苔,脉细弱无力为气阴两虚之征。(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10分)
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7分,师承5分)
1.发作性胸闷、胸痛,持续时间3~5分钟;
2.心电图示心肌缺血:
3.老年男性患者,血脂升高等危险因素。
诊断:(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8分,师承6分)
中医诊断:胸痹
气阴两虚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5分)
方药:生脉散合天王补心丹加减。(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10分)
党参15g 黄芪15g 麦冬l0g 天冬l0g
五味子10g 炒白术15g 茯苓15g 当归15g
白芍15g 丹参l5g 川芎15g 炙甘草10g
服法:水煎服,日1剂。每次150ml,每日2次。

试题 3
女,36岁,汗出,微恶风,咽痛1天。2天前受风后自感恶寒,周身乏力疼痛,未予治疗。次日出现发热汗出,微恶风,咽痛,鼻塞喷嚏,微咳,遂来就诊。查见T:38.6℃,P:98次/分,R:23次/分,BP:120/85mmHg,神志清,精神可,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胸片:心肺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6.0×109L,中性70%。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40分钟
标准答案: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己打分:
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35分,中医42分)
辨病辨证依据:风热外袭,卫表失和,热邪与卫阳相加,故发热汗出,微恶风。风热束表,邪束肺系,肺气失宣,故鼻塞喷嚏,肺气上逆,故微咳。风热邪气熏于清道则咽痛。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为风热之邪袭表之象。(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10分)
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7分,师承5分)
1.发热、恶风1天;
2.鼻塞、喷嚏、咽痛、微咳;
3.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4.胸片:T:38.6℃。胸片:心肺未见异常。血常规:WBC6.0×109/L,中性70%。
诊断:(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8分,师承6分)
中医诊断:感冒
风热证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治法:辛凉解表。(5分)
方药:银翘散合葱鼓桔梗汤加减。(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10分)
银花15g 连翘15g 桔梗6g 杏仁10g
芦根10g 甘草6g 薄荷6g 山栀10g
豆豉10g 荆芥10g 防风10g 牛蒡子10g
服法:水煎服,日1剂。每次150ml,每日2次

试题 4
女,35岁,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反复发作4年,再发1天。 患者4年前因食海鲜后发生呼吸困难,喉中哮鸣有声,不能平卧,经治疗缓解(具体治疗不详),后常因饮食不当而发作。1天前因食辛辣食物后出现呼吸困难,喉中痰鸣如吼,胸闷,咳嗽,吐黄色粘痰,咯吐不利,汗出,面赤,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T:38.5℃,P:100次/分,R:21次/分,BP:l30/70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皮肤湿润有汗,双肺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呼气相为主。胸片: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85mmHg(正常75~10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0mmHg(正常35~45mmHg)。WBCl3.0×109L,中性粒细胞80%,嗜酸性细胞8%。
要求:根据以上病史摘要,请将:辨病辨证依据;西医诊断依据;入院诊断;治法;选方用药写在文本框上。
时间:40分钟
标准答案:
请根据以下标准给自自己打分:
评分要点:(总分中西医结合35分,中医42分)
辨病辨证依据:宿痰久蕴化热,痰热伏肺。伏邪遇感引触,肺失宣降,故呼吸困难,喉中痰鸣如吼,咳嗽。胸部气机不展,故胸闷。热灼津液,津聚成痰,痰热胶结,故痰黄粘稠,咯吐不利。痰火郁蒸,故汗出,面赤,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内蕴之象。(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10分)
西医诊断依据:(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7分,师承5分)
1.反复发作的呼吸气促困难、喉中痰鸣,伴有胸闷咳嗽;
2.发作时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满布哮鸣音,呼气相为主;
3.胸片:双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增多;
4.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02)85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40mmHg;血常规:WBC l3.0×109/L,中性粒细胞80%,嗜酸性细胞8%。
诊断:(中西医结合7分,中医8分,师承6分)
中医诊断:哮证发作期
热哮
西医诊断:支气管哮喘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5分)
方药:定喘汤加减。 (中西医结合8分,中医10分)
麻黄6g 白果10g 杏仁10g 胆南星10g
款冬花15g 苏子10g 黄芩15g 桑白皮20g
甘草6g
服法:水煎服,日1剂。每次150ml,每日2次。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4-15 16:1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谢谢您提供的资料
3# 板凳
发表于 2006-4-17 19:49 | 只看该作者
辨证这一部分,是不是要把书上的所有该考的病的辨证都要看,其实我觉得辨证很灵活,但是有时候有很多能理会,却写部出所以来。治法,方药都好记
4
发表于 2006-4-20 14:5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啊,对我有帮助啊,谢谢
5
发表于 2006-4-22 00:5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对我有帮助!
6
发表于 2006-4-22 15:35 | 只看该作者
十分感谢,我正想考呢,不知道看什么,对我很有帮助
.
7
发表于 2006-6-10 15:29 | 只看该作者
好,我也很需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5 13:4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