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0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鼻部疾病] 【分享】鼻炎鼻窦炎的病因及诊治进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4-5 1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鼻炎鼻窦炎的病因及诊治进展


鼻-鼻窦炎是常见鼻病,慢性者居多,以前组鼻窦发病率为高,其中又以上颌窦最为常见,筛窦次之。病变可发生于鼻腔一侧或两侧,可限于某一鼻窦或多个鼻窦。如鼻腔一侧各鼻窦均有炎症,则称为“鼻-全鼻窦炎”。现简述其研究进展。

鼻-鼻窦炎的致病因素

感染因素   ①细菌及病毒感染:是引起鼻-鼻窦炎的首要因素。急性化脓性鼻-鼻窦炎常见致病菌有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卡他球菌、佛里兰德杆菌及流行性感冒杆菌等。慢性化脓性鼻-鼻窦炎多因非溶血性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所致,亦可由以上两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或其他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发生。最常见的病毒是鼻病毒,其次为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②真菌感染:常见的致病真菌有曲霉菌、念珠菌、毛霉菌等。传统的观点认为,致病真菌多是在长期使用抗生素、类固醇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或接受放射治疗使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致病。近年来在健康人体检中亦发现本病,表明这些真菌也可以在机体抵御侵袭能力下降的某一局部致病。

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结构变异和阻塞  窦口鼻道复合体不是***的解剖学结构,而是指以筛漏斗为中心的解剖区域。它包括筛漏斗、钩突、中鼻甲及其基板、中鼻道、半月裂、前组和中组筛房、额窦开口、上颌窦开口等一系列结构。此区域的通气和引流障碍是鼻-鼻窦炎发生的关键,观察发现许多鼻-鼻窦炎患者都存在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结构变异和阻塞,直接影响中鼻道和鼻窦开口的通畅性,导致鼻-鼻窦炎反复发作。解剖结构变异包括中鼻甲过度气化、钩突异常偏曲、筛泡过大等。    

黏膜纤毛结构和功能障碍   鼻窦黏膜通过纤毛输送的方式将吸入的尘埃、细菌等有害物质排除出窦外,从而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临床观察表明,纤毛系统功能与鼻窦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转归有密切关联,纤毛不动综合征的病人多患有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鼻-鼻窦炎就是实例。而那些经过了鼻窦根治性手术的病人中,脓性分泌物往往很难消退,这与纤毛系统被破坏有一定的关联。    

原发性纤毛功能障碍   是以纤毛超微结构缺陷、缺乏正常活动能力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主要表现是鼻-鼻窦炎、支气管扩张,部分患者右位心和男性不育。    

继发性纤毛功能障碍   主要是由于细菌毒素引起的供纤毛摆动的能量通路功能紊乱所致,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重症病毒性肺炎和免疫缺陷等
   免疫功能紊乱   ①Ⅰ型及Ⅲ型变态反应:变应性鼻炎有促进鼻-鼻窦炎发展的作用,其病理变化首为黏膜水肿,继而血管受压,水肿难消,阻塞鼻窦开口。使鼻窦通气及引流障碍,易遭细菌感染而发生鼻-鼻窦炎。②免疫缺陷:IgA缺乏、多变型免疫缺陷病、低γ-球蛋白血症、补体缺乏等是鼻-鼻窦炎的重要因素。③真菌免疫反应:是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病因之一,表现为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

邻近器官感染的扩散   如上颌窦牙源性感染多因根尖脓肿并发骨髓炎,穿破骨壁致使窦腔感染。慢性扁桃体炎者,常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有时亦可继发鼻-鼻窦炎。    

其他致病因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环境污染、气压骤变)、全身因素(感染HIV、营养不良)等。

鼻-鼻窦炎的诊断进展    近10年来由于鼻内窥镜的应用和影像学的进展,对鼻-鼻窦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证实仅依靠病史、物理检查不能对所有的鼻-鼻窦炎作出正确的诊断。如结合鼻窦CT扫描则几乎所有的病例均可得到确诊。有材料证实,应用传统的鼻科检查手段证实无鼻-鼻窦炎的患者,行鼻内窥镜检查,发现约40%的患者有病理学改变。   

X摄片可了解窦腔的发育情况、形状、大小、有无黏膜增厚、有无占位性病变、骨壁有无破坏及上颌窦腔内有无积液等。CT具有高对比性,可以很好地显示骨质结构、鼻窦气房和软组织。鼻窦冠状位和水平位CT扫描对鼻窦病变的鉴别诊断很有帮助。CT检查适用于鼻腔和鼻窦的各种病变,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各种常规X线检查无阳性发现,而临床又有一定体征者,CT可提高诊断率,并可发现解剖异常与鼻-鼻窦炎的关系。鼻内镜的广泛应用,使鼻腔构造的观察更趋细致,可选用不同视角的鼻内镜检查鼻腔的各部,重点是各鼻窦在鼻道内的开口,观察有无分泌物或新生物。鼻窦内镜主要应用于上颌窦,多经扩大的上颌窦开口,将内镜导入窦内,观察病变及手术后的效果,也可取活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吸取窦内分泌物行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

鼻-鼻窦炎与下呼吸道炎症的关系    由于上、下呼吸道在解剖学上是相连续的,炎症很少只局限于某一部位。多种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鼻-鼻窦炎与下呼吸道炎症反应有一致性,并密切相关。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同时伴下呼吸道炎性病变,如反复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弥漫性细支气管炎等,可称为鼻窦支气管综合征。需要行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至少1/10合并支气管哮喘。正确地诊断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鼻-鼻窦炎,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使70%~80%的患者鼻-鼻窦炎和支气管哮喘都得到改善。临床实践证实,鼻窦手术后支气管哮喘次数减少,程度减轻,术后类固醇药物用量减少或完全不依赖类固醇。弥漫性细支气管炎与鼻-鼻窦炎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对于慢性鼻-鼻窦炎合并咳嗽、咳痰者应警惕弥漫性细支气管炎(胸片示两肺弥漫性散在小结节状影,多伴有肺过度充气)。如早期发现,用小剂量红霉素长期治疗,预后良好。    

鼻支气管联系的可能机制是:①上呼吸道黏膜的炎症反应直接向下呼吸道蔓延;②通过三叉神经和迷走神经反射,即鼻肺反射;③由于后鼻滴涕,脓性鼻分泌物和鼻分泌物中的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嗜酸粒细胞产生的强碱性颗粒蛋白直接被吸入下呼吸道;④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嗜酸粒细胞产生的强碱性颗粒蛋白经血循环至下呼吸道。

鼻-鼻窦炎的治疗
   鼻-鼻窦炎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单纯细菌感染引起的鼻-鼻窦炎经药物等保守治疗一般可取得疗效,无效者方行手术治疗;②伴有变态反应因素的鼻-鼻窦炎,除手术治疗外,尚需抗变态反应治疗,单靠手术难以避免鼻-鼻窦炎和鼻息肉复发;③手术方法渐趋“保守”,尽量保持鼻及鼻窦的生理功能,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FESS)值得提倡。

20世纪70年代以前,通常采用鼻外进路和鼻内进路两种手术途径。内窥镜鼻窦手术问世,才形成以鼻内进路为主要途径的手术,手术方式也从所谓的根治性手术为主要内容逐渐演变为以恢复鼻腔、鼻窦功能为主要目的手术。应该说,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是在传统鼻窦手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比传统鼻窦手术更科学、更精细、更具有恢复功能的特点。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在彻底清除不可逆病灶的基础上,把纠正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畅通窦口鼻道复合体和各窦的窦口、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以及尽可能保留窦内黏膜和中鼻甲等生理功能单位作为手术的基本原则,以此创造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及生理功能的条件来治愈鼻-鼻窦炎。内窥镜鼻窦手术不能直接治愈鼻窦黏膜炎症,而是为黏膜炎症的良性转归创造必要的条件。例如:纠正解剖学异常,建立良好的通畅和引流,清除病变等等。而鼻窦本身黏膜炎症、特别是慢性炎症的良性转归需要经过长期的综合治疗来实现。内镜鼻窦外科技术的发展,已使传统的鼻腔、鼻窦手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仅创伤小、视野清晰,而且保护鼻腔、鼻窦的功能,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收到3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4-5 18:54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以后深有体会.
3# 板凳
发表于 2006-4-5 19: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你的分享,鲜花送上

[ 本帖最后由 mjgong2005sy 于 2006-4-5 19:41 编辑 ]
4
发表于 2006-11-13 17:49 | 只看该作者
:'( :'( :'( :'(
5
发表于 2006-11-15 20:5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啊。继续
6
发表于 2007-9-5 20:1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啦
7
发表于 2007-9-5 20: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09:2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