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6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妇科] 【分享】当前美国子宫肌瘤的现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2-22 12: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当前美国子宫肌瘤的现状
一.子宫肌瘤
1.也叫 leiomyomas , myomas 或 leiomyomata
2.光滑的子宫平滑肌细胞肿瘤
3.胶原蛋白和弹力素增加
4.被子宫肌层包围
二.传染病学
1.临床25%多见于生殖年龄妇女
2.大多具有症状在30—40岁
3.80% 的肌瘤在医院检查中发现
4.女性黑人具有较早的症状,比较严重的疾病,较大的肌瘤比其他种族的女性高2-3成的危险
5.部分减少肌瘤形成的机会
6.OCP's(口服避孕药) 在临床上有明显的抗肌瘤化的作用
7.强烈的红色意味增加危险
8.强烈的绿色蔬菜和抽菸减少危险
9.遗传学 (家庭的和双胞胎的研究)

三.病理生理学
1.类固醇激素
2.血管异常
3.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
四.临床表现
1.        症状与肌瘤数目、大小、部位有关
2.        子宫出血
(1) 长时间、大量的出血
(2) 贫血,工作效率低,对社会的生活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3) 时常由于粘膜下肌瘤引起
3.盆腔压迫感和疼痛
(1) 便秘,尿频,{BANNED}疼痛
(2) 肌瘤变性导致急性疼痛
(3) 少见的肌瘤扭转
4.对生育的影响
(1) 增加出血的危险,剖腹生产术区段估价
(2) 1/3 肌瘤在早孕期间生长
(3) 其他的效果包括 IUGR,疼痛,乏力,胎盘植入流产,胎膜早破
(4) 粘膜下肌瘤可降低妊娠几率
五.诊断
1.病史和体征
2.探针探测宫腔深度及方向
3.核磁共振图像,可检查肌瘤大小,位置,及类型
4.B超
5.子宫镜
6.子宫输卵管造影
7.其他检查包括血细胞记数和内膜活组织切片检查
六.治疗
1.大小
2.位置
3.症状
4.年龄
5.生育要求
6.病人的自立性

(一) 药物治疗
1.促性腺释放激素 (GnRH)
--DepoLupron 3.75 mg IM/月
--35-60% 在 3个月后减量
--改善血细胞记数,减少大小, 减少失血
--副作用小和费用昂贵
--可辅以反加治疗
2.宫内释放装置
3.避孕激素
4.非甾体抗炎药
(二) 手术治疗
1.肌瘤剔除术
(1) 希望保留生育能力
(2) 粘连,子宫壁的削弱的发生风险
(3) 11-26% 要求再次手术,尤其是子宫很小, 或是肥胖病人
(4) 1% 将进行非计划性的子宫切除术
2.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1) 前期准备:自体移植的输血,切口类型
(2) 子宫的切口
--选择小切口
--避免穿过宫腔、输卵管切口
--用延迟可被吸收的缝线逐层缝合,褥式缝合浆膜
(3) 80% 将会有症状缓解
(4) 20% 需要输血
(5) 3% 在术后发热感染
(6) 2% 肠梗阻
(7) 1% 切口愈合不良
(8) 7% 膀胱损伤
(9) 复发几率明显,在术后5 年50%将会B超发现新发肌瘤
(10) 子宫内膜发育不良
(11) 子宫破裂的危险是低的,但是在劳动期间的危险是未知的,适当推荐剖腹产术区段切口
3.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1) 粘膜下肌瘤常用
(2) 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3) 通常成功的
4.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
(1) 瘤体小,必须看得见子宫的大小
(2) 需要较多的腔镜操作技术
(3) 2-8%转为剖腹手术
(4) 可能损伤子宫壁,应避免用于有生育要求的病人
(5) 腹腔镜所致的肌溶解
--腹腔镜技术使用凝结,凝固,激光破坏子宫肌,引起较多的附着; 避免用于有生育要求的病人
--报告结果有 50-90%肌纤维减少
5.宫腔镜下肌瘤剔除术
(1) 用于小的粘膜下肌瘤
(2) 比较不昂贵,侵入少
(3) 需要 8 毫米电切镜和好的腔镜技术
(4) 需要小心地检测失血和使用的液体
(5) 液体超载-如果流速 >1000 毫升程序应该被停止
(6) 损伤
--肠,膀胱,比较大的骨盆
--热损伤可延迟愈合及导致败血病
--辅助使用腹腔镜可减少复发几率
6.子宫切除术
(1) 通常用于无生育要求的妇女
(2) 每年5.6/ 1000 的女人
(3) 高加索女人的子宫切除术占30%, 而女性黑人中的子宫切除术超过 50%
(4) 因为女人无生育要求,超过 90%症状缓解和生活的质量提高
(5) 症状的缓解
--99%为开始的症状决定
(6) 病人满意
--85% 完全满意
  (7) {BANNED}疼痛降低从 19% 到 4%
(8) 子宫切除术的路径包括:
--腹式
--阴式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
(9) 手术前考虑
--预防性卵巢切除
--切除宫颈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加压带
(10) 手术后考虑
--镇痛
--及早进食和活动
--鼓励呼吸
腹式子宫切除术
1.并发症:
(1) 平均出血量400 毫升
    -->1000 毫升的过度出血占3%
(2) 感染
   --如果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感染率占 9%
(3) 输卵管损伤
   --占所有的子宫切除术的比率是 1 :1000
   --14 :1000 对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
   --0.4:1000 对于腹式子宫切除术
   --0.2:1000 对于阴式子宫切除术
(4) 膀胱损伤
(5) 肠损伤
(6) 血栓栓塞性疾病
(7) 提前1-2 年出现更年期
(8) 必死的命运
    --40岁妇女良性的子宫切除术为5 :10,000
    --50岁妇女为75 :10,000
    --如果合并妊娠或癌症,必死的命运增加5倍
阴式子宫切除术
如果子宫增大是<12 周大小或 <300 gm,为良性的疾病,推荐使用
1.相对禁忌症:
(1) 子宫活动度差
(2) 骨盆收缩
(3) **狭窄
(4) 缺乏外科专长
(5)有剖腹手术的需要
2.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比较:
(1) 并发症
(2) 住院治疗时间短
3.转剖腹手术
(1) 1-3% 因为出血或粘连
(2) 术前首先评估骨盆,但是不是费用或时间证明
4.技术:
(1) 在子宫上打洞
(2) 楔行粉碎术
(3) 劈开子宫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1.腹腔镜手术量变化很大
2.住院时间短,恢复较快,痛苦比较少
3.病人要求增加
4. 2% 需要转剖腹手术
5.并发症:
(1) 比较长的操作时间
(2) 较多的膀胱损伤
(3) 较高的医院花费
--1998 费用的研究:
--腹式子宫切除术- $12,000
--阴式子宫切除术- $10,380
--LAVH- $14,500
(4) LAVH 手术时间是120 分钟,比阴式子宫切除术多 65 分钟

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
优点是手术快,比较少的失血,美观
缺点是仪器贵,必需的技术水平高,花费大

子宫动脉栓塞术
1.第一例是1970年用于控制产后大出血
2.第一例治疗子宫肌瘤1995 年在Lancet出版
3. 去年美国14,000 例, 总计全球50,000 例
4.骨盆核磁共振成像通常在术前应用
5..禁忌症:
(1) 妊娠
(2) 恶性或不确定骨盆包块
(3) 子宫内的装置
(4) 之前的骨盆放射线治疗
6.相对禁忌症:
(1) 肾功能不全
(2) 过敏症
(3) 有生育要求
(4) 大小 >12 cm
7.术前需做:MRI, 子宫颈刮片,活组织切片检查,
8.镇静, 局部麻醉
9.需要 1-2 小时
10.术后
(1) 镇痛 6-9 小时或整夜
(2) 口服镇痛药1-2个星期
(3) 3-5 天的低热
(4) 在 4-6个月中追踪磁共振成像,完整的收缩可能需要 12个月
11.结果:
(1) 80-95% 1 年中出血减少了而且肌瘤变小
(2) 与子宫切除术相较, 住院只有 1 天,10天后可正常的活动和工作
12.并发症
(1) 闭经达 4%
(2) 感染,需行子宫切除术
(3) 慢性**流液
(4) 不可预测的平滑肌肉瘤
(5) 1% 技术上的失误
(6) 15% 可能需要较进一步的手术或 UAE
13. UAE 后妊娠
(1) 至少 50例报告
(2) 60% 附着在剖腹产术区段,13% 有出血
(3)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肌瘤剔除术比 UAE好

MR引导下超声手术
1.        2004年10月食品药物管理局核准
2.        非侵入技术
3.        可在门诊进行
4.  短期内71%肌瘤相关症状的减少
5.  禁忌症:严重钙化的肌瘤,膀胱和肠管病变,有生育要求
6.  不广泛使用,花费高

总结
1.治疗方法很多
2.希望保留子宫
3.病人正在要求不侵入,恢复快的方法
4.费用也在上涨


这个是我科医生去学习回来所讲的课,让大家分享一下,可我觉得有些地方翻译得不好,大家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彩虹 + 1 你的发言非常精彩, .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6-2-22 22:46 | 只看该作者
“5.部分减少肌瘤形成的机会”此句看不懂。
学习了,谢谢楼主!
3# 板凳
发表于 2006-2-23 23: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0 20:1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