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61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分享】英语是一定能学会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2-7 0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并下决心学习英语以后,但又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智商低"、"英语环境差"和"毅力不强",难以学会英语:,尤其是在初次学习失败以后就更认为英语实在太难学了。其实这些顾虑都是不必要的,只要努力,方法得当,是一定能学会英语的)

  1.智商低不是理由

  读者在阅读了以上笔者与其他人学会英语的过程以后,一定会得出"别人能学会,我也能学会"的结论。是的,你能学会。因为智力正常人的脑子有无穷的潜力。

  学习英语主要靠记忆,记忆的载体是脑神经细胞。传统的神经解剖学认为人脑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但新的研究表明,大脑约有10000亿个神经细胞,其中至少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是互相发生连接关系的。不论取哪个数,都表明脑子的潜在记忆能力是很大很大的。可是人一生不论如何用脑子,也最多开发几亿个(或十几亿个)脑神经细胞,其他130亿个(或990亿个)神经细胞,则是与生同来,与死同去。正因为这样,不少科学家认为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是迄今为止宇宙中已知物体中最复杂的,它本身就好像是一个小宇宙,可以不断地开发,永无止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说:"倘若你一生好学,那么你脑子一生中储藏的各种知识、将相当于美国国家图书馆藏书的50倍。"也就是说,人的脑子里可以容纳5亿多本书的知识。虽然目前已经能够从亚分子水平上对脑子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在过去10年内对于脑子的研究成果比过去几千年还要多。但是脑子的许多功能问题仍然是不解之谜。例如美国新墨西哥州有一位叫梅茨的小男孩,三岁以前很正常,快四时患一种奇怪的脑炎症,每隔三分钟发作一次,不得不进行左半脑的切除手术,切去了一半的大脑皮层,五年多以来,他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学,各方面的表现都很正常。按照传统的见解,左脑是分工管音乐、诗歌和数学的,他的左半脑已经完全切除了,似乎他在音乐和数学方面的能力应该比较差。但是实际上他在这两个方面都很正常,他喜欢上钢琴课,数学成绩优良(详见Na tional Geographic VOL. 187,NO. 6 JUNE 1995Quiet Miracles of the Brain一文)。所有这一切都为左右半脑分工的传统见解所无法解释,看来左右半脑之间存在着某种我们所不了解的信息传输方式,人的脑子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后天的**(学习)可以改变脑子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使某一部分脑细胞得到充分的发展。

  由此可见,脑子有无穷的潜力,不要轻易地把没有学会英语简单地归结为"智商低"。每当听到有人把自己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归结为"智商不高"时,笔者经常用"智商不高的人才适合学英语"的话语去鼓励他们。如果说学习数理化需要严密的推理能力和不断地问为什么,掌握其精神实质和会灵活运用的话,对于大部分以英语为工具(即不以英语为专业)的人来说,学英语时只要知道是什么就可以了,并没有更多的推理和逻辑过程,只要把书本上的内容都学会了(即使是机械地记住也无妨),就可以基本上达到目的。

  世界上万物都有差别,所以应该承认人脑先天有好坏之分。如何鉴别脑子先天的好坏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课题。恐怕大多数人都同意以下看法:脑子先天条件特别差和特别好的人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处于中等水平,即智力正常。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思维方法,我们不妨认为自己脑子的先天条件处于"中等水平",不如"上等水平的人",并以此时时鞭策自己:"先天不如别人,后天还不赶快努力"。并由此下足决心,如果先大智力水平属"上导"的人字一小时,你就学两小时,付出比他们多得多的努力,以弥补自己先天的不足。力争多开发一些,做到在现实的智力水平方面赶上他们。只要抱这样的积极态度,你就一定会有所成就,说不定还有可能超过那些先天处于"上等水平"的人呢!更何况说不定你是先天条件处于"上等水平的人",如果你能加倍努力,岂不是更能取得非凡的成绩吗?

  再说,笔者这里所说的"学会英语",并不要求读者成为英语**,能用英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写作、或演说),而仅仅要求学会已经写在书上或已经录在录音带上的内容。水平高的人已经把需要学的内容都准备好了,你只要照着学,模仿着说,难道还学不会吗?笔者经常用这样的话语鼓励那些缺乏自信心的人:"难道你就笨到连别人已经写好的内容都学不会的地步了吗?"

  2.毅力差不是理由

  有的人把英语学习成绩的好坏归结为毅力的强弱。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甚至可以说是因果倒置的。因为毅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出来的。所以每当有人认为自己毅力不强,对学习英语缺乏信心时,我总是鼓励他们把"毅力不强学不会英语"的看法换成"毅力不强就学英语",即把学英语作为培养和磨练毅力的一个好机会,做到英语水平和毅力双丰收。对此作者有深切的体会,在刚起步听写英语录音带时,一分钟的录音带要花一个小时左右才能听懂,困难很多,进步不大,不时冒出打退堂鼓的念头。为了及时提醒自己,专门制作一个写有"坚持就是胜利"字样的牌子,作为座右铭,放在桌子上。每当感到花的功夫不小,英语水平提高不大,想放弃不学的时候,只要一看到它,就会重新鼓起学习的热情和信心。用逆向法学习英语时间久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学习时间长了,对于所用的纸、笔、收录机、词典等等"有很深的感情。只要一看到这些东西就想学,手指头一接触收录机的键,精神就会振作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乐趣和追求,欲罢不能,哪里还需要毅力去支撑呢?

  毅力不足的最明显例子就是学习中的冷热病。需要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技术交流、职称评定中的英语考试等)的情况碰多了,你或许会想,要是自己的英语水平比较高,能"听"、"说"英语该有多好。由此也可能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很高热情,一时间下的气力很大,每天学上好几个小时。学上一段时间,碰到一些困难,或者与国外的技术交流活动也可能已经告一段落,客观上对英语"听"、"说"的要求不像早先那么急了,或者技术职称已经获得,学习的劲头可能也随之下降了。只有等到下一次再与国外进行技术交流或又受到别的外界**时,才又萌发出加紧学习英语的念头,再一次重复这个过程。这就是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的"用时很着急,过后又放松"的学习英语的怪圈。在对外日益开放的今天,我们要有"平时要为用时着想,宁肯学了用不上(从广义上讲,不可能用不上),也不应该用时后悔平时没有学"的指导思想。只要抓紧时间学习,持之以恒,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是来得及的。即使人到中年,也可以学会英语口语。

  于任何事情,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一定的压力,都不可能干好,学习英语也不例外。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明确的前进方向,才能感到自己的不足,防止骄做自满和停步不前。随着与明确的目标之间差距的日益缩小,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从而鼓起更大的学习热情。

  目标分为两类。一类是英语水平方面,例如要在一年之内,达到能听懂慢速英语新闻广播的程度;另一类是以某一个人为自己努力追赶的目标,时时以他为榜样。由于后一类目标很具体,可操作性很强,对于自己的激励作用很大。

  目标订出来以后,就要自己强迫自己执行,自己对自己施加压力。整个自学任务是通过一天天的努力去完成的,没有碰到不可克服的困难,一定要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因故没有学,作为对于自己的"警告",事后要加倍补上。不少自学者的实践表明,只要有一夭因为有一点"特殊情况"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完成自己规定的学习任务,就会在思想上打开一个缺口,成为以后效法的"榜样。",最后导致半途而废。

  俗话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我们应该做一个"立长志"的有志者,而不要做一个"常立志"的无志者。

  作为以上讨论的一个补充,下面介绍一个发人深醒的实例)笔者曾经碰到过一位屡攻英语不下的科技干部,每当说起为什么自己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总是以"毅力差"和"智商低"作为理由,而且久而久之,他也真这么认为了,并不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可是他在打扑克上所表现出来的毅力和智商是超人的。到了节假日,可以通宵达旦地打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只要一坐到桌旁,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劲头,几个小时,十几个小时,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一点倦意都没有"这是何等强的毅力呀!一般人能做到吗?!可是为什么学习的毅力就很差呢?难道毅力也是分类的吗?他在打牌上表现出来的智力也是超群的,再新的扑克牌,玩一把以后就能知道大小鬼在谁手里,实在令人不解。原来是他在牌上做记号的结果。新牌第一次启用时,他认不得。在第一把出牌的过程中,趁别人不注意之际,他把这两张的背面稍稍弄脏一点点,第二次再发牌时他就知道大小鬼在谁手里了。由此可见,他在打牌上是多么地动脑筋呀!所以一个人只要对所从事的事情有浓厚的兴趣,就会毅力大增,乐此不疲,就会激发出极大的聪明才智。不但可以做出一般的成绩,而且有可能超过一般人的水平。不过最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学习和工作上,而不要用在消磨时日的打牌或打麻将上。
有的人很想学英语,但往往过分强调困难,埋怨主客观条件不好,而不是从自己主观努力上找原因。各人所处的主客观条件是不同的,难道你就那么倒霉,各种不利于学习英语的主客观条件都被你赶上了?别人就那么走运,各种有利于学习英语的主客观条件都被他们赶上了?不可能的。

  只要认识正确,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主观努力,不但有利条件可以充分发挥,不利条件也可以转化为有利条件。笔者辅导过一位在基层单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在校时她的英语水平很一般,基层单位学习英语的客观条件也不如毕业后考上研究生的那些同班同学。但是在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以后,从主观努力入手,抓紧时间苦学苦钻,英语水平提高很快。一年后笔者请她来与在读研究生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在座的研究生们都感到她的英语水平比一年前在校时提高多了。

  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社会与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和视听设备把地地道道的英语带到了每一个角落,为学习英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国内就是国外","外籍教员"无天在你身旁,就看你利用不利用。

  所以应该树立起"不怪天,不怪地,只怪学习方法不当,努力不够"的思想。

  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无论是对于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来说,如果想学习英语,就要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地学,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抓紧时间的问题上有一个正确对待"昨天"、"今天"和"明天"的问题。

  有的人在萌发出学英语的念头以后,总是后悔自己"昨天"为什么没有抓紧时间学,从而感慨万分,说什么如果"昨天"要是学了的话,"今天"的英语水平就很高了,可以很顺利地阅读和"听"、"说"英语了。但是"今天"怎么办呢?往往认为"今天"的事情大多了(或功课大多,或本职工作大忙,或家务负担太重等等),抽不出时间来学,因而也就没有从"今天"学起的决心和紧迫感,盼望"明天"出现了学习英语的大好时机以后再学。应该承认,不论是在职自学者还是在校的学生,当前的工作和学习任务一般都不轻松,家务劳动也不少。但"明天"是不是一定就会比"今天"轻松些呢?不一定。说不定"明天"比"今天"还要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一晃就是一年。正如你"今天"后悔为什么"昨天"没有抓紧时间学一样,"明天"你也会后悔的。与其不断地后悔,不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即动手,"今天"就学(这里所说的"今天"不是泛指目前的一段时间,而是指你萌发出要学习英语的那一天),不要等到有了什么"黄道吉日"的"明天"再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对谁都是平等的,对于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来说,工作再忙、家务劳动再多,总还是有空隙的。抓住这些空隙,见缝插针学英语,不后悔"昨天",不虚度"今天",不坐等"明天",是我们在对待时间问题上应有的态度。

  制定并实现学习计划是有效利用时间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了学习英语的紧迫感并开始学习以后,需要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和实施计划。长期目标和实施计划可以订得粗一些,中期与短期目标和实施计划要订得比较具体。尤其是短期的目标和实施计划,必须是切实可行的,不能订得太笼统。长期目标是准备用三五年的时间达到能听能说的水平,中期计划则是一年内达到基本上能听懂慢速英语广播,短期目标和实施计划则是每天(或某几天节假日内)学多少个小时、听写多少页等等。

  在确定长期、中期目标和实施计划时,要审时度势,宁肯把目标订得低一些,切忌好高骛远,把期望值订得太高,以免到头来不能实现而挫伤学习积极性和信心。但是在制定具体实施计划(例如每天学多长时间、听写多少页等等)时,则应尽可能提出高要求,并强迫自己实施。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所订的计划可能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注意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反馈和修正,把订得高了的目标降下来,低了目标提上来。一般人容易犯的毛病是把长期和中期计划订得很高,而短期目标和实施计划却订很不具体。很显然,这样的目标和计划是很难实现的。

  有了目标和实施计划,学习就有方向,就能调动起积极性,忙的时候不会顾此失彼,闲的时候不会无所事事。

  5.不断自我激励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而不是生活在空想的"乌托邦"里。当你下决心学习英语时,不一定有人能及时地鼓励你,说不定还不时地能听到各种会挫伤你学习积极性的风言风语。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如何不断自我激励,增强信心和毅力,使学习过程成为越学劲头越大的良性循环的问题。从经验看,时时与以下各种参考点对照,是不断进行"自我激励",自我增强信心和毅力的好办法:

  (1)以自己的学习记录为参考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记录(练习本、生字本等等)是自己在自学的道路上艰苦跋涉的足迹,应该很好地保存,有空时可以拿出来看看。这样做不但可以"温故知新",而且是一个很好的衡量英语水平有无提高的参考点。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一些原来不懂的懂了,不认得的生词认得了,就可以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自己激励自己,从而鼓起更高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越学劲头越大的良性循环。

  (2)以某一篇比较难的录音带为参考点,定期听,看看能听懂多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平的提高,听懂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也可以长期阅读某一本英语书,每阅读一遍,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下一次再阅读的时候看看上一次不会的这一次会了多少。长期坚持这样做,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

  (3)以各种应用英语的场合为参考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应用英语的场合,例如中外技术交流等。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衡量自己英语水平有无提高的参考点。曾有一位复习了基础英语几个月的大学毕业生在听了一次外国人的技术讲座以后兴奋地告诉我:"不知为什么,这次听懂了不少。"我告诉他:"由于你踏踏实实学了两、三个月,把原来晃晃悠悠的英语知识加固了一下,因而听懂了不少。"从此他的学习劲头就更大了。

  (4)以周围不自学的人为参考点。自学英语的时候,一般人总是嫌进步慢,但是如果与周围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学的人相比,你就会看到自己的进步
收到3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2-7 09:1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好办法。。。我要加油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