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00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迟数脉会义考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4 1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迟数脉会义考辨
作者:张晗睿 来源:中医天地26期
   对于迟数脉意义的解释,“以至数为论”是目前公认的说法。比如《濒湖脉学》云:“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后世一般解释为“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三至,即一分钟不满60次”。
   关于迟数脉的脉象意义,前人之书也有很多记载。仍以迟脉为例,《脉经》云:“呼吸三至,来去极迟”。滑伯仁曰“以至数言,呼吸之至,脉仅三至”。张璐指出“呼吸定息,不及四至”。《四言举要》亦云“三至为迟,六至为数”。从古人的记述来看,迟数脉的确定主要是以至数为标准的。但若仅以至数分,就有一些问题难以解释。比如迟脉,就寸关尺分布来说,各脉书皆有寸迟,关迟,尺迟之说。《濒湖脉学》中曰:寸迟必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其意是说上焦有寒者,寸脉可迟;关主中焦,关迟为中焦有寒;尺迟为寒焦或肾虚不固。《诊家正眼》曰:迟脉主脏,其病为寒,寸迟上寒,心痛停滞,关迟中寒,症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引。而寸关尺三部乃一脉相承,各部脉跳动次数是绝对一致的,怎么可能出现某一部独迟,独数呢,因此,以至数作为确定脉的迟数的主要标准一说应有待商榷。
   再查找一下古代的文献,也会发现很多关于迟数脉寸关尺分布的记载。《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有“寸口脉数而迟,关上小紧数”。《伤寒论》第50条云“脉泻紧,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此外还可举出很多例子。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仅以至数来判断脉的迟数的说法,并非古人本意。
   既然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验之临证,寸关尺三部脉律不一致都是不可能出现的,那么,古人迟数脉分布的说法又如何解释呢?我们不妨从迟数脉的脉象,即“去来极慢”和“去来促急”的意义上找到突破点。
   脉迟,缘于气血运行的迟滞,而导致气血运行迟滞的原因,不外乎正气虚衰,气血不振,或邪气阻滞,气血不得畅达,因此导致脉的去来迟慢。再看《脉经》之原文:“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迟。”把重点放在这“去来极迟”四字上,便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产生。古人不仅以“一息三至”强调了它的至数,更以“去来极迟”强调了它的脉象。脉的搏动除脉率缓慢,一息三至外,每次搏动都具有来去迟慢的特点,这才是迟脉脉象会义的关键所在。
   就数脉而言,与迟脉是一至的。一息五至是它的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必须同时兼有脉的来去急促《脉经》中的数脉“去来促急”也突出了以象论脉的特点。
我们在平时的实践中也会有所体会,有些人脉率并不低,每分钟70次左右,但是脉却来去迟慢,可清晰地感觉到其起伏的迟滞之感,有些人脉率较快,若按“一息五至”的标准已属数脉,但并无来去急促、躁动之感,即无《内经》“脉流薄疾”之象,仍为和缓有力的有神之脉。并且,运动员及经常锻炼的人脉率亦较低,但他们的脉象当然不能算作迟脉,这就是因为,这样的脉其脉率虽低,一息三至,但其脉和缓有力,并无迟脉之来去迟慢之象。
   因此,迟数脉的特征,至数固然为一主要方面,而脉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且临床上,究竟一息三至或一息四至,有时难以准确的界定。若以一分钟是否满60次来作为标准。那么其上下值又是怎样定义的?因此,确定迟数脉应充分考虑脉象的意义。
   那么这样,上面的问题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合适的解释,如《伤寒论》“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一条,可释为尺中脉独来去迟慢而无力,为血虚,不能鼓动脉搏,营血不足,故不可发汗。
   因此说,即便脉来一息五六至,但来去无迫急之感仍不可以数脉论;即使脉来一息三至,但来去无迟慢怠缓之感仍不能以迟脉论。所以,迟数脉的区分应首重脉象。这样搭脉上手后,首先确定其脉率,之后,体会其脉象的感觉,若三部皆去来迟慢或来去急促,则可定迟数,若仅单部脉来去有迟慢或急促之象。其它部脉脉象正常,则可确定为单部脉迟或单部脉数了。
   另外许多医家还有这样的看法,即以至数确定为迟脉或数脉后,凡三部脉中较异于其他脉者即可定为某部的独迟独数,就是说如果三部脉中寸脉较关脉尺脉独大独小独浮独沉……就可确定为寸脉的迟数。《四诊抉微》即云:“三部本一气而动,迟则俱迟,数则俱数,又焉能分布以主病乎?曰:本一气而动之说甚善,但俱数之中,何部独有力,旧重北部作热论;俱迟之中,何部独无力,旧重北部作寒论。”这种说法在临床上也得到很多医家的认同。
   总之,迟数脉除重脉率外,其脉象的重要意义是不可忽略的。因为临床上的情况往往非常复杂,如果在确定迟数脉时不考虑脉象的因素,确实会出现一些脉“迟”而不寒,“数”而不热,甚至是脉“迟”而反热,脉“数”而反寒的难以解释的情况。这些并非是所谓的“脉证不符”,脉与证是相符。“迟”而反热之迟脉必兼有躁动不安之象,如阳明腑实大承气汤证所见脉迟,为腹满便闭。里气不行导致的脉为之濡滞不利。此脉迟即非“迟之为寒”可比,必定是“按之有力”,且可见“薄疾之象”的。这更进一步说明了辨迟数脉需详辨脉象的重要性。
   对脉学的学习,除迟数脉外,我也是遇到了其他很多问题。象濡脉为“泻而细软,按之渐无”,微脉为“浮而细软,若有若无,按之欲绝”。虽然两脉在文字上有所区别,但指下的感觉肯定是难以区分的。因此,我曾考虑是否濡脉不一定要强调形泻。而应以脉体柔和作为主要的辨脉依据。濡脉主湿证,湿盛者,大筋软短,血脉亦软,因此持之脉软。查考古书《脉经》中尚有软脉之称,曰:“软,一作濡,一曰细小而软。”《素问·平人气象论》云:平肝脉不断,软弱招招。临床上一些老师写处方时,也常濡软并称。不知将濡脉即作软脉是否能验之临床。
脉学的学习是应该以大量长期的临床实践为基础的,而笔者没有太多的实践积累,以上仅仅是在义诊和平时的学习阅读中自己的一点思考和体会,以及通过向老师请教得到的知识,希望能够同大家同探讨学习。
   参考书目:
  《濒湖脉学解索》李士懋.田淑霄编.中医古籍出版社
  《脉学心悟》李士懋.田淑霄编.中医古籍出版社
  《四诊诀微》清·林之翰原著.吴仕骥点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濒湖脉学》明·李时珍编著.学菀出版社
  《脉经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
  《伤寒贵体集》清·尤怡.中医古籍出版社
  《脉学纵横谈》**主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脉诊》刘冠军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伤寒论讲义》聂惠[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编.学菀出版社
  《金匮要略讲义》苏宝刚主编.学菀出版社
(附:会议中宣读论文一篇)
2# 沙发
发表于 2005-12-14 15:06 | 只看该作者
靈樞邪氣藏府病形篇,以緩急大小滑濇立綱。而以微甚緯之,實開千古診法之奧,後世有以浮沉遲數分剛者,則其義淺而不備矣。今擬合二者共十字,仍似微甚緯之,於十字中縱橫離合,即二十八脈,不待擬議,而形狀嘹然,然此特其形狀耳,未足以盡脈理之妙也,

(一)滑氏曰:凡察脈,須識得上下來至止,蓋求明脈理者。須先將位數形勢,講得真切,便於百脈無所不賅,不必立二十八脈之名可也,
位者、浮沈前後也,
數者、遲數也,
形者、虛實滑濇也,
勢者、即滑氏所謂上下去來至止也,四者為經,

更緯之以微甚兼獨,百病之虛實寒熱,全從此八字上分合剖析,
每診一人,即於各部中按此八字,次第求之,反復尋之,則真假無遁情,而氣分血分之病,亦到指便見矣。此其洩天地之祕者也,
指到脈上,                                             14
即心先擬其脈,浮耶沉耶,在寸在尺耶,
繼存其息,遲耶數耶,
繼察其體,長耶短邪,虛耶實耶,滑耶濇耶審此三者,指下必已有定象,
即就定象上,揣其微耶甚耶,獨見一脈耶,兼見何脈耶,至此而氣更定矣,
於是玩其上下起伏之盛衰,動止之躁靜,而本原無不並露焉,大抵診脈,以察來去之勢為最要,此陰陽噓翁之氣機也。
收到1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05-12-14 15:10 | 只看该作者
(一)位數形勢者,正脈之堤綱也。
位即三部九候也,或在寸,或在尺,或在浮,或在沉,
數以紀其多寡也,數與滑促,其數皆多。遲與濇結,其數皆少,即屋漏雀啄,蝦游魚翔。舉該於數之類也,
至於形勢,分見互見,各有妙蘊,
挺互於指下而靜者,形也,血之端倪也。
起伏於指下而動者,勢也,氣之徵兆也。
(二)內經曰:渾渾革革至如涌泉,                       
又曰:脈至如火新然。
脈經曰:三部脈如釜中湯沸,此血不唯氣,勢之獨見者也,
內經曰:其肝脈至,如循刀刃責責然,
真心脈至,如循意苡子累累然,
此氣不運血。形之獨見者也,\\
故形勢分見者,皆氣血偏絕之死脈也,
若在平人,無不氣血相融,形勢相洽者,
然氣血稍病,即於相融相洽之中,不無彼此勝負之致,尤不可以不辨,
(三)如形勁於外者:,
氣悍於中,是動與大也,
氣不堪悍,是弦與緊也,
(四)若氣甚歉,則為細矣,為芤矣,形微勝於氣者此也,
如形弱於外者:
氣悍於中,是洪與滑也,
氣不堪悍,是濡與弱也,
(五)若氣甚歉,則為散矣,為微矣,氣微勝於形者此也,
(六)是故人之診脈也,指到脈上,先察其形之粗細硬軟,再審其氣之至也,充於脈管之中,微溢脈管之外,既將脈形撐寬,而又起伏高深有力,無來去盛衰之參錯,斯為氣血和同焉,            
何者?脈之正管,其四旁必有無數微絲細管,以達其氣於肌肉,所謂腠理也,若寒盛而陽氣不敵,則微絲細管先為寒束,脈氣之來,不能旁溢,此即緊脈之象也,更有脾肺中氣不足,不能充於脈中,往往脈形挺然指下,而氣來如線,從脈中馳過,既不能撐寬,更不能起伏矣,此脈形雖粗,脈氣自細也,
更有中焦痰飲停結,其溼熱濁氣,上蒸肺中,肺氣不能清肅,脈管為之膹莞,挺然指下,而中氣為痰飲格拒,不能暢達,其來如綿,過於指下,既不能撐寬,亦不能起伏矣,此脈形雖硬,脈氣自軟也,此非脈管自硬,乃濁氣壅塞使然,是動脈之中,有推盪不動之氣也,
李士材論芤脈有云:
一、其狀加按慈蔥,以指浮候之,著上面之蔥皮,
二、中候之,正當蔥之中空處,
三、沉候之,又著下面之蔥皮矣,                        
此非獨芤脈之診也,脈管本自如此,但有時緊時鬆,時盛時實之異,芤脈中虛,遂易顯耳,

(七)芤脈屬浮,只動於上面之皮,其下面之皮不動也,此脈形雖厚,脈氣自薄也,勢有來去,有起伏,形有中邊,有底面,

(八)是故平人之身,榮衛調和,脈中脈外,氣行度數相應,指下每不見脈之硬管,及氣之來,乃覺正管既充,而又微見旁溢焉,且微絲管之所繫大矣,倘衛陷入榮,中外隔絕,脈在指下,一條扛起,是壯火耗津,脈絡不能濡潤而閉塞也,往住有眩冒顛仆,偏枯痿易之虞,

(九)昔者俞春山嘗言:老人虛人,久病將死,其脈皆獨然一條扛起,似與肌肉不相連絡,是氣血不交,榮衛相離,猶老樹將枯,根上旁鬚,先見憔悴,不得土氣矣,此察形之至微者也,
至於察脈之勢,非但察其來去之盛衰也,必且來去之間,循環相續,自沈從容上浮,自浮從容下沈,其情如環,無驟折之跡,
(十)嘗見有一種脈,其來也有頃而一掣,其去也有頃而一掣,一息亦不過四五至,未嘗數於常脈,而指下鵠突,無容與迥環之度,此為津虛血熱,氣燥而旋轉不利也,內經謂之躁脈,              
故夏脈如鉤者,以其來盛去衰,不能如環之圓,鉤即環之缺其一面者也,躁則來去如一,并無所缺,而驟來驟去,不為圓轉,而為直折,

(十一)蓋扁鵲所謂其至跳者,
內經又謂脈之動也,陽氣前至,陰氣後至,是又於脈氣方動之頃,分別前後,以察陰陽之微機,
於是難經有:
前大後小,頭痛目眩,
前小後大,胸滿短氣之論,

(十二)仲景有:脈來頭小本大,其病在表之談,
後人有動前脈盛氣有餘,脈衰氣不足,應後脈盛血有餘,脈衰血不足之辨,是皆剖析微芒,脈學之上乘診家之慧業也。
4
发表于 2016-12-2 10: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谢谢分享
5
发表于 2018-12-4 13:27 | 只看该作者
《濒湖脉学解索》李士懋.田淑霄编.中医古籍出版社 《伤寒贵体集》清·尤怡.中医古籍出版社
6
发表于 2018-12-4 13: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谢谢分享
学习谢谢分享
学习谢谢分享
学习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 12:5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