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级职称] 检验医学专业职称资格考试的基本知识和准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检验医学专业职称资格考试的基本知识和准备

参加检验医学专业职称资格考试的应试者都希望获得好成绩,而好成绩的取得关键在于扎实的专业知识、临
场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此外还要针对特定的考试知识作一些必要的准备。

一、多选题题型及其特点
多选题的命题方式灵活多样,考试前对多选题题型及其特点应有充分认识,临考时才有良好的应变能力,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影响了考试成绩。多选题题型有A1 、A2 、A3 、A4 、B1 、X 及图像图表型7 种, 其构成及特点分析如下。

1. A1 型题:又称单句型最佳选择题。每道试题由一个题干及5 个备选答案组成, 其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A1 型题又分三个亚型。(1) A1-1 型题:此为标准的A1 型题。题干在前, 备选答案在后。在各类考试中, 这种题型应用最多, 对其特点必须充分了解, 避免不必要的失误。这类题型提供的备选答案有一个是最正确的答案, 其他4 个可能都是错误的, 也可能有的答案是部分正确的, 如已过时的、不常用的、非公认的、少见的、例外的等等, 即在备选答案中从完全错误到完全正确有一些“ 过渡型”的答案。应试者应用心将正确答案从“迷惑”答案“干扰”答案及错误答案中挑选出来。这是应试者容易出错也是感到困惑之处。(2) A1-2 型题:其第5 个备选答案为“ 以上都不是”。如选择这个答案,其前提是其他4 个答案是绝对错误的,不能有正确的及部分正确的答案,否则不能选择这个答案。(3) A1-3 型题: 又称否定型题, 题干中用的是否定词, 如“ 除外”“ 错误的”、“无关”、“不是”等否定词,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是错误的答案。面临这种题型,带来的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即从肯定到否定的改变,造成应试者一时的困惑,因此在答题时一定要看清题干,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找出错误的、或不可能的、例外的、无关的、最少见的答案。

2.A2 型题:又称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题干为一简要病历, 然后提出5 个备选答案, 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检验专业考试中还可出现其他内容的题干, 如可描述某一微生物的染色镜检、培养及生化反应等特点, 让判断为何种微生物。遇到这种题目, 一定要细心分析题干所提供的信息, 其中某些信息可能是无用的, 这时要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 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不要匆忙下结论。

3.A3 型题:又称病历组型最佳选择题。题干以患者的情况为中心(检验专业也可以用其他情况为中心, 如前述微生物题的例子),然后提出2~3 个***的相关问题,每个问题有5 个备选答案, 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这种题型要求应试者对该问题有较多较系统的了解。

4.A4 型题:又称病历串型最佳选择题。与A3 型题相同, 以一患者临床情况为中心, 然后提出3~6 个相关问题, 当问题展开始, 可补充新信息, 再提新问题。要求应试者对问题有更全面, 更系统的知识。不过这类题型检验专业中很少用。

5.B1 型题:又称配伍题。其结构是先列出A~ E 五个备选答案, 再出2 个或2 个以上题干, 每个题干只选一个正确答案。A~ E 五个备选答案是所提题干的共同备选答案, 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 也可不被选用, 这是应注意的。

6.X 型题:又称多重选择题。上述所有题型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唯X 型题有2 个、3 个、4 个甚至5 个正确答案(目前不主张5 个都是正确答案) 。回答这种题型的题目比较困难, 但注意一点, 在A1 型题中备选答案中有的可能部分正确, 但在X 型题中不太可能出现这情况,即正确的就是正确,不正确的就是不正确。
7. 图表选择题:每道题除文字外, 还给一个图表或图像(如血像, 骨髓像等), 再提出问题, 要求应试者能看懂和理解图表或图像的内容并能进行分析判断。

二、从认知层面上加强应试前的准备
从上述题型及其特点的介绍,可以看到多选题对同一问题可出的题型是灵活多样的,既可以是肯定型,也可以是否定型;既可以是单句最佳选择型,也可以是多重选择型。而且,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进行命题。如血细胞分析仪,可以提问仪器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原理;也可提出白细胞直方图的有关问题;还可提出血红蛋白及其他参数测定的相关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学习血细胞分析仪应该掌握的知识。可见命题既是灵活多样的,又是多方位的,这与出偏题是有区别的。这就要求应试者切忌死记硬背,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同时对试题认知层次上应有相应认识和锻炼,下面作简要分析。
1. 记忆:这是所有教育领域应用中最基本的层次,也是应试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认知能力。“记忆“ 指的是对特定事物、现象、疾病、方法等概念、规律、过程、特征、原理、正常参考范围、临床意义等等具体知识的回忆和再认。由于这些知识在当时是公认了的,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弄清题干的指向,一般不需再作更多分析,综合和判断,更不需再考虑别的结论。一般考试中这一层次的题目往往占多数,所以应试者应努力具备这一认知能力。当然在学习中,记忆应建立在对所学内容理解的基础上。

2. 解释:解释是指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试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再得出结论。A2 、A3 、A4 型题中相当一部分试题是需要进行分析、综合、判断过程的。要求应试者要有分析、综合、判断能力。

3. 问题解决:与解释相同的是皆需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及判断,不同的是解释最终目的是得出结论,而问题解决则要求提出处理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试题都是根据这三个层次来命题的,了解这些对如何进行应试准备及应试时如何调整思维方式是有帮助的。

三、答题时应具备的一些基本思路及知识
1. 必须弄清题干指定的特定目标指向,即提的是什么问题。问题可能是肯定型的,也可能是否定型的;泛指或特指(如贫血相对于缺铁性贫血是泛指,而缺铁性贫血为特指某种贫血) 。涉及的内容可能是某一特定事物的概念;某一个特定事件发生的规律(如某疾病发生的规律、临床特点等);某一检测方法的原理、正常参考范围、临床意义、影响因素;方法学的评价;某一物质分子结构;各种换算;几种事件间的相互关系(如检验结果与疾病的关系) 等等。只有弄清题干的指向及涉及的内容,才可能作出正确答案。

2. 善于找出最佳答案,这是应试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不论什么题型,都要找出最佳答案,在肯定型题时寻找的是最正确的答案,否定型时则为错误答案。
例题1. 在区别中幼、晚幼、杆状核粒细胞时,最主要是看:A.胞体的大小;B.胞核的大小;C.核染色质粗细情况;D.胞核凹陷程度; E.胞质中颗粒的多少。胞体、胞核大小;核染色质粗细情况及胞质中颗粒多少在提问的三种粒细胞中各不相同,一些参考书上谈到这些细胞区别特点时都可能提及, 但其重要性都不及胞核凹陷程度,因此正确答案应为E。其他答案都有部分正确的地方,为迷惑答案。
例题2. 临床常见的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方法有:A.酶学方法;B.EIA 法;C.电泳法;D.化学法; E.化学法加酶学方法。本题肿瘤标志物是泛指。五个备选答案所示的方法皆曾为某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目前大多数肿瘤标志物皆用ElA 法测定,故正确答案应为B 。如特指某一肿瘤标志物, 如岩藻糖苷酶(AFU) 的测定则应选A。
例题3. 控制蛔虫传染源的重要措施是:A.不吃不赶紧的东西;B.不喝生水;C.不随地大便;D.饭前便后洗手; E.治疗病人及带虫者。五个备选答案都是预防蛔虫病的措施, 但本题问的是控制传染源, 所以最佳答案应是E。
例题4. 根据国际生化学委员会规定,酶的一个国际单位是指:A.最适条件下每小时催化生成1μmol 产物的酶量; B.37 ℃ 下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 产物的酶量;C.25 ℃ 下, 其他为最适条件, 每分钟催化生成1μmol 产物的酶量;D.30 ℃ 下, 每小时催化生成1μmol 产物的酶量; E1规定条件下, 每分钟催化1μmol 底物产生变化的所需的酶量。这是一个概念题, 五个备选答案不同的是催化条件、时间及催化作用考察的是底物还是产物。其中B 、C、D 都指定了特定温度, 但未提及其他条件如最适p H 和最适底物浓度, 而不同酶催化作用最佳温度也不尽相同, 而A 虽指出最适条件, 但时间为一小时, 显然不可能。酶的国际单位定义是考察其底物量的变化, 在工作中一些酶测定的是其产物, 所以这是易混淆之处。此题正确答案应为E。
以上例题可看出, 迷惑答案可能部分正确, 或者用特指的答案与泛指的答案相混, 或利用题干的指向不同、或者用概念上模糊之处命题。例题4 中A 备选答案催化时间如改成1min , 则更有迷惑力。

3. 否定型题型时思维的转变
例题5. 关于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变化错误的叙述是:A.中性粒细胞的增减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增减;B.白细胞总数增高及核象左移程度与感染的严重性有关;C.白细胞总数增高与机体反应性有关;D.白细胞总数与核象左移呈正相关; E.以上都不是. 这是一道A1-2 及A1-3 型结合题, 如果思维不作肯定到否定的转变, 就不会选择D 答案。

4. 综合分析及判断,有些题是需要应试者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
例题6. 某患者MCH 为20 pg , MCV 为80fl ,MCHC 为250 g/L , 其可能为:A.正常;B.大细胞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这个题的认知层次仍是记忆层次, 但应试者应知晓MCH 、MCV 、MCHC 的正常参考范围及贫血形态学分类法的知识, 否则解答就有困难(正确答案应为E) 。
例题7. 某一脓标本, 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发现革兰阳性球菌, 直径1μm 左右, 呈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 血琼脂平板分离培养: 菌落表面光滑湿润、圆形、边缘整齐、黄色凸起,直径1~115 mm , 菌落周围有完全透明的溶血环;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为革兰阳性球菌,呈单个、成对、短链和葡萄串状排列,以葡萄串状为主;生化反应:触酶阳性,血浆凝固酶(试管法) 阳性,发酵葡萄糖产酸,发酵甘露醇产酸,对新生霉素敏感,应报告:
A.表皮葡萄球菌生长;B.金黄色葡萄
球菌生长;C.腐生葡萄球菌生长;D.中间型葡萄球菌生长; E. 家畜葡萄球菌生长。此题相当A2 型题,应试者应运用对革兰阳性球菌的知识及对葡萄球菌属种间鉴定的知识对题干
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再下结论。
以上只是提供一些例子作解题时的参考,但应考专业的不同,基础与临床的不同,题目形式及难点各不相同,上述例子可提供一些思路,{MOD}试者参考。

四、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检验医学专业多,各人从事的专业不同、工作条件也不尽相同,这都给应考带来困难,因此考前准备十分重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最根本的基础,任何侥幸心理都应避免。在应试准备时期有几个关系必须处理好,否则也可能影响考试成绩。
1. 正确处理参加学习班与学习“ 考试指南”的关系。一般专业技术考试,考试组织单位都编著“考试指南”或指定某些参考读物,这是应对考试必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要求,必须认真学好。而参加学习班是解决难点、疑点和掌握重点的重要途径,尤其是未经过相应学历教育及从事专业较窄的应试者更是如此。有条件的话,参加相应经有关部门批准举办的学习班是有帮助的,但不要把一切都寄托在学习班上,因为学习班时间不可能太长,内容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正确的态度是努力加强平时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班了解自己知识的不足,解决一些难点、疑点和原先自己不清楚的问题,以提高本身业务素质和应试能力。

2. 正确处理学习“ 思考题”与学习“ 考试指南”的关系。思考题、练习题要做,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解题可拓宽自己思路和认识自己对某一问题理解程度及不足,以自我评估应试能力,但同样不要代替了“ 考试指南”的学习。

3. 正确处理学习其他参考书与“ 考试指南”的关系。
“考试指南”提供了应试应具备的知识,但它只是“ 指南”,有些内容叙述只能是简明扼要的。前面提到,同一问题可从不同侧面命题,因此找一些参考书特别是考试组织单位推荐或指定的参考书是必要的,但“考试指南”应是中心。由于应试者各人情况不同,因此应根据自己情况,根据考试要求,因人而异,做出合理安排,争取考出好的成绩。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5-12-1 13:0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您的积极参与,鲜花奖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0 11: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