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生物寄生虫] 【转贴】在抗菌药与耐药菌的角逐中真可谓——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7-16 2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据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中心赵旺胜、童明庆两位专家介绍,2004 年该检验中心从各科送检的12248份标本(痰液、血液、脑脊液、引流液、中段尿、骨髓等)中培养分离出细菌共5338株,其中各科加强监护病室阳性率最高,达61%~82%,老年科、呼吸科、脑外科病房送检的阳性率也都在50%~60%。  

    在引起感染的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最常见的致病菌,占分离菌株总数的14.1%。该菌对各种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其耐药有多方面的机制,诸如改变青霉素结合蛋白靶位、主动泵出、细菌膜孔蛋白通道狭窄、生物被膜形成、菌膜通透性降低及产生各种 B-内酰胺酶,包括AmpC酶和金属酶等。后者不仅能水解多种B-内酰胺类抗生素,对碳青酶烯类也不例外。统计显示,它对伊米配能的耐药率高达68.34%,反应临床应用伊米配能越来越多,致使其耐药率日益增高。目前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经验治疗,己不宜首选伊米配能,建议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其次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分离总菌株数的11.2%和4.4%。其中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的分别为218株和8***。超广谱B-内酰胺酶对大多数B-内酰胺类抗生素都有水解破坏作用,统计显示其对第1~4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都为100%,只有几种含B-内酰胺酶抑制剂的B-内酰胺抗生素耐药率相对较低。  

    不动杆菌属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共分离到20***,占致病菌总株数的3.91%,它产B-内酰胺酶虽然不多,但统计显示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也是较高的,主要因为该菌细胞壁的PBPs靶位容易变异。目前,它对伊米配能的耐药率很低,仅5.26%,对含舒巴坦的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也只有20%左右。但不动杆菌是耐药质粒的供给菌,一旦耐药,则对医院内感染的其他致病菌有转移播散作用,不能掉以轻心。此外,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乃黄单胞菌属,对碳青霉烯类天然耐药,对伊米配能的耐药率>90%。  

    较次要的肺感染致病菌为肠杆菌——变形杆菌、阴沟杆菌和产气杆菌。除变形杆菌对二甲胺四环素耐药率>80%外,后二者皆产AmpC 酶,对广谱青霉素和早期头孢菌素的耐药率都较高。  

    至于G+球菌,以葡萄球菌占绝大多数,其中表皮葡萄球菌竟比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多,各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3%(392株)和4.2%(224株),耐甲氧西林菌株MRSE和MRSA分别为61.7%和47.3%。此外,统计提示,它们都对青霉素和红霉素高度耐药。  

    江苏省人民医院内科教授王虹、杨玉指出,致病菌中除天然耐药外,获得性耐药都是在遭遇抗菌药的诱导或压力下形成的。要避免重蹈覆辙,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必须具有针对性,要积极防止致病菌对各种抗菌药的耐药性提升。用药既要及时、足量、注意安全,还应考虑在必要的监护下联合用药,以期交叉灭菌,适当缩短疗程。尽可能防止新的耐药菌的产生已是临床用药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摘自:健康报

感谢您的转贴,为了版面整洁请使用前置题头.
--------------------------小志2001



edited by 小志2001 on 2005-7-17 at 04:43 AM
2# 沙发
发表于 2005-7-17 11:15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斑竹.前置题头是什么意思?
3# 板凳
发表于 2005-7-17 11:39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方芳 at 2005-7-17 11:15:
请问斑竹.前置题头是什么意思?


例如标题前加的前缀如【转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4: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