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9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各学科速记贴,要考试的和不考试的都可来看看!(加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7-2 1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  医学速记贴,要考试的和不考试的都可来看看!

微循环的特点:
低、慢、大、变;
影响静脉回流因素:
血量、**、三泵(心、呼吸、骨骼肌);
激素的一般特征:
无管、有靶、量少、效高;
糖皮质激素对代谢作用:
升糖、解蛋、移脂;
醛固酮的生理作用:
保钠、保水、排钾等等。

植物性神经对内脏功能调节 ........................................


生物化学

人体八种必须氨基酸(第一种较为顺口)
1.“一两色素本来淡些”(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缬氨酸)。
2.“写一本胆量色素来”(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3.鸡旦酥,晾(亮)一晾(异亮),本色赖。

生糖、生酮、生糖兼生酮氨基酸:
生酮+生糖兼生酮=“一两色素本来老”(异亮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酪氨酸),其中生酮氨基酸为“亮赖”;除了这7个氨基酸外,其余均为生糖氨基酸。

酸性氨基酸:
天谷酸——天上的谷子很酸,(天冬氨酸、谷氨酸);
碱性氨基酸:
赖精组——没什么好解释的,(Lys、Arg、His)。

芳香族氨基酸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色老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顺序一定要记清,色>酪>苯丙,今年西医考题-19。

一碳单位的来源
肝胆阻塞死——很好理解,(甘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丝氨酸)。

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按事物发生的条件、发展、结果分层次记忆:
1.“竞争”需要双方——底物与抑制剂之间;
2.为什么能发生“竞争”——二者结构相似;
3.“竞争的焦点”——酶的活性中心;
4.“抑制剂占据酶活性中心”——酶活性受抑。

糖醛酸,合成维生素C的酶
古龙唐僧(的)内子(爱)养画眉(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

内 科 学

新旧血压单位换算
血压 mmHg,加倍再加倍,
除3再除10,即得 kpa值。
例如:收缩压120mmHg加倍为240,再加倍为480,除以3得160,再除以10,即16kpa;反之,血压kpa乘10再乘3,减半再减半,可得mmHg值。
其实,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只要记住“7.5”这个数值即可,用不着记一长串糖葫芦。题目中若给出Kpa值,乘以7.5即可;反之,除以7.5就OK了。
“什么?你记不住7.5,那你就去吃糖葫芦吧^O^”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
平时无体征,
发作有表情,
焦虑出汗皮肤冷,
心律加快血压升,
交替脉,偶可见,
奔马律,杂音清,
逆分裂,第二音。

急性心衰治疗原则
端坐位,腿下垂,
强心利尿打**,
血管扩张氨茶碱,
激素结扎来放血,
激素,镇静,吸氧。

心力衰竭的诱因
感染紊乱心失常,
过劳剧变负担重,
贫血甲亢肺栓塞,
治疗不当也心衰。

右心衰的体征
三水两大及其他 ...............................
.

洋地黄类药物的禁忌症
肥厚梗阻二尖窄,
急性心梗伴心衰;
二度高度房室阻,
预激病窦不应该。

房性早搏心电表现
房早P 与窦P 异,
P-R 三格至无级;
代偿间歇多不全,
可见房早未下传。

心房扑动心电表现 .....................................
.

心房颤动心电表现 ....................................
.

房室交界性早搏心电表现 ..........................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
刺迷胆碱洋地黄,升压电复抗失常
(注:“刺迷”为**迷走神经)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两肾原醛嗜铬瘤、皮质动脉和妊高。........................................
.
心肌梗塞的症状
疼痛发热过速心,
恶心呕吐失常心,
低压休克衰竭心。

心梗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痛哭流涕、肺腑之言 ....................................
.
心梗的并发症
心梗并发五种症,动脉栓塞心室膨;
**断裂心脏破,梗塞后期综合症。

主动脉瓣狭窄的表现: 难、痛、晕

二尖瓣狭窄
症 状:吸血咳嘶(呼吸困难、咯血、咳嗽、声嘶。)
体 征:可参考《诊断学》相关内容。
并发症:房颤有血栓,水肿右室衰,内膜感染少,肺部感染多。

主动脉瓣狭窄
症 状:难、痛、晕。(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或晕厥先兆。)
体 征:可参考《诊断学》相关内容。
并发症:失常猝死心衰竭、内膜血栓胃出血。

与慢性支气管炎相鉴别的疾病
“爱惜阔**” ..............................
.
慢性肺心病并发症
肺脑酸碱心失常,休克出血DIC.

与慢性肺心病相鉴别的疾病
“冠丰园”
(此为上海一家有名的食品公司) 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原发性心肌病.

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
两碱激素色甘酸、肾上抗钙酮替芬。...................................
.
重度哮喘的处理
一补二纠氨茶碱、氧疗两素** .............................
.
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休感激、慢活乱,重点保护心肺肾” ...................................
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直言爱阔农” .......................

昏迷原因
“AEIOU,低低糖肝暑”
A. 脑动脉瘤,
E. 精神神经病,
I. 传染病,
O. 中毒,
U. 尿毒症
低 低血糖
低 低血k,cl
糖 糖尿病
肝 肝性脑病
暑 中暑

休克的治疗原则
上联--扩容纠酸疏血管;
下联--强心利尿抗感染;
横批--激素

还珠格格与降糖药
OHA有如下几类:
1.磺脲类:**胰岛素分泌,降糖作用好;
2.双胍类:不**胰岛素分泌,降低食欲;
3、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等。
记忆第一类药物时可如此联想:磺,皇,皇帝,所以甲苯磺丁脲是第一代。而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甲嗪(美比哒)等第二代可联想成还珠格格。

诊断学
诊 断 学

肺的下界
锁中六,
腋中八;
肩胛十肋查。
胸膜下界相应向下错两个肋间。
(今年北大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诊断学》填空题3分)

通气/血流比值记忆
血液(河水),
进入肺泡的氧气(人),
血液中的红细胞(载人的船)。
通气/血流比值加大时——即氧气多,血流相对少,喻为:“水枯船舶少,来人渡不完”。就是说要乘船的人(氧气)多,河水(血流)枯船(红细胞)少,就不能全部到达目的地,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像肺循环障碍。
通气/血流比值减小时——即意味着通气不足,而血流相对有余,喻为:“水涨船舶多,人少船空载”。同样不能执行正常的生理功能,可见于大叶性肺炎、肺实变等。



外 科 学

烧伤新九分法
头颈面333(9%*1);
手臂肱567(9%*2);
躯干会阴27(9%*3);
臀为5足为7,
小腿大腿13,21(9%*5+1%)。

手的皮肤管理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尺神经一指半,
手背挠尺各一半,正中占去三指尖半。

休克可以概括为
“三字四环节五衰竭”
三字——缩,扩,凝,即:微血管收缩,微血管扩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四环节——即:休克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转归。
五衰竭——即:急性呼衰、心衰、肾衰、脑衰、肝衰。

解 剖 学



眼球的结构
一孔(瞳孔)、二体(晶状体、玻璃体)、三层膜(外膜、中膜、内膜)

8块腕骨
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

腹主动脉的分支
肾上中肾动加睾丸[女性为卵巢动脉],肠上肠下腹腔干。

进出入肺门的主要结构
(肺动脉——动,肺静脉——静和支气管——支)的排列:从前到后(左右肺根相同)是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从上到下左肺根是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右肺根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由于自前向后及从上往下排列不同,记起来易颠倒出错。
假设一个姓秦的同志,叫“秦同志”(静、动、支———便是左右肺根从前往后排列顺序);英语称“Comrade Qin”(同志秦———动、支、静,即自上到下左肺根的排列顺序),最后用倒念(志同秦———支、动、静,右肺根从上往下排列顺序)。



................................(详见附件)


edited by alay on 2005-7-2 at 10:28 AM
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该附件版权审核中
2# 沙发
发表于 2005-7-5 16:4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支持!!
3# 板凳
发表于 2005-7-8 22:13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a lot
4
发表于 2005-7-9 21: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顶一下!
5
发表于 2005-7-18 11:4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挺有用的!
6
发表于 2005-7-23 09:36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03: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