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02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常见心电图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6-6 1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心电图

心电图历时已一个多世纪,成为一项基本的临床检查技术,尽管进入新的世纪,有了许多新的检查手段,在临床工作中离开这项检查简直无法想象。心电图也从传统的体表心电图发展为心腔内心电图、监护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律变异分析等。心电图在应用于疾病诊断的同时,也对疾病治疗的指导和监测以及疾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在心脏疾病诊断方面最为常用的是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和心肌缺血。在心电图分析中首先应找P波,其次分析QRS-T波,再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多数心电图能正确判断。
一、正常心电图

     P波 代表左右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P波方向:Ⅰ、Ⅱ、aVF、V

     4~6 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波时间:小于0.12秒。P波振幅: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0mV。

    P-R间期 自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的时间距离。正常心律范围时,成人的P-R间期为0.12~0.20秒。

    QRS波群 代表左右心室和室间隔除极的电位变化。时间不超过0.11秒,室壁激动时间在V1、V2导联不超过0.04秒,V5、V6导联不超过0.05秒。

V1、V2 导联呈rS型,V1的R波不超过1.0mV,V3、V4导联的R波和S波基本相当,V5、V6导联呈qR、R、qRs、Rs型,R波振幅不超过2.5mV。正常人胸前导联的R波自V1到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V1的R/S小于1,V5的R/S大于1。aVR导联的主波方向为负向,可呈QS、Qr、rS、rSr'型,aVR的R波一般不超过0.5mV。aVL、aVF的QRS波群可呈R、Rs和qR,也可呈rS型。Ⅰ导联的R波小于1.5mV,aVL导联的R波小于1.2mV,aVF导联的R波小于2.0mV。Ⅰ、Ⅱ、Ⅲ导联的QRS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主波一般向上。六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的正相波和负向波的绝对值之和不应小于0.5mV,六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不应小于0.8,否则称为低电压。正常Q波除aVR导联外振幅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V1、V2导联一般不应有q波,偶尔呈QS型。

ST段 QRS波的终点至T波的起点,代表心室缓慢复极的过程。正常ST段应在等电位线,有时有一些轻微的偏移,但在任一导联,压低均不能超过0.1mV,ST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超过0.3mV,V3导联不超过0.5mV,V4~5 导联及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二、房性期前收缩

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不同于窦性P波;多为不完全代偿间隙,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心动周期的距离短于正常P-P间距的二倍;P′-R间期一般超过0.12秒;P′后可以没有QRS-T波,有时P′波后的QRS波增宽,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即房性期前收缩合并室内差异传导。
三、室性期前收缩

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相关的P波;期前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形,时间多超过0.12秒,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往往有较完整的代偿间隙。
四、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P波,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 4~6 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分。
五、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P波,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6 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分。

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发作时有突发、突止的特点;频率多在150~25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形态大多正常,如经过旁路折返、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差异传导时,QRS波可增宽。临床类型有预激旁路引发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双径路折返引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异位兴奋点引起的心动过速,也可有房室结双径和房室旁路共同参与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七、心房颤动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颤动波,通常在V 1 导联较明显;QRS波间距绝对不规则;QRS波多正常;房颤可合并室内差异传导,QRS波增宽变形,多发生在前一个R-R间距较长,下一个R-R间距较短时。

八、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P波频率常快于QRS波;QRS波频率固定,为逸搏心律;如为交界区逸搏心律,QRS波形态正常,频率为40~60次/分,如为室性逸搏心律,QRS波宽大畸形,频率为20~40次/分。

九、左、右心室肥厚

     左心室肥大:必须具备QRS波群电压增高的一项标准,V 5 或V 6 导联的R波>2.5mV;R V5 +S V1 >4.0mV(男),或3.5mV(女);RaVL>1.2mV;RⅠ>1.5mV;RaVF>2.0mV;RⅠ+SⅢ>2.5mV。

    可出现额面心电轴左偏。室壁激动时间在V 5 或V 6 导联超过0.05秒。

    QRS波群时间延长,多不超过0.12ms。R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mV以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以S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反而直立。QRS波群电压增高同时有ST-T改变者,称左室肥大伴劳损。

    右心室肥大:V1 导联R/S≥1,V 5 导联R/S≤1或S波比正常加深,重度肥厚可使V

     1 导联呈qR型(除外心肌梗死)。RV 1 +SV5 >1.05mV(重症>1.2mV);aVR导联的R/q或R/S≥1,R波>0.5mV。心电轴右偏≥+90°(重症可>110°)。

    室壁激动时间在V 1 或V 2 导联超过0.04秒。

    ST-T改变,同时合并右胸导联(V 1 、V 2 )的T波双向、倒置、ST段压低等,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诊断右室肥大,有时定性指标(如V 1 导联QRS波形态及电轴右偏等)较定量指标更有意义;心电图对右心肥大的诊断敏感性较差;心电图诊断的心室肥大与实际解剖之间有时有差距,临床判断时应综合分析。
十、典型心肌缺血

     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或ST段抬高,在V1~3 导联超过0.3mV,V 4~5 及肢体导联≥0.1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也可以交尖。值得指出,ST-T异常只是代表非特导性的心肌复极异常,并非冠心病特有,其他任何心肌、心包受损的情况、心脏传导系统的病变甚至电解质紊乱、药物等均可以使ST-T改变;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不在发作时,ST-T可以正常;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时一部分患者的ST-T不表现为异常。冠心病的临床确诊

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它的辅助检查。

十一、急性心肌梗死

     动态观察心电图的演变,对心肌梗死的判断意义重大,目前心电图仍为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基本手段。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可分为以下的典型演变过程:

    早期(超急性期):首先T波高大,很快出现ST段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QRS波可以振幅增大、时间增宽。

    急性期:出现异常Q(QS)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可形成单向曲线,以后逐渐下降,高耸T波开始降低、倒置和加深。

    近期(亚急性期):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T波由倒置逐渐变浅。

    陈旧期(愈合期):ST-T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低平或倒置,残留坏死Q波,少数Q波也可以变小或逐步消失。

心电图可以帮助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梗死发生在前间壁,V1~3 导联表现为异常Q波或QS波;发生在前壁,V 4~6 导联异常Q波;侧壁,Ⅰ、aVL、V 5 、V6 导联异常Q波;后壁,V 7 、V 8 导联异常Q波,V 1 、V 2 导联R波增高、T波高耸;下壁,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

只出现ST-T规律性改变,而无病理性Q波出现,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有时还需要结合心肌酶学和临床症状才能明确诊断。
图我发不上。。。。。
2# 沙发
发表于 2006-10-8 14:41 | 只看该作者
太爱你了楼主!!!!!!!!!!!!

有时看书看了几遍都几不住,现在好了,可以不用去啃课本了,谢谢楼主的总结啦!!!!:victory: :victory:
3# 板凳
发表于 2007-2-18 19:38 | 只看该作者
:D
辛苦了,非常感谢!!!
4
发表于 2007-4-20 23:38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

收下,好好研究研究了.:lol:
5
发表于 2007-6-16 18:1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总结的太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13: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