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3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焦军营辨证处方浅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6 2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病人来诊,医者要和颜悦色,问其所苦,有病人隐其病状,让医者诊脉而断,遇此情形,诊而断曰:阴阳不和。病者往往会继续发问:“何谓阴阳不和?”对之曰:“医道精微,非才高识妙,不能登堂入室。”然医者仁心,以治病救人为己任,若病者思想顽固,亦可弃而弗治。《内经》:“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即是此意。
是知,药物的收效与否,亦与患者的心态密切相关。

近日读《伤寒论》,偶有一悟,医者辨证处方,应当对于历史上的成方进行“加、减、损、益”,如此,方可药到病除。

所谓的“加”,即在成方的基础上加味,所谓症加则药加;所谓的“减”,即在成方的基础上减味,一是症减则药减,二是方内的药物与病情相悖,均须减而去之;所谓的“损”,即减其量;所谓的“益”,即增其量。加减损益四法,或单独应用,或综合运用,举例如下: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葛根汤、柴胡疏肝散等,是在桂枝汤、四逆散的基础上,应用了是“加法”;桂枝去芍药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拗汤等均是在其基础方之上,应用了“减法”;四逆汤相对通脉四逆汤,是“损”;桂枝加桂汤,小建中汤、通脉四逆汤相对四逆汤,是“益”。

症状有多少,病机有兼杂,故方剂有“加减”之法;病情有微甚,不传之谜在于“量”,故有“损益”之法。知此四法,出神入化,可为良医。? 我在临证实践中,经常应用上述四法,每获良效。如调理脾胃的时候,经常应用“损”之法,减量应用“小承气汤”,剂量为枳实15g、厚朴15g,大黄2g(此法是从张志远老中医处学来);调理咳喘等病,麻黄3g、6g、9g不等,治疗瘟疫时病,麻黄15g起步,大量者30g,分次服用,见汗减量或停服;补阳还五汤,黄芪30g起步,每每加味,如天麻、乌梢蛇等,复诊时,黄芪或加量或不加量,药味或加或减。

近日,治疗一尿频患者,一剂见效,此病案综合运用了加、减、益三法,老年女性,患中风后遗症5年余,白天小便五六次,晚上小便五六次,腰酸,血糖正常,脉浮数无力,舌红苔少。辨证为肾气不固,以“六味地黄丸”合“水陆二仙丹”为底方,通过加、减、益三法的运用,切合病机,一剂而小便次数减半,五剂小便正常,具体处方如下:熟地30g,山药50g,山茱萸30g,芡实15g,金樱子15g,五味子30g,补骨脂15g。? 上方,加者,加其味也;减者,减其味也;益者,增其量也。

凡药,皆可为君,何药为君,何时为君,观其事也!? 其实,世上本没有方,只不过应用的人多了,效果确切了,才形成了方。故知,方剂有加、减、损、益四法,至于何时应用,四法是单独运用还是综合运用,观其事也!

以上为焦军营医师的个人经验,分享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结论:方剂的加减损益,体现了“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另外,如文章开篇的一段话,尚须患者的信任与配合,药物才能发挥良效。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仅限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使用。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就医,否则由此产生的相关风险与后果与本站无关,自行承担。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8 00:3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