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级考试] 中医诊断学-辩心病证候知识点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3-7-12 0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辩心病证候

心的生理病理特点和常见症状

1. 心主血脉(脉血之府也) 主血脉异常 心悸 脉结.代

  其华在面 无光泽 面白

2.  心藏神  神-失眠、健忘、多梦、神志异常、神昏

3.心开窍于舌 舌尖红、舌疮

4. 汗为心之液 大汗

5.心与小肠相表里 -移热小肠(小便短赤)

心特有症状:心悸(气、阳)、失眠(血、阴)。心烦(心有热)

(一)心血虚证

因心血亏虚所产生的证。

产生原因:

生成不足 ①先天不足②后天失养

消耗过度 ①失血 ②劳神过度(耗伤心血)③寄生虫 ④年老久病

临床表现:里虚证。病性虚病位心。血虚-淡,心-心悸、失眠。

心血虚:补心血。

(二)心阴虚证

心阴虚的热证。

临床表现:阴虚(热)、心(心悸、失眠、心烦)。舌红而小。脉细数。补心阴。

(三)心气虚证

心的里虚寒证。

临床表现:气虚(无力、动甚),心(心悸、失眠、脉结.代-脉气不相顺接,气血运行不畅)治法:补心气。

(四)心阳虚证

心的里虚寒证。

临床表现:阳虚(气虚+寒 “形寒肢冷”)+心(心悸、怔忡、心痛、胸闷、失眠)补心阳。

(五)心阳虚脱证

里虚寒证

心阳虚衰,阳气欲脱证。心阳虚脱证=亡阳证。

病因:①阴寒之邪 ②痛 ③各种原因导致的出汗(阳随汗泄)

表现:亡阳、心。 回阳固脱(回阳救逆)

(六)心火亢盛证

里实热证。

病因:①外感热(火) 寒邪郁而化热 ②过食辛辣炙 ③情志化火

表现:里实热(热、红/黄、稠、干、动。)、心(心烦、烦躁、谵语、失眠、舌尖红、口疮 小便短赤、尿急尿频)

治法:清心泻火。 药方:导赤散。

(七)心脉痹阻证

各种原因引起的痹阻心脉。

表现:心痛、胸闷、

病机:气血运行不畅

病因:气滞(胸闷、胸胀、情志波动加剧)、血瘀(刺痛 剧痛 固定 心痛彻背 口唇清灰 手指青至节,舌青紫,脉涩-慢、细、不均匀)、寒凝、痰阻、热盛、阳虚、气虚。

表现特点:心痛、胸闷

(八)痰蒙心神证(痰迷心窍)

病因:痰(湿聚成痰、过食肥甘、情志抑郁气机不畅)

表现:痰的特点(痰的特点:胸闷、痰多、舌苔厚腻、脉滑)心神的特点(癫、痫)不打人毁物-文痴。

(九)痰火扰神证

里实热证。

原因:痰、火(火热之邪、过食辛辣、七情化火)

表现:痰的特点+火的特点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心神(狂 打人毁物登高而歌)武痴。

(十)瘀阻脑络

瘀血组织在脑络。

病因:外伤、久病入络

表现:头晕、头痛。刺痛 固定 入夜尤甚 舌紫斑 脉涩。

脑震荡可参考瘀阻脑络论治。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络。


添加爱医培训微信即可免费获得相关
专业考试题库一套,历年真题、章节
练习题、考试模拟题应有尽有!
手机/微信:1705276207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 23:1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