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9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西医结合] 张胜兵品《伤寒论》8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22-9-2 17: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8讲 六经证候规律


大家好,我是张胜兵,又到了每天早上的六点半,今天我接着为大家讲解《伤寒论》六经病的主证、兼证、变证和兼杂证,以及什么是经证,什么是腑证等等。


那么《伤寒论》呢,它是以六经辨证为主,来论述外感寒邪在体内的传变规律,但是我们后世医家经过总结,为了更好地学习《伤寒论》,经过总结呢,把它列出了六种经啊,六经的这一个六种经病,或者说六种经的证候。把它分类,从证候群来讲,把它分成了主证、兼证,变证和夹杂证,从表里的角度讲呢,又把它分成了经证、腑证和藏证。


那么主证、兼证、变证加夹杂证。经证、腑证、脏证究竟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只有把这些最基本的概念搞清楚了,再去深入的学习《伤寒论》的条文,这样我们就更容易去掌握398条条文。


什么是主证?如何抓六经病的主证?


  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主证?主证是指在临床实践当中发现的,某些占有主导地位的证候。当然是在病人身上发现的,是辨证的主要依据。如果不明白,我可以举个例子啊,主证是指占主导地位的证候,是辨证的主要依据。


我们打个比方。比方说太阳病吧,太阳病的主证是什么呢?太阳病的主证是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如果是有汗呢,就是桂枝汤的主证,如果是无汗呢,就是麻黄汤的主证。所以太阳病有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太阳伤寒的主证是发热恶寒啊。无汗,脉浮紧,这就是太阳伤寒的主证,代表方子是麻黄汤。只要碰到了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就用麻黄汤,所以它是太阳伤寒的主证。有了这几个症状就是麻黄汤。


而太阳中风呢,发热,恶寒,有汗,脉浮缓,只要有这些症状,它就是太阳中风的主证,它就用桂枝汤,就这么简单,这就是主证。


所以呢,太阳病的经证,它分为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它有两个主证,一个是麻黄汤主证,一个是桂枝汤主证。只要掌握了这两条,那么太阳病这一个麻黄汤、桂枝汤的系列,都是在它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那么就很容易再学其他的了。


如果初学者呢,听不太懂,我再把它更明确一下,比方说一个人感受了肺炎或者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是流行性感冒,他如果是感受寒邪而引起病人出现了发热,恶寒头痛,但是呢,身上没有汗,脉摸起来呢,是浮而紧的,请注意它一定是没有汗的,这种情况呢,我们就称之为太阳伤寒证,直接用麻黄汤。不管你是上呼吸道感染还是肺炎,还是流行性感冒,还是不流行性感冒,都是它,我们只需要抓主证就够了,不管你在西医上叫什么病名。


同理,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如果感受了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或者不流行性感冒,只要他出现了发热恶寒,头痛,有汗,脉浮缓这几个主证,那么在西医上,无论你是什么病,就用桂枝汤,没有商量,就是他,这就叫抓主证。所以,抓主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


那么我们仅仅是举了个太阳病的主证,那么阳明病的主证是但热不寒、口渴、便秘、脉洪或者沉实这个主证,它对应的方药就是承气汤类,比如说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味承气汤。


也就是说,你只要碰到了但热不寒,就是它只是热,它并不怕冷、口渴、便秘、脉洪或者沉实,这些情况,不管你在西医上叫什么病名,通通都可以用承气汤类来治疗。


打个比方吧。比方说,有人出现了但热不寒,口渴、便秘、脉洪,但是在西医上诊断为了糖尿病,那么你能不能用承气汤类呢?当然可以,所以这个时候,这个承气汤就可以治疗西医所认为的糖尿病了。


那么,如果同样是一个病人,他也但热不寒也口渴,便秘,也脉洪。但是呢,在西医上,他却(被)诊断为是阑尾炎。那么如果检诊断为阑尾炎出现了,但热不寒,口渴,便秘,脉洪,我们一样可以用承气汤类。所以这个时候呢,承气汤类呢又可以治疗阑尾炎。


那么究竟承气汤是治疗糖尿病,还是治疗阑尾炎呢?都不是,因为阑尾炎和糖尿病都是西医的病名,承气汤是治疗阳明病的。只不过我刚才举了两个例子。一个糖尿病,一个阑尾炎的这两个病人,他在主证上属于《伤寒论》的阳明病,而《伤寒论》的阳明病只要有这几个主证,就是用承气汤类来治疗,所以我们抓主证非常重要。


甚至,我们根本就不管病人在西医上叫什么病名,只要主证对了,那么方子就对了,这就叫做对证治疗。我们中医不是对病治疗,不管你糖尿病阑尾炎,只要是阳明病,就是承气汤。


好我们再看少阳病。少阳病呢,它的主证是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它的方子是小柴胡汤。所以很简单,我们抓主证,只要是病人,出现了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的就是小柴胡汤。甚至张仲景还说,这么多的主证,我们抓一两个就够了,不需要全部都具备。比如说他有寒热往来,口苦,你也可以用小柴胡汤。他有胸胁苦满,口苦,你也可以用小柴胡汤。也就是说这么多症状当中,只要有一两个,不必悉具,张仲景说皆可用小柴胡汤。它的主证更精简了,精简到只要有一两个症状是的,是少阳病的主证,就可以用小柴胡汤。


打个比方吧。比方说,有人感冒了两三天之后,出现了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这个时候就可以用小柴胡汤。这就是为什么市面上有那么多的小柴胡汤,小柴胡的颗粒。把它做成了颗粒在卖,为什么呢?因为它治疗的范围非常广泛,很多病人感冒之后出现的口苦,用小柴胡汤几乎都是奇效,所以才把它做成中成药。


那么既然如此,小柴胡汤还能治疗哪些病呢?那就太多啊。比方说肝病乙肝,它具有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的,它不一定需要寒热往来,就可以用小柴胡汤,因为它主证里面已经涵盖了。


比方说更年期综合证征。有些妇女啊,到了40几岁啊,《黄帝内经》说:女子七七,天癸绝,也就是49岁,七七四十九岁,这个时候到了更年期,很多妇女啊,就会出现寒热往来,乍热乍寒啊,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这种情况呢,你可以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在这里就是治疗所谓的更年期综合征。


你再比方说,这个病人有口苦,咽干,目眩,出现了偏头痛。这个时候呢,我们还是用小柴胡汤。所以呢,这个时候小柴胡汤呢,竟然可以治疗西医所认为的神经性头痛啊,或者血管性头痛,只要病人出现了口苦、胸满、咽干目眩,就可用小柴胡汤,这个时候它又治头痛病。


关于小柴胡汤的例子啊,不胜枚举,太多了。我们在讲正文的398条条文的时候,我一定会把所有我所知道的西医上运用小柴胡汤治疗的一些疑难杂症都跟大家分享的。


好,我们再看,比如说太阴病。太阴病呢,它会腹满时痛,自利不渴,手足自温,脉沉缓弱,这种情况用理中丸。当然也有用附子理中丸的,后世医家有。这种用理中丸、理中汤、附子理中丸的太阴病,只要出现了太阴病的主证,无论你是什么病,都可以用理中汤、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之类的。


以此类推,少阴病但欲寐,手足厥冷,脉沉细微,这样的用四逆汤。只要是这种情况的,都用四逆汤。


厥阴病,这个口渴,消渴,心中疼热,饥不欲食,这种寒热交错的乌梅丸证,只要出现了,就是乌梅丸。这里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由于时间关系,这个就是主证。


好,我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什么叫主证了,这个主证就是只要出现了条文当中的,起主导地位的证候,就可以用条文所对应的主要方剂。


什么是兼证?


好,那什么是兼证呢?兼证是指在主症的基础之上兼见的证候。在主症的基础之上兼见的证候,我们仍然要举例说明一下啊。


你比方说,太阳中风,在太阳中风的前提下,兼夹、兼见了这个项背强直,影响到了足太阳膀胱经经气的输布不利,这个时候呢,用的是桂枝加葛根汤来治疗。那么桂枝加葛根汤呢,它是桂枝汤的一个兼证。桂枝汤是太阳中风嘛,那么兼证是太阳中风的前提之下,又多加了一个症状。兼见就是同时出现的,出现了项背强直。说简单一点就是什么呢?有点落枕的感觉,就是太阳中风出现了颈部有落枕的情况,我们用的是桂枝加葛根汤。


好,我们看伤寒论原文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这个就是伤寒论条文里面的第一条有兼证的原文。它除了是属于太阳中风这个证候以外,太阳中风的主证,本身是用桂枝汤来治疗的。主证刚才我们已经讲过了,那么现在他有了兼证,它的兼证原文是写的“项背强几几”,翻译过来就是项背强直,说白了就是有落枕的感觉了,这个时候呢,就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葛根,桂枝加葛根汤来治疗。明白吧,这个就是兼证。


那么关于兼证呢,还有很多很多,我这个不一一列举了,比方说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新加汤等等,这全部都是桂枝汤的兼证。而麻黄汤也有兼证,比如说麻黄汤的兼证有葛根汤、有小青龙汤、有大青龙汤等等,这些都是麻黄汤的兼证。我们在讲条文的时候,会每一条每一条的跟大家去剖析的,这里呢,我们就不发、延伸太多了。


什么是变证?


我们接下来讲一下什么叫变证。这个变证啊,是指六经病病情变化后形成的另外一种病,也就是说它已经不属于六经病了。但是呢,它又是客观存在的病。那么在《伤寒论》里面呢,几乎占了三分之一的内容。


那么张仲景是以哪一种形式,哪一种形式来描述变证的呢?它主要是以误治出现的新的临床表现,来论述,来描述这个变证的。因为变证它并不是通过传经的形式出现的。比如说太阳传阳明,太阳传少阳,那个是正儿八经的六经病。但是变证,它是变化了,变异了,变了情况了,这些情况不在六经病的范围之内,又是客观存在的。张仲景用误治的形式把它表达出来了,而且占有至少1/3的内容。


那么《伤寒论》的误治涉及到了什么呢?涉及到了汗法,就是误汗。本来不该发汗的,你发了汗,或者是发汗太过。就是(变证涉及)汗法、吐法,下法、火疗、水疗等等。那么这几种方法呢?由于治疗的不当而引发了新的病症,而这些病症不在六经范围之内,却又是客观存在的,统统称为变证。


好,我们举几个例子就明白了。比方说,伤寒论第64条条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什么意思啊?意思就是说,太阳病发汗过多,误用了发汗的方法,或者发汗太过太多,那么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出现了这个人他叉着手,把自己的这个心胸部,自冒心,冒就是按压、盖住,心下悸动,欲得按者。那么这种情况呢,是桂枝甘草汤主之。


那么我们通过分析就会发现什么呢?就会发现,发汗过多,伤及心阳,因为汗为心液,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如果有基础的都应该知道,汗为心液。发汗太过会伤及心阳,伤及心阳呢,心阳不振,于是乎出现了心下悸欲得按,这个时候呢,用桂枝甘草汤来治疗。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桂枝甘草汤,它不是太阳病的主症,也不是它的兼症,而是你误用了发汗法之后产生的变证,它不属于六经病之内,但是它又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病症。那么张仲景把这个内容归到了太阳病里。发汗太过而产生的心阳虚出现的现象的变证,他就是一个变证(当然,它是一个变证是后世医家总结的。)这个是在太阳篇里面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特别的多,因为变证占有《伤寒论》1/3以上内容。


好,如果你非要我把它翻译成现代的医学词语的话,那就简单了,我为了让你听懂,我只能这么去翻译啊。就说一个人他出现了感冒症状,或者上呼吸道感染,或者病毒性肺炎,本来呢,可以通过中医的发汗的办法进行治疗,比方说他是麻黄汤证,打比方啊。比如说一个人感冒了,于是乎呢,你就给他发汗,发汗呢,结果发的他汗流的太多,而出现了虚脱的症状,有点类似于一过性的心动过速,一过性的这个心脏方面问题。这个时候呢,如果你去西医做检查,他会让你做心电图,就是说,哦,原来你心脏有问题哦,但是用中医的辨证的角度去考虑的话,那么它就是一个发汗过多的,心阳虚的桂枝甘草汤证。那么像这样一种变证,是不胜枚举。


比方说在太阳病的变证里面,还有治疗奔豚气的桂枝加桂汤、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等,这是太阳病变证里面,由于误治而引起的心阳虚的变证。至于脾虚、肾阳虚、阴阳两虚、热症、痞证、结胸症等等,都在太阳病里面有论述,这里呢,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具体讲的时候在讲条文的时候再慢慢讲。


那么关于这一个变证,基本上呢,我们可以认为它是讲不完的,而且《伤寒论》里面也并没有将临床当中所有的变证全部列出来,因为它是列不完的,变化无穷的。而且随着这个时空的转换,时间的推移,环境的不一样,到今天,我们所出现的变证可能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伤寒论》所记载的变证。


那么,有很多疾病,可以认为是属于《伤寒论》变证的,但是《伤寒论》并没有记载的,我们怎么去治疗呢?张仲景作为医圣,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因为他知道变证他是列举不完的。于是乎,他给出了12个字。这12个字,这1800年以来,影响了中医思维1800多年,直到今天,我个人认为,这12个字,仍然是整个《伤寒论》浓缩、浓缩、再浓缩之后的最精华的12个字。也即是《伤寒论》第16条里面给出的12个字: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张仲景在写太阳病变证的时候,他发现他根本不可能列举完所有的变证,于是乎,他给出这12个字,意思就是说,临床当中所见到的各种各样的变证怪病、疑难杂症,我们要通过观测他的脉和证,才能分析出他得了什么样的病和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随着他的情况的变化来治疗。所以呢,他是一个辨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伤寒论》并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张仲景本人写这12个字的时候,是为了告诉大家一定要活学活用。而变证是由于经过误治导致了病情发生了变化,原来的证不存在,而出现的不属于原来的六经的症,所以呢,辨证里面的内容往往可以治疗怪病和疑难杂症。


打个比方吧,比方说太阳病辨证里面的痞症啊。痞症里面提出了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等。那么这个半夏泻心汤,它就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典型,代表方剂。比方说半夏泻心汤可以治疗很多胃病,可以治疗呕吐,可以治疗拉肚子,可以治疗胃癌,可以治疗非常多的疾病。甘草泻心汤呢,可以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等等等等,很多疑难杂症。而这些疑难杂症呢,你如果给它分类,它不属于六经当中的任何一经病,而在变证当中确能找到它的蛛丝马迹,甚至治疗绝技。


好,通过讲解大家应该已经明白了什么叫变证了,也明白了变证的重要性。所以呢,学习《伤寒论》不要认为把六经病学了就完了,六经病的兼证,六经病的变证都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夹杂证?


好,我们接下来呢给大家分析一下什么叫经证,什么叫腑证,什么叫脏证。那么很多人不明白什么叫经证,什么叫腑证,比方说太阳经证、太阳腑证,有人也在喜马拉雅上留言了,说问一下张老师经证和腑证的区别。我想既然有人问,我在这里呢,在讲主证、兼证、变证。我们把经证和腑证也讲一讲。


哦,不好意思,我们夹杂证没有讲。我们先把夹杂证讲了,再讲经证和腑证。什么是夹杂证呢?是指夹杂证所在的经得的疾病往往夹杂了原来得的一些旧疾,这个呢就是旧疾和新疾夹杂在一起,有虚有实,有寒有热,所以说,原来的疾病有虚有实。比方说我一直都有这个脾阳虚,我一直都有肾阳虚,或者我一直都有胃阴虚,本来我就有一些原来的老底子、基础病,这个时候呢,我又感受了新的病邪,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夹杂证。


我们同样以桂枝汤为例吧,比方说有人平时就有脾阳虚,就会有拉肚子的这么一个表现,这个时候呢他外感了太阳中风表症,表虚证,本来是桂枝汤症,但是由于他本来就是个脾阳虚的病人,所以呢我们认为他是太阳证而夹有脾阳虚的这么一个情况。那么治疗起来呢,我们遵循张仲景的这个“虚人伤寒建其中,实人伤寒发其汗”,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先补虚再发表,先以四逆辈,再以桂枝汤。也就是说,先用温脾阳的方法,把脾阳温了,再用桂枝汤来发表。


那么关于伤寒的夹杂证,我们刚才夹的是脾阳虚,当然也有夹寒、夹热、夹气、夹血、夹瘀,等等等等。那么,我们以后在具体的讲解当中会把所有的夹杂证,只要在伤寒论中出现的我们都会跟大家讲一讲。


什么是经证、腑证和脏证?六经经证和腑(脏)证各是什么?


好,我们接着把经证讲一下。什么是经证呢?经证是指病邪侵扰到经络而没有袭击到脏腑,我们就称之为经证,是指邪气在经表在表面袭击经络的一些临床表现和症状,我们称之为经证。


好,我们举例说明一下。比方说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那么太阳病是指邪气侵袭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太阳膀胱腑,也就是说,邪气在足太阳膀胱经的症状称之为太阳的经证,邪气在足太阳膀胱腑,我们称之为腑证。太阳经证又分为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所以呢,太阳经证是邪气在经络上与正气相搏斗的症状在临床的表现。也就是说太阳经证分为太阳伤寒表实症和太阳中风表虚症,分别用麻黄汤和桂枝汤来进行治疗。


那么既然在经络上,那么经络循行的范围,就是邪气与正气的战场,那么临床表现也会在经络上,于是乎,在足太阳膀胱经所循行的范围而出现头痛。所以说为什么好多太阳经的人出现沿着太阳膀胱经的头痛呢?首先为什么头部、身上痛,因为它都是在太阳经所循行范围,经气不舒所引起的,不通则痛。那么,如果太阳经证不解,这个邪气到了与水结于膀胱,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啊,小便不利少腹满这些临床表现的话,这个就叫太阳腑证,就是邪气在膀胱与水相结而成的,这个是五苓散证。


这个五苓散,我说过的,它可以治疗肾炎,可以治疗前列腺炎。比如说小便不利,少腹满,这七个字“小便不利,少腹满”是不是跟前列腺炎发作时很像啊。所以如果前列腺炎发作的时候,出现的小便不利,少腹满,这属于太阳腑证,我们就可以用五苓散来治疗。


那么如果太阳经证不解,那么这个邪热内传,与血结于少腹,而出现了小便自利,其人若狂,这个在《伤寒论》里就称为太阳蓄血症,用抵挡汤来进行治疗。


所以呢,由于这个地方有小便自利,其人如狂,因此,很多医家把抵挡汤用来治疗精神方面的疾病,在西医上。比方说其人如狂嘛,那么精神方面的疾病属于邪热与血相结的这种证型,都可以用抵挡汤来治疗。当然抵挡汤也可以治疗少腹部有瘀,所引起的妇科的月经过少、不孕症、痛经等等。都可以用它来加减,只要证属是太阳腑证的蓄血症就可以了,不管你西医叫什么病名,不管你是属于内科、外科、妇科还是儿科,因为中医只是对证治疗,就这么简单。


所以现在大家明白什么叫经证,什么叫腑证了吧。经证是指邪气在经络上与正气相搏而形成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叫经证。经,就是表面,循行在表面的经络上的一些症状。而腑证是经证不解,入到了相应的腑而形成的临床表现,叫腑证。那么太阳经证是指太阳的表面的临床表现。太阳腑证是指足太阳膀胱腑出现了临床表现。


那么有的人就要问了,既然太阳病有太阳经证和太阳腑证,那么少阳病、阳明病有没有呢?当然有,因为经络是外连四肢百骸,內连脏腑的通路,我早在前几节课就讲过了。所以说太阳病他有经证,其他的病也一样有经证,只不过由于太阳主一身之表,在经证和表证当中,太阳病它表现得最为突出,治疗上我们也主要以太阳经证来立法、立方、立药。


接下来说阳明经证吧。阳明经证是以足阳明胃经这条经络循行,邪气在这条经络与之斗争的这个症候。那么阳明经经证如果是太阳经的症候还没有完的情况下,属于中风表虚的仍以桂枝汤,属于伤寒表实的仍以麻黄汤。如果太阳病未解,将要入阳明经的,用桂枝加葛根汤,已经入了阳明经的,用葛根汤。如果阳明经经证风寒入里化热,在足阳明胃经的经络上出现了热象的话,如果这片经证的热象在胸部,就用栀子豉汤。如果热象在气分,热于气分或者三阳合并的用白虎汤。如果在气分兼有气虚的用白虎加人参汤,如果阳明经经热在下焦,经热在下焦热伤津亏,水热互结呢,用猪苓汤。所以呢,阳明经经证是阳明经热为主的,热证为主,因为它既有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和猪苓汤。如果有表证,比如说与太阳,简单来说就是太阳阳明合病嘛,那么就有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之类的。阳明经经热,导致热扰胸膈的,仍然用栀子豉汤。这就是阳明经经证,也就是说阳明经经证,它是足阳明胃经有热所表现出来的临床表现。


而阳明腑证呢,是阳明经经热内传到,通过足阳明胃经传到了胃和肠,而出现了阳明腑实证,或者脾约证,或者津亏便结证等等。所以阳明腑证用的是承气汤类,调胃承气汤以及小承气汤、大承气汤。


至于少阳病的经证,以及少阳证的腑证,少阳腑是指胆,少阳经是指足少阳胆经。大家都知道了,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既可以治疗少阳经证,又可以治疗少阳腑证的,它是唯一一个经腑同治的方子。也就说,它既可以治疗少阳经上的病邪,又可以治疗少阳腑上的病邪。为什么呢?正是由于少阳的特殊的生理情况,因为少阳主半表半里,所以它的经证和腑证都可以用小柴胡汤,因为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它既能治半表又能治半里。它是半表半里,既能治经证又能治腑证。它是一个特殊情况,以后我们在讲它的时候具体会讲的啊。


那么有的人讲了,你这个阳经有表(经)证,有腑证。那阴经呢?


比如说太阴经呢?太阴经太阴病它有没有经证,有没有腑证呢?太阴经有经证,但是它没有腑证。为什么?因为太阴病它主要是足太阴脾经和脾脏的病变。所以呢,它的经证涉及到足太阴脾经,而这里没有腑,太阴脾,脾属脏,它不属腑。所以呢,它只有经证和脏证,而没有腑证。腑证是针对于阳经来说的,脏证是针对于阴经来说的。而太阴病如果是有表证,表邪未解的,仍以桂枝汤。如果表未解而里有寒的,我们先用四逆汤,后以桂枝汤,也就是说太阴的经证,仍然是桂枝汤证,而太阴的腑(脏)证就是四逆汤证,用四逆辈。就是太阴虚寒,说白了。


那么少阴病呢?少阴病有没有经证,有没有脏症呢?当然有。少阴病的经证,就是表证嘛,经因为它循行于肌表,所以呢把经证叫表证,把脏证叫里证,这也是可以的。那么少阴病的经证呢,用的是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它是指本身就具有肾阳虚,而感受寒邪的。少阴病的里证,也叫脏证,它有少阴寒化和少阴热化。少阴寒化用四逆辈,少阴热化呢,用黄连阿胶汤,或者猪苓汤,那就要看什么情况。这就是它的脏证,到时我们具体再讲,我这里只是通过给大家讲一下这个经证和脏证啊。


厥阴病有没有经证呢?当然有。厥阴病如果说血虚寒凝导致的这个疼痛,甚至手足厥逆,脉细、气微欲绝,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是治疗经寒,血虚经寒的,所以可以认为当归四逆汤是(治)厥阴病的经证。如果经证又涉及到了脏证呢,表证涉及到了里证呢,表里两寒,经脏两寒呢,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那么厥阴的脏症就多了,它的纯寒症可以用吴茱萸汤,它的上热下寒可以用乌梅丸,寒热格拒的呕吐可以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寒热错杂用麻黄升麻汤。如果是厥阴的热利脓血,用白头翁汤。


好,我已经把这个阳经的经证和腑证,阴经的经证和脏证,基本上都已经讲了,我相信大家下去多听几遍应该会彻底明白,因为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就算是没有基础,应该也听得懂。


小结


好,我们总结一下,这个主证、兼证、变证、夹杂证,经证、腑证、脏证。这些概念我基本上已经将得很清晰了,下去大家多听几遍,做一下笔记,就应该很快能明白。在以后的讲条文当中,我也会一条一条,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那么通过我们这样讲解,大家这就发现一个问题,《伤寒论》六经辨证,并不能概括所有的疾病,即便是外感寒邪在体内的传变,通过六经的传变,六经的主证也好,兼证也好,来治疗的话,也不能够把所有的情况包含其中。那么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张仲景提出了变证,那么这个变证的出现,是为了弥补临床当中出现的不属于六经病范围之内,但是临床当中又很常见的临床表现而提的,一种(因)采用误治(出现的病症)而提出来的一些观点和治法。


其实啊,有很多变证,不需要经过误治就能出现,它可已经过其他原因出现,但是呢它的确确不能归为六经里的任何一经的病,啊,只能够通过变证的形式来表达。而且六经病,除了太阳病以外,其它的每一经都有变证。我们已经说了,变证几乎占了《伤寒论》的1/3以上,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而且这1/3以上的变证内容,并没有把临床当中所有的情况说清楚,所以呢,张仲景才用了“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12字箴言。


张仲景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些理法方药的方**,更多的是让我们掌握这些规律和方法,让我们自己会有所发挥。所以我们把《伤寒论》学好,并不能治疗天下所有的疾病,但是如果我们掌握了《伤寒论》给我们的方**、辨证论治的思维,我们则可以在浩瀚的疾病当中遵循张仲景给出的法子,即可以治疗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所以我们学伤寒论更多的是学它的方**,我们在学习它的基础的知识以外,我们还要学习它基础知识以上蕴含的其他方面的辨证论治的这么一个核心思想。


即便是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即便是在浩瀚的疾病当中,我们仍然要遵循张仲景医圣给出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去治疗它。不要怕它,我们要迎难而上,如果连我们学医的,都不能够去发挥,发扬,传承这种辨证的核心的中医思维,那么老百姓得了怪病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必须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正所谓“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4 14:1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