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7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护理管理] 患者身份识别 别忘了让患者和家属参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2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患者身份识别,医护人员不能唱“独角戏”。
案例一
2018年3月,这样一则新闻报道进入人们的视野:浙江杭州某医院接生护士向家属报喜生了个男孩,并且母子平安,但是随后又说“孩子性别搞错了”。家属经亲子鉴定后确认为亲生,之后孩子爷爷要求院方:1、承担孩子做亲子鉴定的费用花销;2、保证孙女在18周岁之前的智力发育和身体生长没有任何问题。院方表示,说错性别是因为注意力都放在了抢救产妇的手术上面。医院愿意承担孩子的亲子鉴定费用,但是性别搞错跟孩子将来成长发育没关系,担保不了。家属对医院答复表示不服,准备继续向区卫计局投诉(据搜狐网)。
案例二
据外媒报道:2月25日,肯尼亚首都内毕罗肯雅塔**医院(KNH)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医疗事故。该院医生原计划为一名脑血栓患者进行开颅手术,但当他们打开患者颅骨并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手术后才发现手术台上的患者并非脑血栓患者,而是一位并不需要进行开颅的患者。
该医院2月25日有两名患者住院等待医治,其中一位因罹患脑血栓需要进行开颅手术,以移除大脑中的血凝块,另一位则只需要进行保守治疗“闭合性头部外伤”。但由于患者识别标签混乱,导致仅需护理和药物治疗的患者被错误推入手术室,更为荒唐的是,在开颅手术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后,医生才意识到在患者的大脑中根本没有血凝块,这才惊慌的发觉是他们找错了病人,随后匆忙结束了手术。3月2日,医院方面发表声明称:已对涉案的外科医生、护士及麻醉科医生等相关人员进行停职处分,对于事后如何进行赔偿与解决,目前仍待调查当中。
点评
这两个案例,都牵涉到了患者身份的识别问题。
案例一中,由于护士的口误——女孩说成了男孩,导致患者家属失去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由此引发一场医患**。
虽然,这个新闻事件中的产妇其剖宫产属于全麻,但仍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和借鉴:无论剖宫产还是平产,新生儿出生后不是要首先抱给产妇看吗?第一时间让产妇确认性别,这样至少产妇是见证人,万一出现这种口误,也可以帮助澄清的。其次,护理人员还可以为新生儿佩戴手腕带。认真执行护理核心制度——《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各科室对无法有效沟通(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等患者)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建立使用“腕带”上的信息,并由陪同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腕带”上记载内容包括: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由病房的值班护士负责填写。
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患者安全。
案例二中,接入手术室的患者,是个需要进行保守治疗“闭合性头部外伤”患者,手术患者的识别,1、要采用“腕带”、“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三种识别方法。2、手术前一天由病房主班护士确认患者身份,戴“腕带”。3、主管医生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手术切口、穿刺点和手术部位的标记都要准确、清晰。手术标记需要病人或家属的参与,清醒病人进行确认时要触动病人的肢体方向确定左右,要得到病人的认同。昏迷的病人进行确认时要请病人家属参与,要得到病人家属的认同。4、手术患者核对。依据手术通知单和患者病历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等。5、接患者之前,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还必须与情醒的患者交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姓名、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确认。
很显然,案例二中,患者身份的核对这一道道关口,每次都缺失了患者和家属的参与。
患者身份识别关乎患者医疗护理安全,怎能缺了患方的有效参与?
敲黑板,看重点!
2017版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之目标一:正确识别患者身份
  •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患者由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
  • 在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
  • 对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指纹等)。
    2017版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之目标八: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

  • 加强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
  • 为患者提供多种参与医疗照护过程的方式与途径。
  • 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相关培训,鼓励患者参与医疗过程。
  •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如果医务人员都能认真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如果医务人员真正做到了鼓励患者参与医疗过程,这些医疗差错和医患**,就能得到有效的避免。
    切记: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在工作中要真正落到实处!
  • (源自:护联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07:0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