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89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一分为三”的经方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3-13 1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千年多前中医就非常重视矛盾论,就是阴阳之间的关系。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中医基础中“阴阳”的理论非常重要,但是要知道阴阳的理论也难以解释所有的临床现象。因此中医中还有一些理论来弥补,比如说五行学说。其实中医中还有很多一分为三的理论特点,比如说《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部,脉证取穴有寸关尺三部。为什么?这就是“一分为三”的看待问题,一分为二认识问题存在极大的局限性。“非阴即阳”、“非阳即阴”这样的理论实战意义有很多局限性。

经方是流传千年的有效方,是中医的经典方剂,是医圣张仲景常用的方子。而经方思维不同于医经思维,用好经方需要有“一分为三”视角和方法。

刘绍武老中医创立了“三部六病”学说。把整体划分为表、半表半里、里三个不同的空间,每一部以阴阳不同的病性,划分为六类证候[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群,谓之六病。机体患病的空间位置虽广,但不超过三部,表部、里部、枢部;病情变化尽管多种多样,但不越六病,据此便可创立与此相应的理法方药体系,解决目前的中医分科重复多样的问题。表部、里部、枢部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又相互关联,每一部都不能离开整体而单独存在。表部与空气接触,吸清吐浊,完成气体交换;里部与饮食物接触,运化水谷,完成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糟粕的排泄;由表部摄取的清气和里部摄取的水谷精微,在体内通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形成血液。血液的循环,沟通了表里,形成了枢部(半表半里部),初步达成了机体的完整和统一。

胡希恕教授提出了六经八纲辨证的思路。认为辨证应该从六经开始,六经辨明后再明确应用,而这个六经主要是病位,从病位角度来看其实就是三个方面,表、里、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为表,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表证。“里”指机体的极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为里,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里证。“半表半里”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二大腔间,为诸多脏器所在之地,则为半表半里,若病邪集中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半表半里证。

黄煌老师根据方证相应的原则,提出了“方-病-人”的诊疗模式,强调方(证)、疾病、人(体质)三者之间的对应,把方与人、方与病、人与病的相互关系,命名为“方证三角”,其实可以理解为临床需要辨体质-辨疾病-辨病证相结合。这也是将经方“一分为三”来应用的典范。

因此,如果仅仅从“阴阳”两方面认识疾病和人体肯定存在不足,高明的中医应该有“一分为三”的思维,这也是经方的魅力和优势。
2# 沙发
发表于 2018-3-13 21:10 | 只看该作者
我真佩服古人的智慧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宝贵资料,
3# 板凳
发表于 2018-3-14 06:13 | 只看该作者
一分为二是概括物质世界是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二是多的概括。具体分析事物分类完全可以有三,有五……。这是没有问题的。该文总结的没错,是符合实际的。
4
发表于 2018-3-15 16:12 | 只看该作者
经方是流传千年的有效方,是中医的经典方剂,是医圣张仲景常用的方子。而经方思维不同于医经思维,用好经方需要有“一分为三”视角和方法。学习了,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30 20:4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