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7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郁病(抑郁发作)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7-4-5 1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郁病(抑郁发作)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抑郁发作的住院患者。
一、郁病(抑郁发作)临床路径标准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郁病(TCD编码:BNG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抑郁发作(ICD-10编码:F32 )。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011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世界卫生组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
2.证候诊断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郁病(抑郁发作)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郁病(抑郁发作)临床常见证候:
(1)肝郁气滞证
(2)肝郁脾虚证
(3)心脾两虚证
(4)肾虚肝郁证
(5)肝胆湿热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郁病(抑郁发作)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郁病(抑郁发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郁病(抑郁发作)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伴有严重脑、心、肝、肾功能不全等躯体疾病的患者、儿童和妊娠期妇女、不愿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郁病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和舌、脉象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心电图、脑电图、B超、胸部X线片、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I)。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甲状腺功能、经颅多普勒、五态人格、忆溯性人格发展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SCL-90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
(1)肝郁气滞证:疏肝和胃,理气解郁。
(2)肝郁脾虚证:疏肝健脾,化痰散结。
(3)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4)肾虚肝郁证:益肾调气,解郁安神。
(5)肝胆湿热证:清肝利胆,宁心安神。
2.针灸治疗
3.其他中医特色治疗
(1)穴位**调控法
(2)穴位贴敷
(3)电针
(4)耳针
(5)理疗
(6)[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疗法
(7)中医系统心理疗法
4.五行音乐疗法
5.饮食疗法
6.西药治疗
7.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
8.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抑郁症状改善,兴趣提高,疲乏感减轻,睡眠改善。
2.自我评价提高。
3.社会功能改善。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变化,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如出现躁狂发作等,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或家属意愿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郁病(抑郁发作)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郁病(抑郁发作)(TCD编码:BNG110、ICD-10编码:F32)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分  住院日期:       日 出院日期:        标准治疗日:  ≤28天             实际治疗日:    天  
  
日期
  
         
  
(第1~7天)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精神检查
  
□采集中医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书写入院病历及首次病程记录
  
□常规检查、心理测量
  
□拟定治疗方案
  
□向家属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
  
  
  
□普通饮食
  
□戒酒、禁烟
  
  
  
  
  
  
□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
  
□心电图、脑电图、B超、胸部X线片、头颅CT或MRI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与患者或家属交谈,分析检查结果及意义
  
□疾病的诊断明确
  
□说明疾病的病情程度,发生发展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预后。
  
□介绍所给予治疗的主要内容及目的,及可能出现中止该临床路径的情况。
  
  
  
  
  
  
  
  
  
1.中药内服:
  
代表方剂          
  
□汤剂
  
□中成药
  
2.针灸辨证治疗
  
3.其他中医特色治疗
  
□穴位**调控法
  
□穴位贴敷
  
□电针
  
□耳针
  
□理疗
  
□[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疗法
  
□中医系统心理疗法
  
4.□五行音乐疗法
  
5.□饮食疗法
  
6.西药治疗
  
□药名------ □原剂量  □剂量减少      □剂量增加
  
□药名------ □原剂量  □剂量减少      □剂量增加
  
□药名------ □原剂量  □剂量减少      □剂量增加
  
7.□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
  
主要护理工作
  
□入院宣教
  
□根据医嘱协助完成相关检查
  
□完成护理记录
  
□饮食、睡眠、生活观察
  
□心理护理
  
□护士量表评定
  
  
  
  
善 情
  
  
抑郁症状改善程度
  
□恢复正常 □好转
  
□无好转甚至恶化
自我评价
  
□恢复正常 □好转
  
□无好转甚至恶化
社会功能
  
□恢复正常 □好转
  
□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变异
  
记录
  
□无 □有 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日期
  
         
  
(第8~14天)
         
  
(第14~28天,出院日)
  
  
  
  
  
  
  
□上级医师查房
  
□确定治疗方案、评价疗效,调整治疗药物
  
□采集中医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程记录
  
□据检查结果予相应处理
  
□注意病情变化
□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出院
  
□完成出院相关记录
  
□制定出院随访计划
  
□指导患者病后康复
  
□出院后注意事项
  
□做好出院宣教
  
  
  
□普通饮食
  
□戒酒、禁烟
□普通饮食
  
□戒酒、禁烟
  
  
  
  
  
  
□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评定量表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
  
□心电图、脑电图、B超、胸部X线片、头颅CT或MRI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与患者或家属交谈,分析检查结果及意义
  
□治疗反应,病情变化
  
□与患者或家属交谈
  
□说明疾病治疗效果。
  
□向患者或家属讲解家庭饮食、护理调摄原则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随访计划
  
  
  
  
  
  
  
1.中药内服:
  
代表方剂          
  
□汤剂
  
□中成药
  
2.针灸辨证治疗
  
3.其他中医特色治疗
  
□穴位**调控法
  
□穴位贴敷
  
□电针
  
□耳针
  
□理疗
  
□[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疗法
  
□中医系统心理疗法
  
4.□五行音乐疗法
  
5.□饮食疗法
  
6.西药治疗
  
□药名------ □原剂量  □剂量减少      □剂量增加
  
□药名------ □原剂量  □剂量减少      □剂量增加
  
□药名------ □原剂量  □剂量减少      □剂量增加
  
7.□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
1.中药内服:
  
代表方剂          
  
□汤剂
  
□中成药
  
2.针灸辨证治疗
  
3.其他中医特色治疗
  
□穴位**调控法
  
□穴位贴敷
  
□电针
  
□耳针
  
□理疗
  
□[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疗法
  
□中医系统心理疗法
  
4.□五行音乐疗法
  
5.□饮食疗法
  
6.西药治疗
  
□药名------ □原剂量  □剂量减少      □剂量增加
  
□药名------ □原剂量  □剂量减少      □剂量增加
  
□药名------ □原剂量  □剂量减少      □剂量增加
  
7.□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
  
主要护理工作
  
□完成护理记录
  
□饮食、睡眠、生活观察
  
□心理护理
  
□护士量表评定
□出院宣教
  
证 候 改 善 情 况
  
抑郁症状改善程度
  
□恢复正常 □好转
  
□无好转甚至恶化
抑郁症状改善程度
  
□恢复正常 □好转
  
□无好转甚至恶化
自我评价
  
□恢复正常 □好转
  
□无好转甚至恶化
自我评价
  
□恢复正常 □好转
  
□无好转甚至恶化
社会功能
  
□恢复正常 □好转
  
□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社会功能
  
□恢复正常 □好转
  
□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变异
  
记录
  
□无 □有 原因:
  
1.
  
2.
□无 □有 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2# 沙发
发表于 2019-7-2 22:07 | 只看该作者
此病还应再补充:胆气虚证、痰迷心窍证
这两个证型是郁证较重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02: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