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糖尿病] 应激性高血糖症要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7-3-29 0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应激性高血糖症是指个体处于急性应激状态时,血糖升高的一种临床现象。传统观点认为应激性高血糖症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但近年来研究表明,这种急性一过性的高血糖可产生多种有害病理生理影响,很大程度预示病情严重性及预后。因而,临床医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应激性高血糖症。


应激性高血糖流行病学特征


应激性高血糖在危重症患者中很常见,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危重患者常伴有应激性高血糖。据文献报道,ICU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约为43%~50%。Umpierrez等对2030例危重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发现非糖尿病患者出现新发高血糖的病死率高于已知糖尿病组,分别为16%和3%。


应激性高血糖的机制


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概括的讲与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细胞因子大量释放及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主要机制包括:(1)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是应激最重要的一个反应,应激状态下糖皮质素相较平时增加10倍以上,糖皮质激素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及脂肪动员,增加血糖来源;同时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利用,促进糖原分解;糖皮质激素对儿茶酚胺、生长激素及胰高血糖素升糖效应有协同作用。(2)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血中氨基酸水平升高促进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3)儿茶酚胺类激素释放。(4)胰岛素抵抗。应激患者由于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和敏感性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5)生长激素水平增加。(6)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和其他组织如肺释放的多种细胞因子也起到重要作用。


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


实际上,目前对应激性高血糖的血糖水平仍没有一个明确的限定。其非常严格的定义为:入院后随机测2次空腹血糖≥6.9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应激性高血糖。但需排除药物性高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急性胰腺炎引起的一过性高血糖、内分泌肿瘤、放疗因素等引起的高血糖。


然而,对于应激疾病患者的血糖究竟是既往未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还是目前的应激性因素所致的判断可借助HbA1c。由于HbA1c反映了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既往有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者HbA1c高于正常,而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由于应激是在短期内发生,故HbA1c正常。


应激性高血糖的危害


应激性高血糖与患者病情恶化、应用供给不足、感染、各种并发症以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等密切相关。高血糖对机体的潜在危害涉及多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② 感染几率增加;③ 脑组织、肝组织与心肌损伤。


应激性高血糖的防止


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严格控制外源性葡萄糖及正确营养支持外,胰岛素治疗是关键。不过,以下3点应谨记:必须重视应激性高血糖的处理,合适的降低高血糖可以明显减少急性并发症甚至慢性并发症风险;血糖控制目标应个体化;尽量避免诱发低血糖。


AACE/ADA提出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目标值是危重患者为7.8~10mmol/L,而非危重患者为<7.8mmol/L,餐后应<10mmol/L。


在使用胰岛素方面,一般主张:危重患者首选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非危重患者首选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但皮下胰岛素强化治疗不能用于非进食的危重患者;绝大多数不适合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应个体化,并严密监测血糖,减少低血糖发生;如果可能,应尽量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发挥更好控制餐后高血糖、方便而灵活的给药与减少低血糖发作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6 11:0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