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70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进展] 12 类颅内囊肿 [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0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二类:各种病因导致的囊肿

6. 蛛网膜囊肿




临床与病理

常见,约占颅内占位 1%,男性稍多;

幕上多见,60% 于中颅窝颞叶前方或外侧裂,后颅窝约占 10%(CPA 多见);

无症状偶然发现或因囊肿压迫引起症状就诊;

可出现硬膜下出血或积液,常由微小外伤引起;先天性良性蛛网膜下腔病灶;

囊壁为蛛网膜细胞,囊内为脑脊液;与脑室系统不相通;


单房、边缘光滑锐利、膨胀生长、被周围结构塑形。

蛛网膜囊肿为什么膨胀(长大)?囊壁细胞分泌脑脊液;囊内外脑脊液渗透压梯度;球阀理论。

影像


境界清晰的脑实质外囊肿;
压迫脑实质使其变形或移位;压迫颅盖骨使其变薄;
囊内为单纯脑脊液,CT 和 MR 各序列与脑脊液密度 / 信号相仿;无强化;
发生在中颅窝时偶尔可合并硬膜下血肿。
鉴别诊断
表皮样囊肿:Flair 序列信号较高;DWI 弥散受限;包绕邻近神经、血管而非挤压;
慢性硬膜下出血:病史;增强有时可看到周围环形强化;
脑穿通囊肿:外伤或卒中病史;和脑室相通;周围胶质增生。



临床与病理
先天性包涵囊肿,占颅内原发占位的 0.2%~1.8%,皮样囊肿的 4~9 倍;

偏中线生长最常见位于 CPA(40-50%),是 CPA 第三常见占位(神经鞘瘤和脑膜瘤之后);

其它部位包括第四脑室(17%),鞍区(15%);

无症状或有占位效应,偶尔破裂引起肉芽肿性脑膜炎

起源于胚胎 3~5 周神经管闭合时外胚层的夹杂物,继发性表皮样囊肿由外伤引起;

形态不规则,可包绕邻近的神经或血管生长;

囊壁为复层扁平上皮,囊内容有细胞碎屑、水、角蛋白和胆固醇;

不含表皮附属物。

影像



脑脊液样肿物,钻缝样生长,包绕血管或神经;

CT 大部分表现为境界清晰的低密度影,10%~25% 钙化,表面不规则呈分叶状;

T1WI 信号等于或稍高于(75%)脑脊液,外周信号较中心高;

T2WI 信号等于(65%)或稍高(35%)于脑脊液;

弥散受限;多数不强化,有些病例轻度环形强化(约 25%)。

[白色」表皮样囊肿:因富含角蛋白成分,在 CT 表现为高密度,T1WI 表现为高信号,T2WI 低信号。


鉴别诊断


蛛网膜囊肿:各个序列脑脊液信号;压迫而非包绕或钻缝生长;
皮样囊肿:中线生长;信号更接近脂肪而非脑脊液。
8. 皮样囊肿



临床与病理
与表皮样囊肿发病机制类似,发病率低;

中线生长,常见鼻额部、鞍区正中或第四脑室、小脑蚓部;

腺体分泌和细胞脱落导致病灶增大,引起囊肿破裂造成化学性脑膜炎,继发血管痉挛、梗死甚至死亡;

囊壁更厚,钙化比表皮样囊肿更多见;

囊内容物包含表皮附属器,毛囊、皮脂腺、汗腺及其分泌物;甚至有牙齿或毛发等(广义畸胎瘤);

少数有恶变倾向。

影像

未破裂病变囊肿信号与脂质信号类似,因为含有液体胆固醇;
T1WI 均为高信号,T2WI 不均匀;
无强化或轻微环形强化;
囊肿破裂表现为脑沟脑池和脑室内的脂滴;
引起脑膜炎时可有软脑膜强化。
鉴别诊断
表皮样囊肿:信号更接近脑脊液(而不是脂肪);无表皮附属结构;一般偏中线;

颅咽管瘤:鞍上;囊性颅咽管瘤多钙化,小孩多见;实性颅咽管瘤 T2 高信号,明显强化,成人多见;

畸胎瘤:松果体区多见;

脂肪瘤:胼胝体周围多件;全序列脂肪信号。

以上 3 种蛛网膜囊肿、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来源均为外胚层,因生长缓慢,发现时往往病灶较大。部分蛛网膜囊肿不予处理会自行消失,笔者工作中碰到一例十几岁的患儿,未行任何治疗,蛛网膜囊肿一年后自行消失,可能与上文提及的蛛网膜囊肿膨胀生长中的球阀理论有关,囊肿内外压力差导致囊肿自行缩小。但是主流观点认为真性蛛网膜囊肿与蛛网膜下腔并不直接相通,与上述理论有一定矛盾之处。


9. 拉克氏囊肿







临床与病理

鞍内或鞍上常见的囊肿,尸检阳性率 13%~33%;

40% 位于鞍内,60% 可突入鞍上,单独位于鞍上罕见;一般位于神经垂体和腺垂体之间;

无症状或对垂体、下丘脑、视神经压迫症状;先天性内胚层良性囊肿;

囊壁与原肠道囊肿和胶样囊肿类似,假复层上皮或柱状上皮;

囊内容物从清亮液体到粘液(含胆固醇和蛋白)。



影像

蝶鞍内无强化囊肿,T1WI 高(50%)等或低信号,T2WI 以高信号为主(70%);
囊内可见小结节,一般呈短 T1 短 T2 信号;
周围强化部分代表被压迫的垂体组织。
鉴别诊断
颅咽管瘤:鞍上;钙化;强化;
囊性垂体瘤:长 T1 长 T2;边缘强化。
10. 胶样囊肿




临床与病理
罕见,30~60 岁多见,高峰 40 岁左右;

99% 位于孟氏孔区,三脑室顶,穹窿柱之间;极少数发生在侧脑室、四脑室、脑实质和脑外;

无症状或头痛就诊,偶尔可随**加重或缓解;

有时即使病灶很小也可发生急性脑积水,有时发生脑疝甚至猝死;

来自内胚层的良性囊肿;

外形光滑,球形,体积从数毫米到数厘米;

壁厚,囊壁有上皮样细胞、胶原和纤维母细胞;

囊内含有黄绿色粘稠胶样物质,无胆固醇,也可为肉芽性;部分可发生钙化,可见出血。

影像



孟氏孔区类圆形肿块,境界清晰,边缘光滑;

CT 平扫一般为高密度;

MRI 大部分 T1WI 高信号,T2WI 低或等信号;

迅速增大的病例表现为 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

无强化或轻微环形强化。



鉴别诊断

绝大部分胶样囊肿部位、表现十分典型,容易诊断;
最常见的鉴别诊断是孟氏孔区周围的脑脊液流动造成的 MR 流动伪影。
11. 原肠囊肿

临床与病理
脊柱较颅内相对更多见(3 倍);

大部分位于后颅窝,典型位于桥脑前方;CPA 和斜坡可见,幕上极少;

先天性内胚层良性囊肿;

脊索和前肠分离失败导致原始内胚层细胞进入脊索发展而成;

一般小于 2 cm,类圆形,壁薄、光滑透明;囊壁立方或柱状上皮;

有上皮样细胞排列,可有纤毛和杯状细胞,与胃肠道黏膜相似。

影像

脊髓或脑干前方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境界清晰无强化,罕见轻度环形强化;

T1WI 信号因蛋白成分多少各异,最常见稍高于脑脊液信号;

T2WI 高信号为主;Flair 序列呈高信号,DWI 可有轻度弥散受限。


鉴别诊断

表皮样囊肿:弥散受限;

蛛网膜囊肿:各序列和脑脊液相似信号;

Rathke 囊肿:部位;

胶样囊肿:部位。

以上 3 种拉克氏囊肿、胶样囊肿和原肠囊肿均来自内胚层,囊内可含有不同程度的蛋白等结构,在 CT 和 MR 上的密度和信号经常与脑脊液不同。此外,胶样囊肿因位置特殊性,可引起急性脑积水而导致猝死,应引起注意。





12. 穿通囊肿







临床与影像

先天或获得性;
先天:宫内感染或血管疾病;
后天:外伤、手术、缺血或感染;
大脑半球(皮层和皮层下均可)内与脑室系统相通的囊肿;
内部充满脑脊液;周围合并胶质增生或白质水肿。
影像
大脑实质内与脑室相连的脑脊液信号,相关脑室扩张,邻近白质 T2WI 及 Flair 序列高信号。

鉴别诊断

蛛网膜囊肿:脑外囊肿;压迫周围脑实质和颅骨;

脑裂畸形:从脑室到脑表面的脑脊液样裂隙;

室管膜囊肿:脑室内;脑积水:

脑室普遍扩大。

总结


以上 12 种囊肿大部分均有相对好发的部位和典型的影像表现,临床工作中碰到要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不困难。熟悉各种囊肿的临床、病理与影像有助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漏诊、不误诊,及时处理,不过度治疗。






2# 沙发
发表于 2017-2-8 10:2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共同学习。。。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3# 板凳
发表于 2017-2-8 13:59 | 只看该作者
duzhenni 发表于 2017-2-8 10:24
谢谢分享,共同学习。。。

--------------------

感谢参与,共同学习,期待您的精彩!
5
发表于 2017-2-13 07:43 | 只看该作者
zyj811221 发表于 2017-2-12 23:02
谢谢分享!!!!

感谢参与,共同学习12 类颅内囊肿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5 17:1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