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呼吸] 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4-30 1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二、呼吸生理及肺功能特点

  (一)呼吸生理特点

  1.呼吸频率:小儿代谢旺盛,其代谢水平及需氧量接近成人。由于其解剖特点,小儿肺容量(仅成人1/6)及潮气量(潮气量绝对值6ml/kg)均较成人为小。为适应代谢的需要,只有采取增加呼吸频率来得到满足。年龄愈小,呼吸频率愈快。其频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减见表4-1。因此小儿应付额外负担的储备能力差。婴幼儿患肺炎时,其缺氧代偿呼吸量的增加,最多不超过2.5倍,故易发生呼吸衷竭。

表4-1不同年龄小儿每分钟呼吸次数平均值:

新生儿---每分钟呼吸平均次数:40~50;呼吸:脉搏=1:3;
1岁以内---每分钟呼吸平均次数:30~40;呼吸:脉搏=1:3~4
1~3岁---每分钟呼吸平均次数:25~30;呼吸:脉搏=3~4
4~7岁---每分钟呼吸平均次数:20~25;呼吸:脉搏=1:4
8~14岁---每分钟呼吸平均次数:18~20;呼吸:脉搏=1:4
成人---每分钟呼吸平均次数:18;呼吸:脉搏=1:4

  2.呼吸类型:婴幼儿胸廓活动范围小,呼吸肌发育不全,呼吸时肺向膈肌方向上下移动,呈腹膈式呼吸。随着年龄增长,站立行走,2岁时腹腔脏器下降,呼吸肌逐渐发育,肋骨由水平位渐成斜位,小儿出现胸腹式呼吸,7岁以后此种呼吸占绝大多数。胸式呼吸仅在少数9岁以上的女孩中见到。

  3.呼吸调节及呼吸节律:生后数日的婴儿呼吸调节功能差(包括神经系统及化学系统调节),易出现深浅呼吸交替式呼吸节律不齐、间歇、暂停等现象,此与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迷走神经兴奋性强有关。

  (二)小儿肺功能的特点:

  1.肺容量:指肺脏可容纳的气体量。测肺容量有助于了解通气情况。

   (1)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气量与出气量相等。其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不同年龄小儿潮气量数值见表4-2。

表4-2 不同年龄小儿的潮气量数值

新生儿---潮气量(ml) 15-20;1岁---潮气量(ml) 30-70;
2岁---潮气量(ml) 86;4岁---潮气量(ml) 120;6岁---潮气量(ml) 150;8岁---潮气量(ml) 170;10-12岁---潮气量(ml) 230-260;14-16岁---潮气量(ml) 300-400;成人---潮气量(ml) 400-500


  (2)肺活量:深吸气后,尽力呼出的气量称肺活量。它受呼吸肌强弱、气道通畅程度及肺组织与胸廓弹性的影响,也和身材大小、性别及年龄等因素有关。故小儿肺活量的个体差异较大。正常新生儿第一次呼吸的肺活量约为10-70ml,出生后30分钟啼哭肺活量约为50-100 ml,以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见表4-3)。

表4-3 不同年龄阶段肺活量数值

新生儿---肺活量大约值(ml) 140

6岁---肺活量大约值(ml) 1000-1800

10岁---肺活量大约值(ml) 1700-2900

14岁---肺活量大约值(ml) 2600-4500

18岁(男)---肺活量大约值(ml) 3400-6300

18岁(女)---肺活量大约值(ml) 2700-4800

  (3)功能余气量:在肺内气体称为全气量。余气量加补呼气量为功能余气量,见下图。补呼气量变动较大。 在小儿肺功能测定中,功能余气量约占肺总容量的40-50%,功能余气量过大,吸入新鲜气体被稀释,从而可减少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影响气体交换。功能余气量增加,提示肺泡膨胀过度,减少时说明肺泡萎缩或陷闭。

  2.肺通气功能:在单位时间内(1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通气量,通气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和呼吸深浅幅度有关。正常婴幼儿通气量为3500-4000ml/min/m。CO2排出量亦和成人相似。

表4-4 正常婴幼儿肺通气功能

2月-1岁---潮气量(ml)42;潮气量(ml/m2)120;每分钟通气量(ml)1305;每分仲通气量(ml/m2)3744;二氧化碳排出量(ml)41;二氧化碳排出量(ml/m2)117
1-3岁---潮气量(ml)70;潮气量(ml/m2)145;每分钟通气量(ml)1770;每分仲通气量(ml/m2)3691;二氧化碳排出量(ml)56;二氧化碳排出量(ml/m2)116
成 人---潮气量(ml)500;潮气量(ml/m2)294;每分钟通气量(ml)6000;每分仲通气量(ml/m2)3530;二氧化碳排出量(ml)200;二氧化碳排出量(ml/m2)118


  3.气体的弥散:是指气体(O2和CO2)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的过程。临床上所谓弥散障碍是指CO2而言,因CO2在体液的溶解度远远超过O2,其弥散能力是O2的20倍,易于弥散。小儿的气体总弥散量虽较**,但以单位肺容量计算则可与成人相似。

  4.肺的顺应性:呼吸动力能通常以顺应性来表示。

小儿肺顺应性及气道阻力:

新生儿---顺应性(ml/cmHO2)1-10 ;气道阻力(cmH2O/L/Sec)4-41

6岁---顺应性(ml/cmHO2)32-96; 气道阻力(cmH2O/L/Sec)3-14

10岁---顺应性(ml/cmHO2)46-142; 气道阻力(cmH2O/L/Sec)2-9

14岁---顺应性(ml/cmHO2)64-192; 气道阻力(cmH2O/L/Sec)2-6

  小儿上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时使气管粘膜肥厚、分泌物增加和支气管痉挛而致气道狭窄,通气不畅,加之用力呼吸又易使气流形成漩涡,更增加气道阻力。使肺顺应性下降。

  5.血气分析:在无心血管及血液疾病的情况下,通过血液气体分析来检查肺功能更为准确实用。监床上已普遍开展小儿微量动脉化血进行测定,对诊断治疗均有重要意义。血气分析项目主要是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cao2)和pH值。

  (1)Sao2:是指单位血红蛋白含氧的百分数,正常值为95%(91-97.7%)。它反应PaO2的水平,小儿Sao2值与成人相差不多。在一般情况下当Sao2降至80%以下时,临床上可出现紫绀。

  (2)PaCO2:是指液中溶解的CO2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或张力正常值为35-45mmHg(平均40mmHg)。小儿的PaO2较成人为低,这是因为婴幼儿时期肾功能较差,酸性代谢产物的排出需消耗体内较多的钠离子,使血液HCO3-处于较低水平,机体为了维持pH值在正常范围,使PaCO2代偿地处于较低水平。

  (3)动脉血的pH值:它代表血中氢离子浓度。小儿多用动脉化耳血测定见表4-6,pH超过正常值提示碱中毒;低于正常值提示酸中毒。若CO2难于排出时,pH降至7.2以下,则产生生性呼吸性酸中毒,可干扰细胞代谢及心及脑功能。

表4-6 不同年龄小儿动脉血流气体的正常值(动脉化耳血测定结果)

3月-2岁---SaO2%94; PaCO2(mmHg)34; PH7.4

3-6岁---SaO2%95; PaCO2(mmHg)37; PH7.37

6-12岁---SaO2%96; PaCO2(mmHg)38; PH7.40

12-17岁---SaO2%96; PaCO2(mmHg)41; PH7.38

成人---SaO2%97; PaCO2(mmHg)40; PH7.40
2# 沙发
发表于 2009-2-6 21: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中!
3# 板凳
发表于 2009-3-3 14: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