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丹参0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关于湿热 求方问药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6-7-10 21:30 | 只看该作者
qhzjliu 发表于 2016-7-10 19:29
从舌象症状处方看,不但没有减轻还在加重,用的药物太多、太杂,量也没有主次。

请赐教 给予明确药剂可否
32
发表于 2016-7-10 21:38 | 只看该作者
大方治小病。你们都是干什么的
33
发表于 2016-7-11 17:44 | 只看该作者
华侨0408 发表于 2016-7-10 08:29
可以加薏苡仁、黄芪。舌苔的变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转化过程,
所以,不要着急。 ...

服药后胃部不适  曾呕吐过一次 大便稍改善 仍然不成形 便后**烧灼感 舌像好似加重。是不是药太热了!
决定停药 。从新诊治!



34
发表于 2016-7-11 1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丹参001 于 2016-7-11 19:15 编辑
ldaoyisheng 发表于 2016-7-8 10:39
大柴胡汤的思路应该是没问题的,我虽然是合方,其实就是在大柴在汤的基础上加了个炙甘草与薏苡仁。这个舌 ...

大柴胡汤?  还加姜?  不会又太热了吧?  当归芍药散:还用白芍当归等连阴滋阴 会不会过于滋腻?  @jinsir      舌质晦暗吗?  不存在瘀滞吗? 久病必瘀@ldaoyisheng     另外不用黄芪云苓白术什么的,健脾渗湿吗?
35
发表于 2016-7-11 19:45 | 只看该作者
丹参001 发表于 2016-7-11 19:06
大柴胡汤?  还加姜?  不会又太热了吧?  当归芍药散:还用白芍当归等连阴滋阴 会不会过于滋腻?  @jins ...

当归芍药散用于水饮与瘀热同见,个人认为不用合当归芍药散。就用大柴胡汤加薏苡仁,炙甘草。生姜与半夏辛热,掌握药量配比,就不是会热。且这两个热药能很好的解决你的水饮问题。北柴胡80 旱半夏40(捣碎) 黄芩30 枳壳60 大黄20(后下)赤芍30 生姜50(切片) 大枣12枚(切开)薏苡仁80 炙甘草20 水煎开后60分钟 一日一付 只煎一次,分成三餐服。



36
发表于 2016-7-11 21:58 | 只看该作者
ldaoyisheng 发表于 2016-7-11 19:45
当归芍药散用于水饮与瘀热同见,个人认为不用合当归芍药散。就用大柴胡汤加薏苡仁,炙甘草。生姜与半夏辛 ...

不是吧!!  又是这么大剂量,全是六七十克  不会出问题吧!  咱能不能稳当点!?你们平时开药都这么开吗?


37
发表于 2016-7-11 22:21 | 只看该作者
丹参001 发表于 2016-7-11 21:58
不是吧!!  又是这么大剂量,全是六七十克  不会出问题吧!  咱能不能稳当点!?你们平时开药 ...


都把你当成试验品了
38
发表于 2016-7-11 22:34 | 只看该作者
你的病,有舌象、症状描述详细,从开的处方看,某些人的医案多数是编造的,写的医案逻辑很强,方药对应,取效迅速,无懈可击。但给你开的处方却毫无章法,药物杂凑,方不对症,了无寸效。真是天壤之别。
39
发表于 2016-7-12 08:48 | 只看该作者
不要说别人方子的不好,  你们可以试试给开出来,让我们看见你们的思路啊?!!
40
发表于 2016-7-13 17:31 | 只看该作者
以舌为主,以苔为次,我感觉还是方想问题,脾胃虚弱的根本不治,只是清热利湿?
41
发表于 2016-7-15 11:21 | 只看该作者
试试平胃散吧,另外自己也在生活作息,饮食上注意一下,本身脾胃较弱,调理起来,宜慢不宜快。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42
发表于 2016-7-15 11:3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几位同道的意见,有点个人看法,脾胃为五脏中枢,治疗的同时要注意养护,大方,重剂不是不可用,但要似乎病人与疾病而论,药物现在虽然很多品质不同以前,但各地用药不同,没有实地检验不宜随意加量,脾胃一旦受伤,短时间可能症状不显,但后期养护非常麻烦,医者责任重大,慎言。
43
发表于 2016-7-15 11:53 | 只看该作者
建议用达原饮加减:槟榔12克 厚朴12克 草果仁15克(捣碎-后下) 知母12克 芍药10克 黄芩12克 甘草5克 藿香15克(后下)佩兰15克(后下)泽兰15克(后下)滑石30克 薏米30克 马齿苋(新鲜的更好)50克 生姜20克,先用清水泡30分钟,轻煎15分钟。
44
发表于 2016-7-15 17:0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都是要么清热去湿,要么健脾去湿,其实,为什么会舌体胖大有齿痕呢?可能会说有湿,脾本土脏,喜燥恶湿,而脾又运化水湿之脏,恶湿不是恶正常水湿,而是恶阴水之湿,也就是湿邪。湿邪为病乃损脾阳,很多清热去湿药在去湿的同时却遏制脾阳,甚至损伤脾阳,所以个人觉得应该补脾阳而健脾胃加以淡渗利湿之法则湿自去。具体方子我不好给,还没想好。不好意思。
45
发表于 2016-7-16 23:34 | 只看该作者
脾虚湿盛。运化无力

个人建议,说有药物全部停掉,改用食疗方法。配制如下。

薏米仁20克(炒制) 红小豆20克(浸泡一宿)小米30克 大枣3枚 姜5片(提前水煮15分钟)每天3次,

连续3天,每次配清淡菜肴,看看效果如何。
46
发表于 2016-7-17 08:27 | 只看该作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桂枝茯苓丸合五苓散加减可治疗
47
发表于 2017-1-17 16:31 | 只看该作者
考虑过  湿热入少阳经不了 ,既然清不除。就用和法吧  蒿芩清胆汤
48
发表于 2017-1-17 16:57 | 只看该作者
葛根芩连汤合桂二麻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4 02:4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