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011|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葛根汤合小柴胡汤治疗长期低热1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7-2 1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月24,魏某某,女,47岁,低热1年余,发热时自测体温(腋下)37.1°——37.2°,自叙感觉头痛时就会发热,怕冷,浑身冒凉气,无汗出,骨节疼痛,脉左沉细右浮细。

柴胡18克,黄芩9克,半夏10克,党参12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麻黄10克,葛根10克。
5剂。
7月2日,二诊,上方服完,低热已愈。
按:患者低热1年多,虽然病程较久,不得辩为内伤发热,盖中医辩治发热分外感内伤,但是此患在发热之余,尚有怕冷,故病仍在表而不在里,除此之外,患者还伴有骨节疼痛,无汗出,本应辩为麻黄汤证,但是因为该患者脉象浮沉之中兼有细象,此为气血不足,正气不支,若以麻黄汤大发其寒,恐有过汗伤正之弊,故以发汗力弱,扶正力大的桂枝汤加麻黄,葛根,即葛根汤,微发其汗,又由于发热日久,虽未入里,但是邪亦不仅仅在表,而兼在半表半里,因此选方除葛根汤之外,又合小柴胡汤,以解在半表半里之邪,如此则方证相应,所以才收效甚捷。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16-7-2 15:25 | 只看该作者
真实病例,只是重点被保留了
4
发表于 2016-7-2 15:29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的医案,其实这个病人,个人观点,用柴胡桂枝汤原方应该一样有效果。今年5月份指导衡东一医生治疗一个中风后气管插管后发热不退的女病人,38--39度之间,两个多月。开始以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一付后热退,次日反复,后再三考虑,就用柴胡桂枝汤一付热退,后来陆续用了几付,退一值稳定,直到后来到医院拔掉管子到现在一直发热没反复。现在病人也正在恢复过程中。当时医院要家属放弃治疗的。
5
发表于 2016-7-2 16:2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经方活学活用。

--------------------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诊疗助手
6
发表于 2016-7-2 16:52 | 只看该作者
依据临床症状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症,怕冷并在表不在里,试问浑身冒冷气作何解释,脉沉细又当怎讲。一人之脉象,竟有浮沉,同时存在,伤寒大家,讲假话就不会讲。
7
发表于 2016-7-2 23: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8
发表于 2016-7-3 08:20 | 只看该作者
ldaoyisheng 发表于 2016-7-2 15:29
很不错的医案,其实这个病人,个人观点,用柴胡桂枝汤原方应该一样有效果。今年5月份指导衡东一医生治疗一 ...

一开始也曾想过用柴胡桂枝汤,但是又考虑到患者平素就怕冷,表闭较重,如此必须要开表,开表非麻黄不可,但是又有体虚,所以才用的葛根汤合小柴胡汤。
9
发表于 2016-7-3 08:41 | 只看该作者
绿水人家绕 发表于 2016-7-3 08:20
一开始也曾想过用柴胡桂枝汤,但是又考虑到患者平素就怕冷,表闭较重,如此必须要开表,开表非麻黄不可, ...

疗效是检验处方的标准,有效了就说明治疗方向肯定是没错的。有些只是辨证时的细节问题。桂枝同样能发表,且能温通表里。当然也许效果没有加麻黄葛根来得快。
10
发表于 2016-7-3 08:45 | 只看该作者
一草堂 发表于 2016-7-2 16:52
依据临床症状是麻黄附子细辛汤症,怕冷并在表不在里,试问浑身冒冷气作何解释,脉沉细又当怎讲。一人之脉象 ...

按胡希恕老的观点,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是邪在少阴之表阴证,而不是里证。左右分阴阳,左脉主气,此人阳气不足故而左脉显沉象,气虚鼓动无力所致;右脉主血,此人营阴不足,所以右手脉又显浮象,当然本人对脉学尚不甚精,如此解释此患之脉象也纯属臆测,不当之处还请诸位同道不吝斧正。
11
发表于 2016-7-3 09:25 | 只看该作者
低热一年,病还在太阳经,脉沉细,是太阳经的脉象吗?浑身冒冷气,是太阳经的病症吗?37·1度,用麻黄,桂枝,葛根,发汗。不认人笑掉大牙,即为低热一年有余,绝不会停滞在太阳经。一个病案写的乱七八糟。懂低热的临床症状吗?没有一点小柴胡汤的临床症状,就用小柴胡汤,说的理论一大套,假医案只有骗三岁的毛孩。
12
发表于 2016-7-4 08:09 | 只看该作者
一草堂 发表于 2016-7-3 09:25
低热一年,病还在太阳经,脉沉细,是太阳经的脉象吗?浑身冒冷气,是太阳经的病症吗?37·1度,用麻黄,桂 ...

兄台此言,似乎还在固守与《黄帝内经》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之说,但是后世《伤寒论》注家,对此已有阐发,认为太阳病传变与否,应凭脉证,计日传经之说,不可拘泥。给你看一个范中林的医案,或许就会明白:
太阳证发热(长期低热)郭××,女,24岁。北京某医院医务人员。
【病史】近三年来,常间歇性低热。1976年3月,感冒发烧,曾服用感冒冲剂、四环素等药。其后经常自觉畏寒发热,常患扁桃体炎和关节痛。腋温,一般在37.4~38℃,偶尔在38℃以上。曾查血沉25毫米/小时,其它如白血球和基础代谢均正常。注射卡那霉素后,热暂退,但始终呈间歇性发作。自1978年初以后,每日皆发热两次,体温在37.5℃上下。虽经治疗,未愈。1979年3月来诊,按太阳伤寒证发热论治,两诊热退。
【初诊】3月1日。今晨自觉畏寒发热,测体温37.4℃,畏寒发热、身无汗,两膝关节疼痛,面色正常,唇淡红,舌质淡红而润、微紫暗,苔黄挟白较腻,脉浮紧。此为太阳伤寒表实证,法宜开腠发汗、安中攘外,以麻黄汤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 桂枝6克 甘草18克 杏仁15克 二剂
【辨证】《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此为太阳伤寒之主证。柯韵伯曾指出:“麻黄八证……重在发热身疼,无汗而喘”。本例患者未致肺气郁闭,故无喘证,其余麻黄汤之主证皆备。舌质淡红润,苔白,为有寒象,这种舌质,再加淡黄色苔,参之舌微现紫暗,为陈寒郁滞已久之征。脉浮,病在表,紧则为寒。寒邪外束,身之阳气不得宣散,故令发热。此非阳明实热,故虽发热而不甚,虽间歇性发热而非潮热可比。寒主闭藏,使皮毛闭,故身无汗。营卫阻滞,失正常之卫外机能,故畏寒。寒邪郁于经脉之间,阳气不舒,故令骨节疼痛。
此病之初,原为外感风寒之邪,虽迁延三载,但始终缠绵未解,并未传经。转来初诊时,病仍属太阳伤寒表实,麻黄证据,故不拘其日,仍当发其汗。
【二诊】3月3日。服药后,身觉微汗出,恶寒减,舌紫暗渐退,苔白滑根部微黄,脉细微缓。尚有轻微发热,病仍在太阳。服麻黄汤后,发热恶寒皆减,但现身汗出,脉微缓,营卫失和之象。法宜通阳解表,调和营卫,以桂枝汤加味主之。
处方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炙甘草6克 生姜60克 大枣10枚 白薇12克 三剂
【三诊】3月8日。上方服三剂后热退。两日来未再低热.试体温36.7℃。膝关节偶尔有短瞬疼痛,微觉头昏,梦多,此外身无明显不适,舌脉均转正常。再少进调和营卫之剂,巩固疗效,并嘱其注意饮食起居,避免病情反复。
7月17日随访,患者说:自第二诊服药后低热退,至今未再复发,自觉一直良好。
13
发表于 2016-7-4 08:34 | 只看该作者
绿水人家绕 发表于 2016-7-4 08:09
兄台此言,似乎还在固守与《黄帝内经》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之说,但是后世《伤寒论》注家,对此已有阐 ...

二诊用桂枝汤很好,实际就是在处理一个变证,一个麻黄汤的变证。麻黄汤用到恰当时止,再用桂枝汤善后,也不愧为一好思路。赞一个!
14
发表于 2016-7-4 0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一草堂


草堂堂,看了你的帖子和你在其他人帖子下面的回复,可以说你中医尚未入门,即无理论,也无多少实践。你的评论只会引起其他人攻击你。先好好学习吧,多看一下现代王幸福  余国俊等人的医案。
15
发表于 2016-7-4 09:32 | 只看该作者
此等比着书本写的假案也是证据,中医秀才,纸上谈兵。你知道啥叫经方派吗?经方派就是死人派。啥叫刻舟求剑吗?就你的案例是习惯性感冒,玉屏风散,治疗是正确的。麻黄汤二剂而愈,二片扑热息痛就可治好,关键是怎样治愈后不复发。三年的发热一汗而愈。但照样复发。二片扑热息痛就有同样的效果。
16
发表于 2016-7-4 10:05 | 只看该作者
本案是习惯性感冒,用玉屏风散治疗才可除根。
17
发表于 2016-7-7 00:27 | 只看该作者
一草堂 发表于 2016-07-07 00:27:22
本案是习惯性<!--IIYITAG:8:ganmao-->感冒<!--IIYITAG:/8:ganm ...

感冒可以除根!呵呵,我中医不入门笑笑而已。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头像被屏蔽
18
发表于 2016-7-7 08:0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9
发表于 2016-7-7 08: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0
发表于 2016-7-26 14:27 | 只看该作者
经方疗效就是好,谢谢分享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21
发表于 2016-8-3 07:04 | 只看该作者
期待楼主多发些经方医案
22
发表于 2016-8-3 13:4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辨证是对的,大家不要吹毛求疵。
治好病才是真艺
23
发表于 2017-5-12 12: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一草堂


病程莫论长短,但见表证就依表证治之,用小柴胡汤是因为病久而防邪入少阳,如小柴胡汤中有人参一个道理,小柴胡汤证并无人参证,加人参是为了健胃气以防邪入阳明!
24
发表于 2017-5-15 12:30 | 只看该作者
治好病才是真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3 21:0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