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伤] 后踝骨折的腓骨截骨入路手术经验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 08: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原文标题:Transfibular Approach to Posterior Malleolus Fracture Fixation: Technique Tip
原文作者:Gonzalez TA,Watkins C,Drummond R,Wolf JC, Toomey EP, DiGiovanni CW
原文出处:Foot Ankle Int. 2016 Apr;37(4):440-5.

后踝骨折在踝关节骨折中较为常见,占7%-44%,对于累及关节面25%-30%以上或伴距骨半脱位患者建议手术治疗,其中前-后(AP)螺钉固定最为常用。但最佳的入路方式一直存在争议,文献报道后外侧入路、后内侧入路,但易损伤相邻于神经血管束,通常需要其他切口辅助复位,且仰卧位时螺钉置入困难。

本文总结了作者20年的临床经验,介绍腓骨截骨治疗内踝骨折伴腓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技巧。此方法采用微创入路,直视下复位和固定后踝骨折块。

手术方法
55岁女性患者,闭合踝关节骨折(图1),首先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固定,CT扫描清楚显示距骨移位和后踝骨折(图2),建议手术治疗。由于需要同时复位和稳定后踝和腓骨,最终采用腓骨截骨入路。

图1 术前X线示后踝骨折


图2 CT扫描可见后踝骨折和同水平腓骨骨折

患者仰卧位,传统方式中外侧入路,暴露腓骨、骨折边缘(图3),避免损伤骨膜,在对应于后踝骨折水平的腓骨骨折处置入椎板撑开器,通过骨折平面仔细分离,暴露后脱位的距骨、后踝及骨折边缘(图4)。


图3 前外侧入路


图4 术中可直视距骨顶、后踝骨折。短实线箭头示距骨关节软骨,长实线箭头示腓骨骨折块,虚线箭头示后踝骨折块

Cobb装置保护骨膜,避免进一步破坏骨折块。清理所有骨折碎片后,背屈踝关节复位腓骨,并通过韧带整复协助骨折块复位。根据作者的经验,此时腓骨复位后会促进后踝的复位。偶尔,在踝关节背屈下将卷好的布巾垫于脚后跟处或者直接采用C钳,有利于后踝骨折的复位。

后踝复位后,此时应该优先注意前踝,在此例患者中,在胫骨远端前方骨骺处行1.5-2.0cm切口,保护神经血管束,暴露直视胫骨远端踝上部分。根据CT扫描情况,从前方置入两根克氏针(水平角度稍微不同)固定后踝(图5),在克氏针到达后踝前,应通过腓骨截骨入路直视下确定复位满意,再置入后踝(图6)。

图5 术中前入路置入克氏针


图6  术中确定克氏针置入后踝最佳位置,短实线箭头示胫骨,长实线箭头示腓骨近端或远端。虚线箭头示后踝骨折块

同时,作者建议应该置入软组织保护套,避免深部神经血管损伤和软组织回缩。术中透视确定最终复位情况(图7),作者推荐采用拉力螺钉,有利于加压固定。对于如何确定螺钉的适宜长度,作者建议采用3.5mm钻头钻至骨折线处,再复位后踝骨折,再置入2.5mm钻头穿过后踝骨折块,测深。


图7 术中和透视下可见克氏针复位后踝骨折,点式复位钳复位腓骨

后踝复位后,采用2枚4.5mm空心螺钉固定,作者倾向于采用2.0或2.4拉力螺钉或1/3 T型钢板固定腓骨(图8),腓骨固定后术中行Cotton试验。如果发现下胫腓不稳,可 在下胫腓解剖复位后采用两枚3.5mm皮质螺钉固定。


图8 正侧位示解剖复位

讨论
文献中后踝最佳的固定方式一直存在争议,很多方法均取得了不错临床疗效,但是非直视下复位固定,可能会导致腓肠神经损伤、增加伤口不愈合并比率、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等。而后侧钢板固定容出现疤痕,肌腱撞击征和活动受限等,不可否认的是后踝移位或畸形愈合、距骨半脱位会加速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此外作者并没发现此入路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根据作者在一级创伤中心20年的临床经验,对于后踝伴腓骨骨折患者,推荐采用腓骨截骨术暴露、复位、固定后踝。此技术可直视下解剖复位、固定后踝并有以下优势:
1.相对容易掌握;
2.软组织创伤小;
3.可直视下复位后踝、距骨、准确置入螺钉;
4.采用传统治疗腓骨骨折切口治疗后踝骨折。

但作者在文章中也承认该方法存在缺陷:对于后踝骨折伴后内侧、后外侧骨折块,且粉碎严重或骨折块太小难以固定的骨折类型;对于伴Weber骨折、高位横行骨折不适用此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6 03:4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