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99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伤] 桡骨头骨折手术的指总伸肌劈开入路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3-13 2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原文标题:Outcomes using the extensor digitorum communis splitting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radial head fractures.
原文作者:Han F, Teo AQ, Lim JC, Ruben M, Tan BH, KumarVP.
原文出处:J Shoulder Elbow Surg. 2016Feb;25(2):276-82.

桡骨头骨折相对少见,约占成年人全身骨折的1.5%-4%。对于不能保守治疗的患者,可通过开放复位内固定或者桡骨头置换进行治疗。目前有好几种具体的手术入路,而由于桡骨头骨折常出现在桡骨的前外侧,因此较多术者使用Kocher入路,该入路通过肘肌和尺侧腕伸肌间隙暴露手术视野。行Kocher入路治疗桡骨头骨折可能会损伤骨间后神经(PIN)以及尺副韧带的外侧(LUCL),从而影响手部运动功能和造成肘关节不稳定。

暴露肘部外侧术野的指总伸肌(EDC)劈开入路最早由Hotchkiss所报导。该入路能更好探查桡骨头前面部分,减低损伤LUCL的风险(更靠前侧),与Kocher入路相比离PIN更远,可避免损伤该神经。但是该入路目前所做研究均为尸体研究,还没有相关的临床研究。因此新加坡的医生率先通过对桡骨头骨折需手术治疗患者行EDC劈开入路进行治疗,并评估患者的相关临床预后。

手术操作

术中采用全麻方式,术前、术后24小时通过静脉给予患者预防性抗生素。术中患者仰卧位,肘部屈曲、充分旋前(增大切口与PIN的距离)置放于手术桌上,手臂近端运用充气止血带。

触摸明确EDC的位置,在肱骨外上髁上沿着EDC肌腹中央向下行一纵切口,该切口横跨桡骨头(图1)。切开皮肤、筋膜后暴露EDC,在桡骨头上方沿桡骨近端走行劈开EDC,该开口远端应在距离肱桡关节5cm内(图2)。依次切开关节囊和桡骨环状韧带,暴露桡骨头和桡骨颈(图3、4)。使用牵开器时进行牵开始避免损伤PIN,弱视野中出现PIN,则将其加以保护。所有患者术中均无暴露或者损伤LUCL。桡骨头复位固定或者置换后,修复关节囊,最后逐层闭合切口。


图1 手臂旋前位皮肤切口


图2 指总伸肌劈开入路


图3 术中暴露出骨折的桡骨头


图4 固定后的桡骨头

术后即可在患者耐受下进行轻缓的肘关节屈伸锻炼,同时肩关节、腕关节可进行大幅度的关节活动锻炼;术后2到3周前臂可进行轻缓的旋前、旋后锻炼;术后6到8周可进行力量以及负重锻炼。随访过程中评估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上肢功能评分(DASH)、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以及患者肘部的临床情况。

临床评估结果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单侧闭合性桡骨头骨折行EDC劈开入路进行治疗的患者,最后纳入13名随访时间满12个月的患者进行分析。13名患者中有10名接受开放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3名接受桡骨头置换治疗。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的MEPS评分均为好到极好,平均分为90(80-100)。而患者的ASES平均分为89.6(77-97),DASH平均分为12.8(6.67-25.8),患者报告的ASES满意度评分平均为8.5(6-10)。术后并没有出现医源性的PIN损伤或者外侧韧带损伤等明显的并发症。

Hotchkiss等在尸体上的研究证明了EDC劈开入路治疗桡骨头骨折的可能性,作者率先将该入路运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不错效果。研究表明EDC劈开入路可通过开放复位内固定或者桡骨头置换治疗桡骨头骨折,而且没有不良事件的发生。所有接受该方案治疗的患者在最少1年的随访中获得良好的功能预后,并且没有出现医源性的PIN损伤或者LUCL损伤,同时该入路易于在术中暴露桡骨头,因此推荐对单纯的桡骨头骨折患者实施该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表1 患者一般情况


表2 最终随访结束时患者的临床表现


表3 患者报告预后分数



3# 板凳
发表于 2016-3-15 22:0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病例!学习了!
4
发表于 2016-4-9 21:0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23:4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