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9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清燥救肺汤加味治疗皮肤病验案3则[分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4-8 1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清燥救肺汤功能清燥润肺,本为温燥伤肺而设,然而导师伍炳彩教授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认为皮肤病与肺的关系最为密切,体会到治肺之药可借用以治疗皮肤病,余随师侍诊3年,常见伍老从肺论治皮肤病,且收效甚佳,现举应用清燥救肺汤加味治疗皮肤病验案3则,以飨读者。
       例一:张某某,男,56岁,1998年5月17日诊:患者诉头皮痒,鳞屑多,脱发约3年余,近两个月来头屑尤多,并渐而结成盐块状覆盖于头皮表面,刮之不去,呈糠秕状鳞屑,但面部皮肤油腻发亮,伴有鼻干、口干、唇干,饮食睡眼尚好,大便干,小便多,舌质红苔黄,脉弦滑寸浮。证属燥湿相兼,客犯皮肤,处方:党参15g、甘草6g、枇杷叶10g、生石膏10g、阿胶10 g(另烊)、杏仁10g、麦冬10g、桑叶10g、银花15g、银翘15g、马勃10g(另包)、牛蒡子10g、射干10g。五剂后复诊,鳞屑减少,盐块状头屑变薄变松,继服原文,前后共服本方约20剂,病愈。
        按:经云“燥胜则干”,本案患者头屑干结成块,摸之也干,便知为燥邪所伤。又面部皮肤油腻发亮,苔黄,脉弦滑,是为伴有湿热之邪,鼻干,寸脉浮表明病位在上在肺,故治当从肺,且“肺主皮毛”,因而投以清燥救肺汤合银翘马勃散,燥湿同治,取得满意疗效。
        例二:刘某,男,9岁,1998年10月8日诊。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两手掌脱屑,揭起之旧皮干硬色白,新皮色红嫩,伴有轻微搔痒。4~5天后旧皮脱落新皮又干脱揭起,如此反复不愈,西医诊治无效。原因也不明确,故求中医诊治。症同上述,口干微咳,寸脉浮舌质红苔薄黄,证为秋燥伤肺,肌肤失养,处方:北沙参10 g、甘草4g、枇杷叶8g、生石膏8g、阿胶8g(另烊)、杏仁8g、麦冬8g、桑叶8g,七剂后脱皮停止,咳嗽也除,但仍舌红、脉浮,继服10剂,旧皮已去,新生之皮如初,病愈。
       按:本病发于秋季,秋主燥气,患者皮干脱落,即为燥气所致,伴有干咳,是燥邪犯肺,故以清燥救肺汤治疗,很快病去如失。
       例三:许某,女,21岁,1998年9月22日诊,患者全身皮肤如鳞屑状脱落约有两年之久,多方治疗无效,甚是苦恼。现鳞屑状皮损处,色红暗并微高出皮面,摸之粗糙,抓之皮热色红,无渗液,皮损处搔痒,伴有咽喉轻微红肿,咽中有阻塞感,饮食睡眠尚可,二便一般,月经量少色红,舌红苔黄偏厚,寸脉浮,证属:燥犯肌肤,伴上焦湿热。处方:党参15g、甘草6g、枇杷叶10g、生石膏10g、阿胶10g(另烊)、杏仁10g、麦冬10g、桑叶10g、银花15g、连翘15g、马勃10g(布包)、牛蒡子10g、射干10g、紫荆皮10g,七剂后皮肤搔痒减轻,咽梗也减,继用原方坚持服用,上方加减共服用约30剂后,鳞屑尽除,病告痊愈。
        按:本案皮损如鳞屑状,粗糙碍手,此为燥犯肌肤,咽红咽阻,舌苔黄偏厚,寸脉浮,是为上焦湿热的表现,故用清燥救肺汤以润肺养阴清燥,肺气得治,则肌肤得养,银翘马勃散主治上焦湿热之喉肿咽痛咽梗,共同使用,燥湿之邪皆除,加紫荆皮以凉血解毒。


[ Last edited by 君行天下 on 2005-4-8 at 07:00 PM ]
2# 沙发
发表于 2017-5-30 12:06 | 只看该作者
有见地,多谢楼主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17-5-31 11:48 | 只看该作者
辩证治疗显神力,{MO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0 12:5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