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87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伤] 会诊(内踝挤压伤后80天严重足内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4-3 1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患者资料 :男,年龄50岁,80天前抬水泥板不慎砸伤内踝,当时由于肿胀严重在外院以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一周后病情好转,病人自己要回家过年,回去后一直没复诊,前几天其家属拿了张X片过来要求来我科治疗,患肢可见严重的足内翻,希望大家讨论下,一周后发诊断和治疗计划
F:\图片\新建文件夹\Photo001009.avi患肢内翻照片
患者自带X片,报告为距骨脱位,当地医院要给他做踝关节融合手术
F:\图片\新建文件夹\Photo001019.avi
2# 沙发
发表于 2005-4-3 17:33 | 只看该作者
谁教我怎么把X片发上去啊~我用数码相机照下来的存电脑里了
3# 板凳
发表于 2005-4-3 19:33 | 只看该作者
期待你的X线片……
4
发表于 2005-4-5 19:48 | 只看该作者
成年人较多,常由高处坠下或挤压致伤。经常伴有脊椎骨折,骨盆骨折,头、胸、腹伤,初诊时切勿遗误。跟骨为松质骨,血循{MOD}比较丰富,骨不连者甚少见。但如骨折线进入关节面或复位不良,后遗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者很常见。
    一、骨折类型及移位机理
    跟骨骨折部位有不同而可能有或无移位,移位主要受到跟腱或韧带牵拉以及外力的影响。跟骨骨折根据骨折是否进入关节面可分两类:

    (一)骨折不影响关节面者:约有五种类型
    1.跟骨结节纵行骨折;
    2.跟骨结节横行骨折;
    3.载距突骨折;
    4.跟骨前端骨折;
    5.*近跟距关节的骨折。
    (二)骨折影响关节面者:可分为两型。
    1.部分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多系高处跌下,骨折线进入跟距关节,常因重力压缩使跟骨外侧关节面发生塌陷。
    2.全部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最常见。跟骨体完全粉碎,关节面中部塌陷,向两侧崩裂。
    跟骨骨折影响关节面者
    (1)部分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2)全部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跟骨骨折伤员多有典型的外伤史,如高处跌下或跳下,汽车或重物挤压等。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明显,有时皮下瘀血,出现根部的畸形,不能负重和关节活动受限等。应该注意的是与跟骨骨折同时经常出现并发伤如颅骨骨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和内脏损伤等,决不要忽略。X线检查对确定骨折类型及选择治疗方式很有帮助,经常要拍照侧位与纵轴位象。

    三、治疗
    (一)对骨折不影响关节面者:
    (1)、(2)型以手法复位为主,足跖屈使断面对位,用石膏靴固定于轻度跖屈位4~6周;   
    (3)、(4)型也可先试行手法复位,石膏靴固定,并照片检查骨折对位情况。如手法复位失败,则可行切开复位以螺丝钉固定,石膏靴外固定4~6周;(5)型可先用克氏针穿过跟骨结节,成人持续牵引3~5公斤约4周,矫正跟骨Bohler氏角(跟骨后结节至距跟关节面两线的交*角)。和跟骨的缩短,然后再用石膏靴固定4周。
    (二)对骨折影响关节面者:
    其中部分关节面塌陷骨折者,可在无菌操作下试用撬骨将塌陷的骨块撬起复位,然后连同撬骨的钢针一起固定在石膏管型中,3~4周后拆除石膏拔钢针,逐渐进行功能练习,避免过早负重。如闭合撬骨法复位失败,可施行切开复位,将塌下关节面撬起至正常关节面,其下填松质骨,并以石膏靴固定6~8周。
    对于全部关节面塌陷骨折者:可在麻醉后于下肢螺旋牵引架上复位,克氏钢针穿过跟骨后上角,向跟骨后上方牵引10~20分钟。然后用Bohler氏跟骨压迫复位器,挤压跟骨两侧复位。挤压时间应有力而短暂,以免压迫皮肤坏死。复位后可再照片复查跟骨复位情况,满意后用石膏靴将牵引针一起固定,以防跟骨复位后再缩回移位。通常石膏靴固定4~6周拆除。
    跖骨骨折
    跖骨骨折是常见骨折,多因重物打击足背、辗压及足内翻扭伤引起。
    一、第五跖骨基部撕脱骨折
    腓骨短肌附着于第五跖骨基部结节处。足严重内翻扭伤可造成裂纹骨折或完全的撕脱骨折,X线照片检查时应注意与儿童的正常骨骺相区别。

    治疗方法:一般无移位,可用胶布固定,绷带包扎,必要时用石膏靴(带橡皮跟可行走)固定约6周。其它跖骨基部骨折无移位也可用同法治疗。

    二、第2、3、4跖骨颈骨折如有移位,应手法复位,短腿石膏固定,否则畸形连接后影响走路。又复位不成功,可手术复位,钢针固定。

    三、行军骨折较少见,发生于长途走路,在第2、3跖骨颈或干骨折,也可发生在胫骨。一般无移位,又称疲劳骨折。骨折多在不自觉中发生,无外伤史,症状不重,仅早期患足稍痛,局部轻度肿胀,感觉足部疲劳不适,有时有较多骨痂发生才发现。

    治疗:适当休息,早期用足弓支持,胶布固定包扎或石膏固定约3周,可防止过多骨痂形成。以后可用足弓垫(横弓及纵弓垫),分散重力,至症状消失。愈合后无后患。

    趾骨骨折
    较常见,多因重物打伤或误踢硬物引起,前者多为粉碎性骨折,后者多为横断或斜形骨折。常有皮肤及趾甲损伤。如有伤口,应清洁伤口,防止感染。如无移位,局部包扎固定。如有移位应手法复位,固定患趾于趾屈位。
    足部损伤续
    实际上我们遇上的更多的不是骨折,而是肌肉或者韧带拉伤,肿胀发生的比骨折更迅速,但不会像骨折那样无限制发展。
    这时候,脱鞋的时候一定要全部的松开鞋带,并保证足部和小腿部的正常角度,并用专门的一只手来维持来固定。必要时,可用利刀切开鞋面。
    如患者可以休息,不需要长途跋涉,无需夹板固定,绷带或毛巾即可,如上关节以上缠两圈,关节下一圈即可。但关节上的两圈不宜太紧,正常缠完后应能伸入一手指。或用毛巾八字包扎。
    如患者还需要独自走很远,则进行简单固定,笔者昨日采取的是矿泉水瓶。折叠的报纸也是不错的,与腿部固定材料不同,选择柔韧第一,到达目的地后,可以去掉固定材料,在制动和抬高患足的基础上,用一些跌打损伤的药物更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吴医生 + 1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05-4-5 20:09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huajialv at 2005-4-5 19:48:
成年人较多,常由高处坠下或挤压致伤。经常伴有脊椎骨折,骨盆骨折,头、胸、腹伤,初诊时切勿遗误。跟骨为松质骨,血循{MOD}比较丰富,骨不连者甚少见。但如骨折线进入关节面或复位不良,后遗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 ...

这不是回答,是专题阐述。
6
发表于 2005-4-5 22:33 | 只看该作者
没看到X片!不敢评论
7
发表于 2005-4-5 22:34 | 只看该作者
斑竹!我有几部电子术怎么上传?
8
发表于 2015-4-29 01:33 | 只看该作者

期待你的X线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4:0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