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业笔试资源]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精选试题及答案(1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型题
  1.中医养生学认为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
  A.肾中精气的盛衰 B.心肺的功能状态 C.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 D.肝肾精血互化的状态
  E.肾中精气的盛衰和脾的功能状态
  2.下列不属于顺应自然养生的是( )
  A.用寒远寒,用热远热 B.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C.顺应四时调摄 D.昼夜晨昏调养
  E.起居有常
  3.下列何项非中医饮食养生所提倡:
  A.药膳保健 B.注意饮食卫生 C.提倡饮食有节 D.克服饮食偏嗜 E.强调高营养饮食
  4.对疾病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A.提高治愈率 B.尽早确立治疗方法 C.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D.中止其病情的发展变化
  E.以上均不是
  5.下列不属于既病防变方法的是( )
  A.人工免疫 B.早期诊断 C.早期治疗 D.先安未受邪之地 E.阻截病传途径
  6.不属于治则的是:
  A.治病求本 B.扶正祛邪 C.调理气血 D.活血化瘀 E.调治脏腑
  7.“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当属:
  A.早治防变 B.治病求本 C.调理脏腑 D.调理气血 E.三因制宜
  8.下列何项属正治法则:
  A.标本兼治 B.塞因塞用 C.寒者热之 D.因人制宜 E.寒因寒用
  9.下列何项非属逆治法则:
  A.热因热用 B.寒者热之 C.热者寒之 D.虚则补之 E.实则泻之
  10.下列何项属反治法则( )
  A.实则泻之 B.通因通用 C.虚则补之 D.培土生金 E.滋水涵木
   11.下列何项不属从治法则( )
  A.寒因寒用 B.热因热用 C.通因通用 D.热者寒之 E.寒因寒用
  12.“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是指:
  A.在扶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 B.滋阴剂中适当佐以扶阳药 C.在温阳散寒同时佐以扶阳
  D.在清泻阳热同时佐以滋阴 E.以上皆是
  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 )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治寒以热
  14.攻补兼施治则适用于何证:
  A.虚证 B.真实假虚证 C.实证 D.真虚假实证 E.虚实夹杂证
  15.真实假虚证的治疗原则应是:
  A.祛邪兼扶正 B.扶正兼祛邪 C.先祛邪后扶正D‘单独祛邪 E.先扶正后祛邪
  16.真虚假实证的治疗原则应是:
  A.单独祛邪 B.单独扶正 C.先扶正后祛邪 D.扶正兼祛邪 E.祛邪扶正并重
  17.“通因通用”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脾虚泄泻 B.肾虚泄泻 C.食积泄泻 D.气虚泄泻 E.寒湿泄泻
  18.“塞因塞用”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脾虚腹胀 B.血枯经闭 C.肾虚尿闭 D.气郁腹胀 E.阴虚便秘
  19.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是指:
  A.在扶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 D.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扶阳药 C.温阳散寒同时佐以扶阳 D.充分滋阴的基础上配以补阳剂 E.以上皆不是
  20.阴病治阳适用于下列何证:
  A.实热证 B.实寒证 C.阴阳两虚 D.虚寒证 E.虚热证
   21.“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阴阳双补
  22.下列非调理脏腑治则的是:
  A.用寒远寒,用热远热 B.实则泻腑,虚则补脏 C.脏病治腑
  D.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E. 腑病治脏
  23.素体阳虚又感受寒邪的患者,治以助阳解表法,应属于:
  A.先治其标 B.先治其本 C.标本兼治 D.虚则补之 E.以上皆不是
  24.血虚证,临床多从何脏腑论治:
  A.肝胃 B.脾胃 C.肝肾 D.肝胆 E.肝胃
  25.骨和髓之病变,多从何脏论治: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6.单纯的气血证常从何脏论治:
  A.心肝肺 B.肝肾 C.心肝肾 D.心肾 E.肺脾肾
  27.水湿痰饮多从何脏论治:
  A.心肾 B.肺脾肾 C.心脾肝肾 D.肺肝脾肾 E.心肝脾肺肾
  28.气滞宜( )
  A.益气 B.活血 C.降逆 D.行气 E. 补气
  29.亡阳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内的阳气大量亡失,治宜:
  A.滋阴制阳 B.扶阳消阴 C.回阳救逆 D.救阴固脱 E.阴中求阳
  30.“老年慎泻,少年慎补”是根据……而确定的用药原则( )
  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标本同治 E.治病求本
   B型题
  A.静功锻炼,注意保津养阴 B.运动适度,注意养阳 C.户外动形锻炼,注意养阳
  D.晨炼必待日光,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 E.以上皆宜
  1.春季养生活动最宜:
  2.秋季养生活动最宜;
  A.表寒证运用温热的方药 B.里热证采用辛凉清里的方药 C.阳气虚衰运用扶阳益气的方药
  D.瘀血证采用活血化瘀的方药 E.里寒证运用辛热温里的方药
  3.上述何项属虚则补之的具体运用:
  4.上述何项属实则泻之的具体运用:
  A.补益心阳 B.补养心气 C.清心泻火 D.活血祛瘀 E.补养心血
  5.心阳不足者,法宜:
  6.心脉瘀阻者,法宜:
  7.心火炽盛者,法宜:
  A.脾不统血 B.脾气下陷 C.脾虚湿阻 D.脾虚水肿 E.脾虚带下
  8.健脾利水之法适用于:
  9.益气升提之法适用于:
  A.滋养肝阴 B.补养肝血 C.清降肝火 D.疏肝理气 E.滋养肝肾、平肝熄风潜阳
  10.肝阳上亢化风者,治宜:
  11.肝阴不足者,治宜:
  A.热者寒之 B.寒者热之 C.热因热用 D.塞因塞用 E.通因通用
  12.用消导积滞的方法治疗腹泻病证,其治则当属:
  13.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寒证的方法,其治则当属:
  14.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阴盛格阳病证,其治则当属:
  A.寒者热之 B.热者寒之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阳中求阴
  15.治疗阴虚阳亢的病证,应采用的治则是:
  16.治疗阳虚阴盛的病证,应采用的治则是:
  A.热病见热象 B.寒病见热象 C.阴虚见热象 D.热病见寒象 E.寒病见寒象
  17.适用“寒者热之”治则的是:
  18.适用“热因热用”治则的是:
  19.适用“阳病治阴”治则的是:
   A.阳虚阴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 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
  C.瘀血内阻所致的出血证 D.中气不足所致的脘腹胀满 E.实热壅积的阳明腑实证
  20.“通因通用”的治则适用于:
  21.“塞因塞用”的治则适用于:
  22.“寒因寒用”的治则适用于:
  A.行气开郁 B.开窍通闭 C.降逆和胃 D.益气固脱 E.益气升提
  23.气闭者,治宜:
  24.脾气下陷者,治宜:
  A.活血化瘀 B.温经散寒 C.清热补气 D.益气活血
  25.血瘀者,治宜:
  26.血寒者,治宜:
  A.补髓填精 B.补益肾气以摄精 C.疏利精气 D.通络散结
  27.小儿五迟者,治宜:
  28.男子滑精、早泄者,治宜:
  A.补气填精 B.疏利精气 C.益气摄津 D.补血养津
  29.气滞精阻者,治当:
  30.津血亏少者,治当:
  A.单纯扶正 B.单纯祛邪 C.扶正兼祛邪 D.祛邪兼扶正 E.扶正祛邪并重
  31.正虚邪不盛,且以正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证,应采用何种治则:
  32.邪盛较重急的虚实夹杂证,应采用何种治则:
  A.真实假虚 B.虚实夹杂且微虚微实 C.虚实夹杂且以正虚为主 D.邪实正未衰
  E.虚实夹杂且甚虚甚实,病邪胶固不易扩散
  33.扶正兼祛邪的治则,适用于:
  34.先祛邪后扶正的治则,适用于:
  A.因人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 D.既病防变 E.未病先防
  35.“用温远温”此属于:
  36.“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此属于:
  37.“亡血家不可发汗”此属于:
  A.春季 B.夏季 C.长夏 D.秋季 E.冬季
  38.临床治疗时应慎用寒性药物的季节是:
  39.临床治疗时应慎用热性药物的季节是:
  40.临床治疗时应慎用滋腻药物的季节是:
   X型题
  1.养生原则确立的基础是:
  A.对病因与发病条件的研究 B.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生命规律的研究 C.预防疾病的实践总结
  D.对衰老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 E.延缓衰老的养生实践
  2.动形养生可达到:
  A.促进血液流畅 B.舒筋活络 C.调节情志变化 D.怡神、静神 E.协调脏腑功能活动
  3.移情易性的内容应包括:
  A.排遣情思 B.改变其错误认识 C.改变内心虚恋的指向性 D.改变不良情绪和生活习惯
  E.使不良情绪得以适度宣泄
  4.克服饮食偏嗜包括:
  A.防止饮食不洁 B.食能以时 C.克服饮食偏热偏寒 D.药食结合 E.避免五味偏嗜
  5.调补何脏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
  A.肝 B.脾 C.心 D.肺 E.肾
  6.养静藏神之机制与下列何项有关:
  A.心的生理特性 B.真气状态 C.肝的生理特性 D.宗气的状态 E.肾的生理特性
  7.药膳的主要特点及运用要求是:
  A.以药为主 B.以食为主 C.药食结合 D.因时制宜 E.辨证施膳
  8.下列宜先治其标的病证是:
  A.抽搐 B.大出血不止者 C.慢性病又伴外感者 D.食积所致泄泻者 E.尿闭
  9.“寒因寒用”适用于:
  A.寒热错杂证 B.真热假寒证 C.阳偏盛的实热证 D.真寒假热证 E.热厥证
  10.“热因热用”适用于:
  A.真寒假热证 B.寒热错杂证 C.真热假寒证 D.格阳证 E.阴偏盛之实寒证
  11.“塞因塞用”适用于:
  A.阳明腑实证 B.气郁腹胀 C.阴虚便秘 D.血枯经闭 E.食滞腹胀
  12.“通因通用”适用于:
  A.脾虚泄泻 B.食滞泄泻 C.瘀血崩漏 D.肾虚泄泻 E.气虚泄泻
  13.从治法适用于:
  A.脾虚腹胀 B.肾虚癃闭 C.肺虚多汗 D.瘀血所致的崩漏 E.格阳证
  14.扶正单独使用适用于:
  A.纯虚证 B.虚实夹杂证 C.纯实证 D.真虚假实证 E.真热假寒证
  15.下列情况应先补后攻的是:
  A.真实假虚证 B.虚实夹杂而正虚不耐攻之证 C.真虚假实之证
  D.虚实皆甚而病邪胶痼不易扩散之证 E.以上情况皆可运用
  16.“因人制宜”主要根据人……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A.饮食偏嗜 B.性别 C.劳逸损伤 D.年龄 · E.体质
  17.下列属于因时制宜范畴的是:
  A.夏季慎用温热 B.冬季慎用寒凉 C.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
  D.“春不用桂枝” E.“夏不用麻黄”
  18.临床治疗时,应慎用寒凉药物的季节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19.中医的基本治则,主要有:
  A.正治与反治 B.治标与治本 C.扶正与祛邪 D.调整阴阳 E.三因制宜
  20.中医养生的主要作用为:
  A.增强体质 B.预防疾病 C.增强心理调摄能力 D.延缓衰老 E.促进病体康复
  21.阴阳互济调补阴阳的方法,包括:
  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 C.阳中求阴 D.阴中求阳 E.阴阳并补
  22.推拿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其作用机理为:
  A.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 B.调整生物信息 C.改变系统功能 D.发挥物理热效应
  E.通过经络系统感应传导、调节机能
  23.中医养生学方法众多,其基本养生观念有( )
  A.调饮食 B.慎起居 C.适寒温 D.食补剂 E.和喜怒
  24.从治适应于( )
  A.脾虚腹胀 B.肾虚癃闭 C.肺虚多汗 D.瘀血所致的崩漏 E.格阳证
  25.中医“治未病”思想主要指( )
  A.锻炼身体 B.药物预防 C.未病先防 D.既病防变 E.起居有常
  26.以下何项应先治疗标证( )
  A.食滞泄泻 B.血虚经闭 C.肝病膨胀 D.肝病吐血 E.湿滞泄泻
  27.属损其有余的治疗方法是( )
  A.清泻阳热的方法 B.滋阴法 C.温散阴寒法 D.益气回阳固脱 E.补阳法
   (一)A型题
  1.E 2.A 3.E 4.D 5.A 6.D 7.A 8.C 9.A 10.B
  11.D 12.C 13.A 14.E 15.D 16.B 17.C 18.D 19.B 20.D
  21.B 22.C 23.C 24.B 25.E 26.E 27.D 28.D 29.C 30.C
  (二)B型题
  1.C 2.A 3.C 4.D 5.A 6.D 7.C 8.D 9.B 10.E
  11.A 12.E 13.B 14.C 15.C 16.D 17.E 18.B 19.C 20.C
  21.D 22.B 23.B 24.E 25.A 26.B 27.A 28.B 29.B 30.D
  31.A 32.D 33.C 34.B 35.C 36.D 37.A 38.E 39.B 40.C
  (三)X型题
  1.**DE 2.ABDE 3.**DE 4.CE 5.BE 6.AB 7.CDE 8.**E
  9.BE 10.AD 11.CD 12.BC 13.ABDE 14.AD 15.BD 16.BDE
  17.**DE 18.DE 19.**DE 20.**DE 21.CD 22.** 23.**E 24.ABDE
  25.CD 26.CD 27.A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更多考试详情请登录爱爱医培训果
24小时咨询电话:400-626-9910按2号键
培训果客服QQ:2542316687  157174648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2 19:5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