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医学] 抗抑郁药:名不副实的尴尬角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17: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早在1969年,一篇由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提名作者的综述即指出:“在设计精良的研究中,抗抑郁药与安慰剂疗效的差异并不可观。”事实上,基于现有证据,抗抑郁药不仅没有与安慰剂拉开差距,甚至不具有与自己的名字“抗抑郁药”相称的特殊功效。

与治疗其他精神障碍的药物一样,抗抑郁药也属于精神活性物质,即进入大脑后可改变正常思维、情感及行为的药物。出于消遣而使用的药物具有一些让人愉悦或兴奋的精神活性,但其他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惊厥药及抗抑郁药,其精神活性效应就不那么吸引人了。至于具体的抗抑郁药,其精神活性效应的强度和特征存在差异。例如,SSRIs的效应相对较弱且微妙,但其他一些药物(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的效应则更为深远。

“抗抑郁药属于精神活性物质”,这一不起眼的、近乎于废话的表述对于解读安慰剂对照研究的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 首先,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个体的体验和情绪,而其中一些维度正是抑郁评定量表所包含的条目。例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及米氮平可能降低患者激越、焦虑及失眠体验的程度,而这些维度都白纸黑字地出现在量表中。事实上,仅仅是睡眠这一个维度,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中就占了6分之多,而抗抑郁药-安慰剂的差异往往只有区区2-3分。并且,抗抑郁药也可能以多种形式影响个体的思维。

★ 其次,抗抑郁药的精神活性效应,及其所造成的躯体反应(通常被称为“副作用”,但这一概念本身即具有误导性),可能损害双盲的研究设计。由于感受到活性药物所导致的躯体及精神改变,一些被分入干预组的受试者能够“探测”到自己所使用的是真药。很多针对精神障碍药物的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受试者猜测自己所在分组的准确率均高于随机值。此种情况下,认为自己正在服用活性药物的受试者往往干劲十足,而怀疑自己被分入安慰剂组的受试者则持有对治疗过分消极的期待。一来一去,抗抑郁药与安慰剂之间的差异即可能被人为扩大。

除非能在某种程度上“抹煞”抗抑郁药自身的精神活性效应,那么抗抑郁药与安慰剂之间的差异并不能被解读为前者特异性的“抗抑郁效应”。事实上,不光是正牌的抗抑郁药,随机研究中,很多抗精神病药、苯二氮䓬类药物、神经**、丁螺环酮甚至**制剂均可针对抑郁患者产生所谓的抗抑郁效应。并且,抗抑郁药自身的化学结构差异即很大,药理效应更是五花八门。当你试图测量人们的思维及感觉时,使用某些可以改变思维的物质与服用彻头彻尾的安慰剂有轻微的差别,这并不奇怪。

如果我们接受上述模型,那么问题来了:抗抑郁药及其他药物的精神活性效应为什么对抑郁患者有用。临时使用具有镇静效应的药物可对抗失眠、焦虑及激越等症状,权衡利弊后,此类药物是可以一用的。

至于SSRIs及相关抗抑郁药是否可能造成情感抑制或抽离的状态,目前争议尚存。众所周知,抗精神病药可能导致情感迟钝,但SSRIs的效应可能更微弱。多方证据提示,SSRIs及其他新型抗抑郁药的确具有这一属性,并与其他已被认识到的副作用相关,包括**下降及性功能损害。很多患者不喜欢这种状态,但一些人可能认为,这种状态有助于对抗激烈的情感危机。需要重申,我们仍需要更多的证据,以判断这一效应能否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获益,以及患者是否能接受这一状态。

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说,抑郁是化学物质的失衡,而抗抑郁药通过纠正那种不平衡而发挥疗效。然而,证据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抗抑郁药的性质及效应则具有误导性。我们需要认识到,抗抑郁药属于精神活性物质,我们需要更多有关此类药物所产生的精神活性效应的数据,我们也需要探讨,对于抑郁患者而言,这些药物所产生的人造情绪改变状态是否有用及可以接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6 12: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