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75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活动] 专题讨论:秋冬季腹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0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秋冬季来临,腹泻增多,为提高大家对此病有认识,再次开专题贴一起讨论,希望有所得!
请大家一起讨论临床中遇到的难点,一起分享诊治经验,本版主加分、送花多多!
2# 沙发
发表于 2015-10-10 20:09 | 只看该作者
秋冬腹泻是一种多发性疾病,多发于秋冬季节,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病毒和细菌,有很多种病毒都可以感染肠胃,肠胃道受到感染以后就会引发腹泻疾病。

3# 板凳
发表于 2015-10-10 20:09 | 只看该作者
诺如腹泻秋冬季常见
,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饮用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造成传播;还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如病人在呕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含有病毒的微小飞沫或气溶胶而传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秋冬季为高发季节,可以感染任何年龄的人,以成年人和大龄儿童为多见,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工厂等集体单位发生暴发。

感染诺如病毒通常起病较急,一般在感染后的24-48小时出现症状,短的可以在数小时后出现不适。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发热、头痛、寒战、食欲减退、肌肉疼痛等症状。儿童患者多为呕吐,而成人患者则以腹泻为主。腹泻次数为每天数次或10多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该病具有自限性,绝大多数病人症状较轻,只要适时、适量地补充流质或者给予对症治疗,通常在1-3天后便可痊愈,预后良好。有极个别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出现脱水,对于病情较重的病人尤其是幼儿、体质差或者有基础性疾病的病人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诺如病毒感染后缺乏持久的免疫力,因此一段时间以后还可能再次患病。

要防止“病从口入”,注意做好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如出现呕吐或每天腹泻3次及以上等胃肠道不适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4
发表于 2015-10-10 20:09 | 只看该作者
小儿秋季腹泻,因多发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称为“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大多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达十几次。
  【特点】
  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护理得当,多数患儿在一周左右会自然止泻。但当出现严重呕吐腹泻时,如果补液不及时,会很快出现脱水征象。
  【流行季节】
  每年的9月份到次年的1月份,是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其中10~12月是流行的高峰期。全年均可发病。
  【易感人群】
  6个月~3岁的婴幼儿易患秋泻,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更容易患病,而且病情严重,病程较长。成人也会感染秋季腹泻,症状与儿童的症状相似,但病情轻,病程短,一般2~3天即可痊愈。
  【主要特征】
  起病急,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半数患儿还会发热(常见于病程初期),一般为低热,很少高热;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大便呈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或水样,可带少许粘液,无腥臭味;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呕吐症状多数发生在病程的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腹泻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明显,尿量减少,烦躁不安等;实验室检查粪便呈水样,偶有少许白细胞,无红细胞。可检测到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
  【秋季腹泻的预防】
  1.注意卫生:妈妈每次给宝宝换尿布后、喂奶前、冲奶前、给宝宝喂饭前都要洗手。注意奶具的消毒且不要吃变质的奶。餐具、炊具用前消毒。
  2.讲究食物放置:冰箱内放置的食物必须煮沸后食用,更换一个赶紧的容器放置。在常温下放置的剩奶,不能超过4个小时。容器再使用时,一定要煮沸后再使用。
  3.定期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不要接触其他腹泻宝宝。
  【秋泻患儿的护理要点】
  1.给患儿足够的食物以预防营养不良,只要孩子有食欲就可鼓励其进食,但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进食须由少到多,由稀到浓循序渐进。病情较重伴脱水者应到医院及时就诊。
  2.注意腹部保暖,父母可适当地用热水袋对宝宝腹部进行热敷。
  3.患儿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感染。
  4.保持**清洁,及时更换尿布。
5
发表于 2015-10-10 20:10 | 只看该作者
走出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误区
   ▲误区1:滥用抗生素

    早上药店刚开门,王女士就风风火火地来到药店:“有高效抗生素吗?快给我来两盒。”黄药师热情接待:“有医生处方吗?”“没有。”“没有医生处方抗生素可不能乱用啊!您是给谁用呀?患者哪儿不舒服?”王女士说:“是我9个月大的女儿病了。5天前孩子开始流鼻涕,体温增高,达到38℃,在一家私人诊所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三天后,体温基本恢复正常,但是孩子却出现咳嗽和拉肚子的症状。这两天孩子腹泻加重,每天排便十余次,每次大便如蛋花汤,已不能从尿布上区分出大、小便。而且孩子食欲差,经常哭闹,小脸也瘦了一圈。小**的皮肤也被大便沤破,露出带血丝的鲜肉。”黄药师询问:“医生都给用了什么药呀?”“医生一直给静滴氨苄青霉素。”

    黄药师告诉王女士:“您最好带女儿到正规医院去检查一下,我怀疑您女儿患的是小儿秋季腹泻。您可以用一个赶紧的玻璃瓶取少许大便,送医院化验一下。如果大便中有很少量的白细胞,却可见大量的脂肪球,病毒学检查能查到轮状病毒,就可以断定孩子患了小儿秋季腹泻。”“小儿秋季腹泻难道用抗生素不能治好吗?”王女士不解地问。黄药师给她做了认真解答:

    “小儿秋季腹泻是由一种外型像车轮状的病毒所引起的,抗生素对其无能为力,所以要禁止滥用抗生素治疗。研究表明,滥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治愈此病,还能严重危害患儿健康。除抗生素本身的毒副作用外,还可能导致二重感染。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皮肤黏膜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肠道等处,都寄生着一定数量的细菌。这些数量繁多的细菌与人体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有益无害。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往往使体内各处的敏感菌受到抑制,并使耐药菌趁机在体内繁殖生长,导致二重感染,反而会加重腹泻。只有当患儿出现脓血便(多为合并痢疾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感染)时,才主张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如用药48小时病情未见好转,则再考虑更换另一种抗菌药物。”

    这下王女士明白了:“原来是这样。那我赶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一周后王女士打***话说,她的孩子真的患了秋季腹泻,经治疗,孩子现在已经康复了。

    具体说来,治小儿秋季腹泻容易用错的抗生素有以下几类:

    氟哌酸(诺氟沙星)——12岁以下儿童不宜选用该药对致病性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等所致的胃肠炎菌痢有良好疗效,临床应用广泛。但该药没有抗病毒作用,因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无效。该类药物(喹诺酮类)有可能影响软骨发育,因此,12岁(也有学者认为是18岁)以下儿童不宜选用。

    四环素——8岁以下儿童禁用该药对治疗感染性腹泻具有一定疗效。但因某些细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较严重而使疗效有所降低。该药对轮状病毒引起的儿童腹泻无效。另外,8岁以下儿童应用四环素及同类药物如土霉素、多西环素等,可致恒齿染色、牙釉质发育不良和骨生长抑制,长期使用还会损害肝脏。因此,8岁以下儿童禁用。

    痢特灵(呋喃唑酮)有的人遇到腹泻习惯服用痢特灵。其实该药主要用来治疗由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细菌性肠炎等疾病。人们常常从字面上认为痢特灵是治疗痢疾、腹泻的灵丹妙药,其实不然。秋季腹泻多数由病毒引起,所以用治疗细菌性腹泻的痢特灵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且由于痢特灵的副作用较大,还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痢特灵常见的毒副作用有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多发性神经炎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另外,婴儿机体免疫系统与肝脏酶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痢特灵的敏感性特别高,所以,痢特灵对婴儿潜在的威胁很大。

    ▲误区2:滥用止泻药

    用药治病讲究对症,刚开始腹泻就用止泻药看起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发病初期,腹泻能将体内的致病菌和病毒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和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其对人体的毒害。此时如果使用强效止泻剂,无疑是闭门留寇。当然,如腹泻频繁,持续时间长且出现脱水症状者,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前提下,可酌情使用止泻剂。

    具体说来,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时容易错用的止泻药物有以下几类:

    易蒙停(洛哌丁胺)——5岁以下儿童禁用该药为一种极强的长效抗腹泻药物,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腹泻的治疗。但其作用强烈,强度比**还大,能直接作用于肠壁,阻止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抑制肠蠕动和收缩,使肠功能恢复正常,因此能迅速止泻,并很快消除不适感。但该药用于低龄儿童易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加之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故国内外均限制用于低龄儿。我国规定,易蒙停5岁以下儿童禁用。

    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2岁以下小儿禁用该药也叫止泻宁。该药每片含盐酸地芬诺酯2.5毫克、硫酸阿托品0.025毫克,其中地芬诺酯对肠道的作用类似**,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及慢性肠炎等,作用亦很强烈。由于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药导致小儿中毒甚至致死的报道,且死亡病例集中于两岁以下小儿,又应该药小儿用药剂量至今尚无统一标准,因此两岁以下小儿禁用,两岁以上小儿应慎重使用并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

    药用炭——禁止长期用于3岁以下小儿腹泻或腹胀该药用于胀气及消化不良性腹泻,能吸附导致腹泻及腹部不适的多种有毒及无毒**物,减轻对肠壁的**,减少蠕动,从而起到止泻作用。但由于该药吸附作用强且无选择性,对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的生物活性均有影响,长期应用可影响肠道的营养吸收,因此禁止长期用于3岁以下小儿腹泻或腹胀的治疗。
6
发表于 2015-10-10 20:1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方法多
  (一)辨证治疗

    对于小儿秋季腹泻,中医在辨证的同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往往有效:

    1.寒泻:即孩子过食生冷,或感受风寒后引起的腹泻。常见发烧,怕冷无汗,腹痛腹胀,大便清稀,肠鸣。用药可以选服藿香正气软胶囊,一次2粒,一日2次;或外用小儿敷脐止泻散贴脐,一日1次。

    2.热泻:即孩子肠胃积热,或外受暑湿引起腹泻。常见急促而量多,大便稀黏,便味酸臭,或有泡沫,小便黄等症状。可选用清热、止痛止泻中药治疗。如周氏回生丹,一次1~2粒;或用葛根芩连微丸,一次1克,一日3次

    3.伤食泻:即孩子过食或添加辅食不当引起的腹泻。常见腹胀腹痛,便前哭闹,大便酸臭,或见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口臭气促,食欲不振,夜卧不安等症状。用药可服至宝锭,一次1丸,一日2次。

    4.脾虚泻:即孩子久病久泻,或身体虚弱引起腹泻。常见面色发黄,疲倦无力,大便松散不成形或次数多等症状。用药可用启脾丸,一次1丸,一日2次。4sh

    (二)脐疗法

    药物制作:丁香、肉桂各9克,五倍子12 克,白胡椒5 克,石榴皮20 克,研成极细末,过筛,置瓷瓶或玻璃瓶中,盖紧,勿令漏气受潮。

    使用方法:取药粉适量,用生姜汁调成糊状,纳入脐孔,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再用绷带围绕脐部缚紧,以防脱落。12~24小时后揭去。一般12小时吐泻停止,24小时痊愈,愈后再贴1天,巩固疗效。

    中医认为,脐部即神阙穴,内连五脏六腑,为冲任经气汇集之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其表皮层最薄,局部无皮下脂肪,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敷脐易于穿透,药力可直达病所。脐疗可调整肠胃功能,促进吸收,有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涩肠止泻的功效。

    (三)药粥疗法

    山药扁豆粥:取鲜山药30克去皮洗净,白扁豆15克,粳米30克。先将粳米、扁豆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八成熟,再将山药捣成泥状加入一起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2次温食。具有消暑化湿,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热并重型腹泻。

    丝瓜叶粥:取鲜丝瓜叶30克,粳米30克。先将丝瓜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再滤取煎汁煮粳米为粥,粥成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分2次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湿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感受外邪,热重于湿型腹泻。

    茯苓前仁粥:取茯苓粉30克,车前子30克,粳米30克。先将车前子布包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半小时后取出布包,再将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具有清热健脾,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重于热型腹泻。

    山楂神曲粥:取山楂50克,神曲15克,粳米30克。先用纱布将山楂、神曲包好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后去掉药渣,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每天2次。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之功效,适用于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而致消化不良的患儿。

    茯苓大枣粥:取茯苓粉30克,大枣15克,粳米30克。先将大枣去核切碎,放入锅中加水浸泡20分钟,然后把粳米、茯苓粉一起加入煮成粥,服时加适量白糖,每天2次。具有健脾补中,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脾虚久泻者。

    参莲大枣粥:取党参10克,莲子10克,大枣15克,粳米30克。先将党参、莲子研成细末,把大枣去核切碎,再将粳米与党参末、莲子末、枣肉一起加水适量煮成粥,加白糖少许,即可食用,每天2次。具有益气健脾止泻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之患儿。

    糯米固肠粥:取糯米30克,山药15克。先将糯米炒微黄,山药研成细末,然后把二者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熟后加胡椒面少许,白糖适量调服,每天2次。具有健脾暖胃,温中止泻之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寒型腹泻。
7
发表于 2015-10-10 20:14 | 只看该作者
灌肠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用黄连素10~15 mg/kg,思密达1岁以内每次应用1袋,1岁以上每次2袋,山莨菪碱0.2 mg/kg,溶于15~20 ml生理盐水中,加热至37~39℃时,患儿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 cm,用20 ml空针推入,灌肠前先排便,将肛管前端用石蜡油润滑后从**轻轻插入10~15 cm,缓慢注入灌肠液后捏住肛管口回抽10 ml空气注入,使药物完全到达肠腔,反折肛管缓慢拔出,使药液保留1~2小时,每日2次。
8
发表于 2015-10-10 20:15 | 只看该作者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0.5~2岁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在世界各地均有爆发流行以及散发病例报道,约50%的婴幼儿急性腹泻由轮状病毒所致,据推测,轮状病毒每年感染死亡人数约100万。在我国每年秋冬季节有一个发病高峰,故又称为“秋季腹泻”,实际上除秋冬季节外,春末夏初季节也属于好发季节。[m,     轮状病毒属于RNA病毒,分为A、B、C、D、E、F、G共7组,每组又分为不同的血清型,各组病毒均可以致病,其中A组最常见、致病力最强,主要引起婴幼儿以及新生儿发病,B组主要引起成人腹泻流行。

    轮状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比较强,耐热,50℃加热1小时,病毒的形态结构无变化,室温可以存活7个月,不易被胃酸破坏,-20℃可以长期存活,所以非常容易传播,在医院内传播可以造成爆发流行,是儿童院内交叉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由于轮状病毒分型较多,不同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基因也容易发生突变,所以可以造成反复感染的可能性。[

    患儿以及无症状携带者是主要的感染源,试验证实,轮状病毒不但感染人,还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如猪、猴、狗等,属于人畜共患疾病。感染症状出现前1天患儿大便中就开始排毒,病程3~4天为高峰,1~2周排毒停止。主要经过粪口途径传播,密切接触也可以传播,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呼吸道传播也是感染的途径之一。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是感染的高发季节,其他季节亦可以散发发病。[    病毒主要侵犯十二指肠以及近端空肠,极少数可以累及结肠,近年有轮状病毒全身播散的个例报道,即从病人的脑脊液、胸水、呼吸道上皮分离出轮状病毒。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内**,使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凋亡,上皮细胞刷状缘带有乳糖酶,可以分解食物中的乳糖,由于上皮细胞被破坏,就会继发乳糖酶分泌不足,造成食物中的双糖吸收不良,糖类物质消化不完全,引起肠腔渗透压升高,大量液体积聚在肠腔内,引起水样泻,这种机制导致的腹泻又称为渗透性腹泻,所以患儿大便往往为水样,容易造成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目前认为轮状病毒是全身感染的疾病,所以患儿还会出现呼吸道症状,甚至造成心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一般病程3~8天后随着小肠上皮细胞的修复,腹泻可以自愈。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24~48小时,起病急,在腹泻症状出现之前,往往先出现呕吐,随后开始腹泻,腹泻症状轻重不一,轻症仅表现为轻度腹泻,重者呕吐频繁,不能进食,频繁排水样便或蛋花汤样大便,无黏液以及脓血,每次便量较多,每天可达数十次,大便无臭味,尿量减少明显,很快出现精神萎靡、口渴、尿少、无泪、口唇樱桃红色、四肢湿冷等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体征。大多伴有中等程度的发热,38℃左右,少数为高热。腹泻同时一般没有阵发性哭闹等腹痛表现。发病早期可以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如低热、咳嗽、流涕等,部分患儿可以出现惊厥。无合并症者1周左右可以自愈,严重患儿可以死于脱水或爆发性心肌炎

    实验室检查 未合并细菌感染者血常规白细胞正常,合并细菌感染者或由于脱水造成血液浓缩者血白细胞以及C反应蛋白(CRP)均升高;大便常规检查多正常,可以见到较多的脂肪球,个别患儿便常规可以查到少量白细胞,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45%~90%,可以协助诊断,一般在发病的1~4天阳性率较高,必要时可以重复进行

    针对脱水的患儿,血电解质以及血气分析检查是必需的,可以指导补液治疗,此时可见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表现。合并心脏、肝脏损害者往往转氨酶以及心肌酶升高,心电图也可以表现为ST-T改变或心律失常,心脏彩超部分患儿心脏扩大,与其他病毒造成的心肌炎表现类似。

    合并症①心脏、肝脏损害:心肌、肝脏损害的发生率较高,肝脏损害一般临床无症状,心肌损害发生率较高,>50%患儿会出现心肌酶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心律增快、心音低钝等,严重者出现心功能不全甚至心源性休克表现,除心肌酶升高外,化验检查可以发现心电图ST-T改变、心脏扩大。病因与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以及病毒侵犯脏器系统有关,以上改变大多为一过性,经过治疗预后良好,但严重者可以因爆发性心肌炎导致死亡。②神经系统损害:部分患儿在发病早期出现惊厥,脑脊液检查可以正常或类似病毒性脑炎的改变,一般为良性,预后较好。③肠套叠:由于轮状病毒患儿腹泻频繁,肠道蠕动加快,有合并肠套叠的报道,如果患儿出现哭闹、排果酱样大便、腹部触及包块,需要及时行腹部B超检查协助诊断。④乳糖不耐受:由于轮状病毒影响小肠绒毛,造成小肠绒毛刷状缘上的乳糖酶分泌不足,继发乳糖不耐受,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大多可以随轮状病毒清除而恢复正常。但部分患儿在轮状病毒感染后腹泻可以持续数周,此时肠道病变与轮状病毒无关,为继发乳糖不耐受所致,治疗需要注意调节饮食,建议在轮状病毒治疗结束后仍给予免乳糖饮食喂养一段时间,然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轮状病毒肠炎在流行病学以及临床表现方面有其特点,诊断比较容易,主要注意下几点:①秋冬或春季发病;②<2岁婴幼儿,尤其<1岁婴儿;③起病先呕吐,随之出现腹泻,大便为水样或蛋花汤样,无黏液及脓血,无臭味,大便次数多,便量大;④常伴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咳嗽、流涕等;⑤容易出现脱水、酸中毒;⑥大便化验仅有脂肪球,偶见少量白细胞;⑦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

    鉴别诊断 轮状病毒肠炎要注意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诺瓦克病毒肠炎 每年的9月至次年4月多发,也表现为发热、腹泻、呕吐、腹泻,大便性状以及大便常规检查与轮状病毒相似,但多见于年长儿和成人,腹泻同时多伴有腹痛、头痛、肌痛等不适,病程较短,一般持续1~3天即可自愈,合并症较少。

    产毒性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病 多发生于夏季,婴幼儿多见,潜伏期较短。主要表现有中等程度的发热、腹泻、呕吐、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也容易合并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但多混有黏液,大便化验可以为正常,化验血白细胞往往升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侵袭性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病 夏季多发,发病年龄以学龄儿童多见,除发热外,恶心、腹痛症状突出,多伴有乏力、厌食,排便时有里急后重感,大便为黏液便甚至脓血便,量少,有腥臭味,感染中毒症状重,严重者可以合并中毒性休克或脑水肿。大便常规检查可见较多的红白细胞甚至脓细胞,血白细胞升高明显,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脱水的诊断及治疗

    脱水以及严重的电解质紊乱是造成状病毒肠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轮状病毒患儿,应及时准确判断脱水是否存在,评估严重程度,并给予及时正确治疗。[

    脱水的概念与临床表现人体大部分由液体组成,年龄越小,身体内所含的体液量越多,新生儿体液约占其体重的78%,1岁的婴儿体液占其体重的65%,而成人为55%~60%。体液中包含人体所必需的电解质,如钾、钠、氯、碳酸氢根等,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维持体液的量和液体性质以及在体内的分布,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

    脱水就是指人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水摄入过少或丢失过多,造成体液总量减少的现象,常见的原因有呕吐、腹泻、高温等。由于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对水电解质失衡的调节能力较差,更容易发生脱水。脱水的表现有口渴、尿量减少、前囟和眼窝凹陷、皮肤黏膜和口唇干燥,严重者还有四肢湿冷、精神萎靡、血压下降等休克的表现,此时患儿情况非常危急,需要快速补液治疗方能挽救生命。脱水的常见表现已及分度见表1,临床应用时要注意综合分析判断
9
发表于 2015-10-10 21:58 | 只看该作者
临床应用白术散老师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方,效果不错。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芩10克   紫苏10克    藿香10克    木香10克    炒葛根15克      焦山楂12克
神曲10克   车前草15克    石榴皮12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两次。
10
发表于 2015-10-19 15: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魔怪 于 2015-10-19 15:21 编辑

秋冬季节腹泻幼儿:现代认为多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个人总结主要有两种:1.胃肠型感冒所致(感染)。2.饮食不当所致(非感染)。
主要表现:大便次数增多,少则3-4次,多则10余次,同时伴有大便性状的改变,大便呈水样便、蛋花汤样便。便常规有脂肪颗粒、白细胞少量或2-3个加号等。
本病诊断较易,但必须辨明是否脱水,脱水建议口服补液或静点(家长好像更愿意接受静脉点滴补液)。
治疗:蒙脱石散、妈咪爱、金双歧等。本人是学中医的,个人临床觉得口服中药效果同样较好(参苓白术散等),其他要注意八分饮食、忌食水果果汁类、防肚脐受凉(特别是夜间)。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如果没有脱水,8-10天就好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别看资料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7 06:0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