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2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caobi2500 于 2015-9-4 20:31 编辑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Epstein-Barr virus)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周围血中出现大量的异常淋巴细胞,病程常具自限性,预后良好。本病以秋冬多发,多见于小儿青少年,16-30岁的青年患者居多,35岁以上则很少见。本病属于中医“温病”、“风温”范畴。i&vk, 百拇医药

    病原体及流行病学i&vk, 百拇医药

    EB病毒为DNA病毒,180-200nm,该病毒具膜壳、膜、早期、补体结合、病毒相关核抗原等五种抗原。病毒携带者和病人是传染源。主要经口、密切接触传染。病毒进入口腔后可能先在咽部淋巴组织内增殖,继而进入血循环中产生病毒血症,并进一步累及淋巴系统的各组织和脏器。i&vk, 百拇医药

    诊断:i&vk, 百拇医药

    1. 临床表现:i&vk, 百拇医药

    潜伏期小儿为4-15天,青少年约30天。起病可急可缓。i&vk, 百拇医药

    典型表现有:i&vk, 百拇医药

    发热:轻重不一,热型不定,多在39℃左右,持续1-3周,逐渐下降。i&vk, 百拇医药

    淋巴结肿大:颈前颈后淋巴结不粘连,不化脓、压痛不明显、消退甚慢,可达数周至数月之久。i&vk, 百拇医药

    咽峡炎:扁桃体充血、肿大,部分患者扁桃体上有灰白色假膜。i&vk, 百拇医药

    肝、脾肿大:多数为轻度肿大,少数患者脾及肝可明显肿大,且有压痛。3/4的患者可有肝功能损害。临床可出现类似其他病毒性肝炎的一切表现,但出现肝昏迷者极少。i&vk, 百拇医药

    皮疹:约10-15%的患者可有皮疹,多呈斑丘疹,也有水疱样或荨麻疹样皮疹,出疹时间在本病的4-10天。i&vk, 百拇医药

    其他系统症状:婴幼儿可发生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心包炎、无菌性脑膜炎、多发生神经根炎、以及脑、脑膜、脊髓、颅神经与周围神经受损的表现。少数人发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以及肾脏受损。本病病程较长,尤其年长儿、成年人或重要脏器受损的患者可迁延很久。i&vk, 百拇医药

    2. 实验室检查:

    血象:早期(病程3天以内)白细胞正常或略低,中性粒细胞增加,病程4-5天,白细胞总数呈轻至中度增加,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逐渐增加,病程7-10天可达70-90%,出现特征性异常淋巴细胞,呈泡沫型、大淋巴细胞型、幼稚型。sd}t, 百拇医药

    血清嗜异性凝集反应:血清中出现IgM抗体,能凝集绵羊红细胞,血清稀度在1:40以上为阳性。多数在2-3周达高峰,数月消失,病程5月以上即呈阴性。5岁以下小儿抗体出现较晚,甚至不出现。sd}t, 百拇医药

    其他抗体:被EB病毒感染的细胞上有以下几种病毒抗原,包括包括病毒衣壳抗原(VCA)、早期抗原(EA)及EB核抗原(EBNA)。故在感染早期80%患者可检出EA抗体、97%患者可检出特异性IgM?/FONT>VCA抗体,均于恢期后消失EBNA抗体在恢复期中出现者说明是新感染,如在早期已出现表示感染早已存在。sd}t, 百拇医药

    其他检查:肝功能多异常,骨髓检查可除外血液病,有神经系统损害可检查脑脊液sd}t, 百拇医药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sd}t, 百拇医药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为温毒。温毒从鼻而入,先在咽喉部孳生繁殖,可见邪侵肺卫的恶寒发热、咽痛咳嗽多汗等卫表证候。温毒继而沿少阳经脉内侵,引起气滞血瘀,经脉失和,运行不畅,兼感疫热,终致凝聚,使淋巴结、肝脾肿大。热毒侵及肝胆,薰蒸胆汁外溢,则身目黄染。偶尔犯及心肝,则见壮热、神昏、肢厥等。sd}t, 百拇医药

    鉴别诊断:sd}t, 百拇医药

    1.甲型病毒性肝炎:全身困乏与食欲不振显著,有黄疸病人多为“热退见黄”,轻度淋巴细胞增多仅见于黄疸前期或早期,肝功异常率高,而嗜异性凝聚试验阴性。sd}t, 百拇医药

    2.链环菌性扁桃体炎:咽痛显著,扁桃体表面有白色点状渗出物,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青霉素G治疗效果好。sd}t, 百拇医药

    3.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主要见于婴幼儿、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重症者侵犯脏器广泛,如呼吸道、肝、胃、肠、肾、皮肤等。尿沉渣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见核内包涵体。胃洗出液、脑脊液组织活检可发现包涵体巨细胞。此外,还可进行病毒分离及测定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sd}t, 百拇医药

    4.弓形体病:先天性弓形体病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感染及中毒表现,可侵犯多数脏器,表现发热、贫血、肝、脾、淋巴结、心脏、神经、眼部病变,预后不良。后天性弓形体闰侵犯淋巴系统,少数可累及脑、心肌、心包、肺、肝、肾等而出现全身症状。便病变较轻,预后较好。

    现代医学治疗:3o7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3o7,

    并发肝炎的患者宜卧床休息,饮食清淡而富于营养。可用青霉素G预防细菌感染,疗程7-10日。3o7

    咽喉肿痛严重,以及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心包炎、心肌炎等,可酌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o7,

    本病应用氨基苄青霉素后往往有过敏反应,皮疹发生率可达80%左右,应避免使用。3o7,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3o7  
  1.邪在卫表:3o7,

    症状:发热恶寒,咽红疼痛,颈有肿核,舌红,苔白,脉浮数。3o7,

    治法清热解毒3o7,

    方药银翘散加减。3o7,

    银花15克,连翘12克,薄荷6克,牛蒡子12克,桔梗12克,山豆根12克,浙贝母12克,赤芍10克,竹叶12克,板蓝根15克,金钱草15克,甘草9克。3o7,

    水煎服,每日1剂。3o7,   
2.邪毒蕴结:3o7,

    症状:壮热头痛,咽红肿痛,颈侧肿结疼痛,两胁癥结疼痛,舌红,苔黄,脉滑数。3o7,

    治法:解毒散结。3o7,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3o7

    板蓝根2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连翘12克,玄参12克,马勃10克,僵蚕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牛蒡子12克,贝母12克,丹参15克。3o7,

    水煎服,每日1剂。3o7

    3.邪侵肝胆:3o7

    症状:发热纳呆,两胁胀痛,身目俱黄,淋巴结与肝脾肿大,舌红,苔黄腻,脉滑弦数。3o7,

    治法:解毒利胆。3o7,

    方药:茵陈蒿汤加减。3o7,

    茵陈30克,栀子12克,大黄12克,板蓝根15克,蒲公英15克,连翘10克,柴胡9克,赤芍12克,黄芪15克,金钱草15克,竹茹12克。3o7,

    水煎服,每日1剂。

2# 沙发
发表于 2015-9-5 07: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再次复习了,而且有新知识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3 09:5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