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1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气管内肿瘤致全身麻醉中高气道阻力一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8-28 1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患者,女,78岁,结肠癌,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外伤手术病史。术前检查Hb 101 g/L,血糖10.17 mmol/L。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多,余无明显异常。人手术室后BP 170/110 mm Hg。以**10 mg、**0.3 mg、***100 mg快速诱导,气管内插入ID 7.0加强型气管导管,听诊双肺呼吸音无异常,接麻醉机行机控呼吸,气道阻力约15 cm H2O。

术中吸人异氟醚维持麻醉,间断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手术进行约100 min时,麻醉机突然报警,发现气道阻力异常升高到42 cm H2O,呼吸囊无法将气体压入肺内,停止手术,同时行手控通气,明显感到气道阻力增高。

检查见气管导管无折曲,行吸痰处理,吸痰管不能通过,考虑可能存在机械性梗阻,遂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在气管导管末端侧孔处突入一肿物,暗粉色,表面光滑,约0.7 cm×0.6 cm,随呼吸上下活动(此时患者有微弱的自主呼吸),气管导管横截面阻塞约4/5。肿物距离气管隆突约3.0 cm。

为保证患者的安全,遂用纤维支气管镜将息肉挤出气管导管侧孔,并调整导管位置,将息肉挤压在导管外。气道高阻力解除,手术顺利。术毕带气管导管送入ICU。

术后4 h随访气管导管已拔除,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双肺呼吸音清,无呼吸阻力增加的表现。术后半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诊断为气管多形性腺瘤。

讨论

气管原发肿瘤少见,发病率约为0.1/10万。其中90%为鳞状细胞癌和囊腺癌。原发良性肿瘤仅占9.52%。气管原发良性肿瘤来源于不同的组织,有来自上皮组织的如**状瘤,来自间叶组织的软骨瘤、脂肪瘤、纤维瘤及平滑肌瘤,来自发育异常的如错构瘤和畸胎瘤。

气管多形性腺瘤,也称气管涎腺型混合瘤,属于涎腺型腺瘤的一种,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常在主气管见到,年龄26~74岁,有报道男性多见,生长缓慢,早期一般无症状,诊断困难。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被误诊为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本例患者日常无任何气道梗阻或慢性咳嗽咳痰的表现,在麻醉中突发瘤体突入气管导管腔内,可能是因为加强型气管导管壁软,随着摩擦部分瘤体水肿,体积增大,通过侧孔挤入气管导管内,而气管导管的内径约0.7 cm,以至于肿物几乎完全堵住气管导管,造成了气道高阻力的意外发生。患者因突发呼吸困难、发绀、心律加快、吸痰有阻力、呼吸频率加快、潮气量降低、气道峰压及平台压增高,紧急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内肉芽组织生长,局部可见痰痂形成,主气管横截面阻塞达80%~95%。因此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要高度警惕炎性气管息肉的形成,出现症状、体征及呼吸机参数改变提示呼吸道梗阻时,需及时行床旁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延误病情。

气管原发肿瘤少见,近年来气管内炎**肉的报道增加,因此提醒麻醉工作者在全麻过程中遇到不明原因的气道压异常升高时要警惕气管肿物的存在,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帮助我们明确原因,以便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滨州医学院麻醉教研室 孙雪华;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麻醉科 孙成飞,邱军明,刘波,贺桂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8 20:2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