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02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座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6-15 1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座疮俗称 “青春痘” 是一种与内分泌异常雄激素相对较多造成脂代谢异常有关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青春期常见的生理现象, 自青春期后几乎每个人都会在脸上或其他部位发生, 只是在数量上、 时间上、临床表现上不同而已。由于现代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座疮的发病率有所增长, 随着社交的增多及爱美程度的提高使本病得到更多的重视。座疮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趋向痊愈并不影响健康所以也不必放在心上, 但因影响面容美观往往使青少年十分苦恼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造成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需引起我们的关注。
座疮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病因较复杂, 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多与雄激素分泌过多, 座疮丙酸杆菌增殖, 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 环境因数和遗传因素有关。好发于青春期, 男多于女性。好发于面部、 前胸及后背部皮脂腺发达部位, 常对称分布。自觉有蜃痒感。
 临床分型 ①粉刺; 这包括白头和黑头粉刺。这是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 不发红也不隆起、 米粒大小的皮损。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开放性粉刺顶端呈黄白色, 也可因色素沉积形成黑头粉刺, 可挤出头部为黑色而下部成白色半透明的脂栓。粉刺是座疮的早期损害, 加重时刻形成炎症丘疹。②丘疹; 皮损为红色, 是又粉刺发展而来的。③脓疤; 可在丘疹的基础上形成绿豆大小的脓疤。④囊肿结节; 如果炎症继续发展可形成大小不等
的暗红色结节或囊肿, 挤压时可有波动感。
一般不需要治疗。约在20 岁以后症状可缓解减轻自然痊愈。需药物治疗者原则是作用在座疮发病的各个环节, 如减少皮脂分泌、 溶解毛囊角栓、 减丙酸杆菌的数目和减轻炎症。在治疗过程中, 患者一定要有的信心,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情, 治疗不能一瞅而就, 通常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 虽然治疗方法很多, 合理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药物, 采取综合治疗的措施, 坚持治疗是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各型座疮经治疗好转后都应给予巩固治疗以免复发。
常用的外用药, 适用于轻、 中度的患者, 口服药无治疗适用于中、 重度
的患者。
维甲酸药物; 常用的有第一、 三代维甲酸。可以抑制蛋白的产生, 抑制和减少粉刺的形成, 清除成熟和炎性皮损。如第一代的外用维甲酸对丘疹和粉刺有效, 口服的适用于囊肿型每天口服 园援 缘皂早辕 噪早, 一日三次, 必要时加服抗生素, 连用 源 周, 源 周后按疗效调整, 减少副作用的产生。第三代外用维甲酸如阿达帕林凝胶、 罗汀凝胶也有不错的效果。
常用的抗生素有大环内酯类药物, 具有抗菌谱、 抗菌活性强、 组织与分泌物中分布高、 半衰期长等特点, 对重度炎症性、 脓疤型、 囊肿型座疮有明显的效果。
西咪替丁近年来发现有免疫调节作用, 可抑制皮脂腺的分泌, 口服、 外用适情况而用。
中医中药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中成药如一清胶囊、 丹参酮胶囊, 具有清热解毒, 凉血消肿, 行气活血, 有利于汗腺、 皮脂腺的分泌, 在临床上应用也很广。
痤疮,又称“粉刺”,俗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青年男女,好发于颜面、背部,临床表现为散在黑头丘疹,挤压可出现白色皮脂颗粒,合并感染时顶端形成脓疮,周围有炎症浸润,破溃后流出脓液,可遗留有结节、瘢痕。 治疗方法 放血疗法,取大椎、尺泽、少商、曲池、血海穴。用三棱针点刺至出血,然后加闪火拔罐,使每罐出血2~3ml为宜。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药膜疗法,采用自拟凉血消疮面膜外敷。组方:黄芩、黄连、野菊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芨、白芷、白芥子各等份研极细末。按1∶1比例加水倒膜粉即成。用时以温水洁面,开水调面膜,加少许白醋搅拌成糊状,均匀涂于面部患处,40~50min后洗去即可。视病情轻重每周敷1~3次。同时用甲硝唑、维生素C溶入硫磺洗剂中调匀,每日早晚外擦患处,停用一切化妆品。 治疗结果 笔者收治14例痤疮患者,年龄在14~29岁之间,面部有不同程度的丘疹、脓疮、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病程3个月~3年。经用本疗法治疗1~3个疗程后均痊愈,未出现新的皮损,原有瘢痕亦渐淡化,皮肤较前**细腻。 体会 中医认为本病系由肺卫内热或肠胃湿热,上熏颜面,复感风热外邪,热郁面部肌肤所致。特别是年轻生机旺盛之际,肺卫阳热偏盛,血热外壅,上熏于面,气血郁滞而发;或过食肥甘油腻,积久化湿生热,湿热循经熏蒸,蕴阻于面,发为皮疹。治当泻肺卫郁热,清肠胃湿热,凉血解毒,活肤生肌。方取大椎清热通络,尺泽泄热肃肺,少商泄热活血,曲池、血海活血通络、消瘀除斑,复加拔罐放血加强泄热之力。药膜中黄芩、黄连、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苦泄肺胃郁热,四物汤活血和血养血,白芨、白芷、白芥子活肤生肌、嫩白皮肤、修复瘢痕损伤,合用则去痘生肌之力显著,甲硝唑、维生素C、硫磺洗剂抗炎杀菌,促进表皮细胞代谢,早晚擦用以巩固疗效。
一般治疗:首先要让病人消除顾虑,做好心理解释,不要有太大压力,建议服点多虑平半片每晚一次  阿达怕林凝胶每晚一次,每天一次,要少用。(每次用针尖大小),BP乳膏外用(白天用如针尖大小,从小剂量开始),阿奇霉素消炎 第一天0.5qd   以后0.25bid    西咪替丁0.25tid  **片10mg  tid(若不能用激素病情不好控制),可以用点左旋咪唑免疫调节剂。我喜欢用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
该患者今年十八岁,十四岁颈后患有毛囊炎,到哈医大就诊,静脉注射消炎,没有效果,后到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祖国医药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期间在北京住院四个月,无明显治疗效果,四年之间不间断治疗,病情不断加重,头部和腋下形成窦道,臀部也出现窦道,多处部位已经出现死结,一年前,服用长春中医药大学赵书峰教授的中药,臀部窦道已经控制,头部和腋下反复发作,通过赵书峰教授的介绍,9月5日转入我院,由赵书峰教授内在调理,我院使用外用药拔毒、针灸放血疗法,联合准备攻破这一世界难题,希望医友们给予关注,也请对这个课题有研究的老师给予宝贵的意见,看热闹的就不要妄加评论。
          我们治疗第一步:使用一寸毫针泡制中药药酒,对结节部位进行针灸,药酒本身就有结节化瘀功能,每次留针40--50分钟,然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第二步:用传统中药药酒对囊肿部位擦药一小时左右,等皮肤出现红肿,患者感到
疼痛时,把药酒停下,,十二小时之内会出现起泡、流水排毒现象。
          第三步:出现起泡、流水、排毒后,我们用专业工具把泡挑破,死皮剪掉,一般排毒过程在三天左右,第四天不会再流水,头部打痂,7--8天痂会脱落,患者恢复两天皮损,第十天用上述方法反复第二次治疗。

          该患者因得病四年之久,多处部位已经出现死结,不长头发,如果完全恢复正常功能,促进毛发再生,大约需要半年左右时间,外用排毒治疗期间,还需内服中药调理,化瘀结节,有利于外用药更好的把毒素排泄出来
file:///D:\DOCUM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file:///D:\DOCUM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jpg
file:///D:\DOCUM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5.jpg
file:///D:\DOCUM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7.jpg
file:///D:\DOCUM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8.jpg
file:///D:\DOCUME~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9.jpg

2# 沙发
发表于 2015-12-15 13:03 | 只看该作者
一、概述:
青春痘又称痤疮。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不仅面部不爽且影响外观,有的患者病程久远,此消彼起,绵延数年不愈。以粉刺(白头、黑头)、丘疹、脓胞、结节、囊肿性皮肤损害为主,如果伤及真皮可有瘢痕形成。中医称“面胞”、“肺风粉刺”。好发于面部、颌下、肩部、背部、胸部,多发于青春期男女。由于青春期雄激素分泌增多,使皮脂腺分泌亢进,由于皮脂腺管及毛囊孔闭阻或不畅导致皮脂排泄障碍而形成痤疮






3# 板凳
发表于 2015-12-15 13:06 | 只看该作者
二:分型:
痤疮的基本损害以炎性丘疹为代表,但随着炎性丘疹的演变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基本损害,因之痤疮也是呈现多样性皮疹的皮肤病。目前临床根据皮肤损害的主要表现把痤疮分为以下8种类型:
1:点状样痤疮: 点状痤疮是指在毛囊漏斗部角质细胞粘连性增加,角质细胞堆积,形成微小粉刺,为亚痤疮。临床上没有明显症状。包括2种:

(1)、白头粉刺毛囊漏斗部被角质细胞堵塞,角化物和皮脂阻塞,而顶部由表皮覆盖,与外界不相通,成为封闭性粉刺。面部呈现散在小白点接近于皮肤色,如用手挤压,可挤出条状或米粒大的黄白色,半透明的脂肪栓。
(2)、黑头粉刺在毛囊漏斗部被完全堵塞,毛囊皮脂腺内均为角化物与皮脂。而开口处与外界相通,形成开放性粉刺。表现为小点状的小黑点,是经过氧化后所形成。
2:丘疹性痤疮:在毛囊漏斗部闭塞的情况下,形成毛囊皮脂腺内缺氧的环境,厌氧性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化学趋化因子,白细胞聚集而发生炎症性丘疹。最常见的皮肤损害以发炎的小丘疹为主,高出皮肤,大小有如米粒到豌豆大,较密集,有的也较坚硬,颜色是淡红色或深红色,有时在丘疹中央可以看到黑头或顶端发黑的皮脂栓,时有痒或疼痛感。
3:脓疮性痤疮:是炎性丘疹的进一步发展,加重。毛囊皮脂腺内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吞噬痤疮杆菌发生炎症反应,大量浓细胞堆积形成疱疹。以脓疮表现为主,高出皮肤有绿豆大小,顶部形成白头脓疱,底部色浅红或深红,触之有痛感,脓液较为粘稠治愈后常遗留或浅或深的瘢痕。
4:结节性痤疮:结节是在脓疱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内大量的角质物、皮脂使毛囊壁有明显的破坏而形成高于皮肤表面的红色结节。当发炎部位较深时,脓疱性痤疮可发展成壁厚的结节,大小不等,颜色呈正常皮肤色、浅红色或深红色,表现不一,有的显著隆起,而成为半球形或圆锥形,可长期存在或逐渐吸收;若脓液破溃后形成明显的瘢痕和色素沉着。
5:囊肿性痤疮:囊肿是在结节的基础上,毛囊皮脂腺结构内大量脓细胞的聚集,既有脓液,细菌残体,皮脂和角化物,又有炎症浸润,把毛囊结构完全抻破。但并不形成囊壁,触摸起来有囊肿感觉,压之溢出血,脓。形成大小不等的皮脂腺囊肿,常继发化脓菌感染,破溃后流出血性胶流状脓液,炎症不重,以后逐渐形成窦道或瘢痕。粉瘤在囊肿型痤疮的基础上,毛囊皮脂内所有内容物逐渐干燥,炎症减轻,形成油腻性豆渣样物质,当囊内压力过大时会在表面形成小孔,可挤出豆渣样或干烙样物质.
6:萎缩性痤疮:痤疮的疤痕可分为两种:(1)萎缩性疤痕,是指在炎性丘疹,脓疱痤疮损害的基础上,加上用柳叶刀挑,刺,用手挤,破坏了皮脂腺体,形成不规则,较浅的凹疤,称为冰碴样疤痕。这种疤痕将陪伴终生。多见于患病时间较长,反复发作,而没有加以重视的患者。
(2)肥大性疤痕是在炎性丘疹,结节,囊肿等皮损愈合或属于疤痕体质的病人,在发生过痤疮的部位上形成高出皮肤表面,坚实,又硬的肥大性,增生性疤痕。核心是小的粉瘤,又痒又痛,严重毁容。发生于下颏,颈,肩,背,胸,也发生于面部。
7:聚合性痤疮:瘘管结节,囊肿位于较深的部位,其囊腔里的内容物逐渐向皮肤表面移动,最后穿破皮肤,排出内容物,排出物所经过的通道形成纤维化的管道,瘘管。它也是皮肤损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皮肤的损害呈现多种形态,有很多的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及窦道,瘢痕、硬结密集发生。
8:恶病性痤疮:皮肤损害为小米粒至蚕豆大小的青红色或紫红色丘疹,脓疱或结节,质地较软,含有脓液或血液,长久不愈,愈后遗留小瘢痕,可转变为疽疖痈,此型多见于体质虚弱者。

三:病因病机:

1:现代医学病因病机:
一是皮脂腺管及毛囊孔闭阻或不畅导致皮脂排泄障碍;皮脂腺分泌出来的油脂无法经毛发流出皮肤表面,积聚于毛囊内;
二是内分泌失调:由于青春发育期卵巢和肾上腺的机能活跃,体内雄激素急剧增加,在雄激素的作用下皮脂腺活跃,使皮脂腺过度分泌,皮脂腺管及毛孔囊阻塞,毛囊皮脂腺内大量皮脂堆积。
三是皮脂比例失调: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和腊脂的比例失调使皮脂粘稠度增高排出不畅,聚积在毛囊内;

四是局部感染,毛囊皮脂腺内的厌氧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菌、糠秕存积排不出去孢子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皮脂,将甘油三酯在酶的作用下形成大量游离脂肪酸、化学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脓疱,结节,囊肿把毛囊皮脂腺的结构破坏。

另外,父母遗传、 过度免疫反应、 精神焦虑紧张、饮食辛辣肥厚、滥用药物、不合理使用化妆品等也与青春痘的发病有关密切的关系!

在四个最主要的发病因素中,内分泌内分泌失调又是最主要的病因,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雄激素可以增加毛囊角化,可以促进皮脂腺的分泌。因此,当雄激素过多时,可以导致毛囊角化过度而引起毛孔堵塞;也可以诱发皮脂腺分泌亢进、皮脂比例失调。而毛囊堵塞、皮脂分泌亢进则又容易导致局部感染。由上可见,内分泌失调是导致青春痘最根本的病因!

2:中医的病因病机
(1)环境污染 父母遗传致使上焦素有郁热,面部常年暴露容易感受风寒之邪,寒热互结造成肺卫闭实,毛窍郁闭形成了痤疮的初始外因。
(2)成长期“相火炽甚”,容易出现“阳气内郁”,郁久化热,热毒不得宣泄是痤疮形成的主要内因。
(3)过食辛辣厚味、情志不舒导致肠胃、肝胆郁热熏蒸煎灼使排泄物粘稠、燥结不易排出可以促进痤疮的形成发展。
(4)局部气血痰湿淤滞形成丘疹结节,郁久化火,火毒成脓,造成一系列痤疮损害的发生。

四:治疗
初期宣肺开窍通便利湿,畅通郁热宣泄通道。中期调整阴阳消散痰瘀之凝结。后期通经疏络软坚散结。
4
发表于 2016-6-1 1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gjhsl3013

请问楼主,您提到的苦雪散怎么配比,我家孩子10周岁就开始长痤疮了,我特别担心她脸上留疤,可以加您微信吗?我也是爱爱医的注册医生,跪求!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5
发表于 2016-6-3 15:13 | 只看该作者
写了还是不错,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4 00: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