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染科] Cell:沙门氏菌的天才生存指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3-30 1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其实宿主免疫系统与病原体(广义:包括病变的自身组织)是一对哲学上的矛盾。如果没有病原体的存在,免疫系统也就毫无意义。在进化过程中,宿主免疫系统与病原体在不断地调整自己,适应对方的特性,从而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最近发表在《Cell:trends in immunology》杂志上的一篇综述类文章中,作者就沙门氏菌的感染方式与宿主的免疫策略做了系统的总结。
    沙门氏菌是一类常见的寄生类微生物。最早见于美国19世纪爆发的猪霍乱疫情。当时著名细菌学家D.E.萨蒙(沙门)从病猪肠道内分离得到一种前所未见的细菌,因而定名为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属中一类常见的感染人的菌株叫做Salmonella enterica,该菌能够在人类肠道内长期繁殖,并造成慢性感染,难以治愈。那么S. enterica是如何在高度炎性的肠道内生存的呢?
    巨噬细胞是人体内威力巨大的抗感染卫士。它消灭病原体的主要方式是内吞与消化。在高度炎性化的肠道区域,充斥着大量的巨噬细胞。S. enterica能够激活宿主的巨噬细胞表面的模式受体,从而**巨噬细胞对它进行吞噬。然而,在进入巨噬细胞内部后,沙门氏菌的特性使得它能够利用细胞内部的环境进行大量繁殖。之后,S. enterica再次利用宿主的胞内炎症小体以及INF-R信号等诱导巨噬细胞发生凋亡,从而将大量子代的细菌释放到胞外。另外,巨噬细胞的坏死会使得S. enterica更容易从表皮层向组织内部渗透,从而造成系统性地感染。
    另一方面,S. enterica的胞内感染并不会引起巨噬细胞的快速死亡。一部分巨噬细胞被感染后并没有“壮烈牺牲”,而是很快变成了“<---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受限--->” ,它们快速失去巨噬细胞应有的特性,释放极低的促炎性因子,最重要的是提供了胞内舒适的场所供S. enterica繁殖,最终形成慢性感染。目前发现调控这类巨噬细胞的关键因子是PPAR-γ,一类胞内识别脂肪酸的受体,同时也是转录因子。它受到S. enterica相关配体的激活,能够激活下有基因的表达,改变巨噬细胞原本的代谢模式,提高胞内葡萄糖浓度,方便S. enterica的繁殖。
    另外,S. enterica还可以诱导肠道炎性反应,驱使免疫细胞杀伤其它类型的细菌,从而为其在肠道内的寄生减少了竞争压力。
    综上,作者总结了S. enterica利用宿主免疫系统的主要特点:免疫逃逸与繁殖。说明免疫系统有时候并不是万能的。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在吃坏肚子的时候不得不**吃药而不是仅仅等待自然恢复:自然恢复是有可能的,但同时也是有风险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08:2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