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71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研究与训诂]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平脉法第一》校正一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此条之错乱不知前人是否校正过,但今日读之殊觉怪谬,遂移定之,原文如下:
寸口脉浮而大,有热,心下反硬,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鞕,汗多则热甚。脉迟者,尚未可攻也。
移定后文辞如下:
寸口脉浮而大,有热,心下反硬,攻之,属脏者,不令发汗,汗多则热甚;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鞕。脉迟者,尚未可攻也。
按:此条舛错处,似乎程应旄厘定过,恍恍惚惚间,不甚记得了,但此条应当如此方为工整。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6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6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5-3-14 13:01 | 只看该作者
“攻之”加个名号是否更妥?
3# 板凳
发表于 2015-3-14 1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大别山候鸟

或许好点,但古代书籍往往是不加标点的,只要断句对就行。到了后面,才对标点重视起来,尤其民国以后,但是我觉得加不加无所谓,要是觉得不舒服,不符合自己的阅读习惯,就自己加也行。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4
发表于 2015-3-14 20:56 | 只看该作者
校正需要有校本、主校本、参校本等等,而不是仅仅凭感觉,无证据,还是不要随意动吧,很严肃的事情
5
发表于 2015-3-14 2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箋疏

没有不严肃,严肃不严肃跟那些没直接关系。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6
发表于 2015-3-15 13:45 |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不改为好,前者强调属脏者,后者强调攻之,辨证论治,有证才可讨论治法,前者是症。证,治法,注意事项,后者是症状,治法,证,注意事项,显然前者更合理缜密些
7
发表于 2015-3-15 16: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小白头翁

这么明显的错误,都不敢改,而且还要别有一套说辞,来掩盖错误,是不是人到圣的阶段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对的,更别提在誊抄传抄过程中的失误了,如果是这样,那我无话可说了。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8
发表于 2015-3-16 19: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白头翁 于 2015-3-16 20:03 编辑
盛雪仁 发表于 2015-3-15 16:03
回复 6# 小白头翁

这么明显的错误,都不敢改,而且还要别有一套说辞,来掩盖错误,是不是人到圣的阶段 ...

圣不圣无关紧要,合理不合理才是最主要的,做什么事要自己用用脑子而不是看别人怎么说,寸口脉浮而大,有热,心下反硬(症),属脏者(证),攻之(治法),不令发汗(注意事项),症,证,治法,注意事项这符合中医
治病思维过程,症,治法,证,注意事项,这是西医治病方法,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症状是表面的,证才是根本,中医治病一定是要治根本,只有西医
才是治症状
9
发表于 2015-3-17 0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小白头翁

那是你认为的而已,切莫自己代表整个中医群,这样改也只是我自己的意见,你不同意我接受,但我更不同意你的不同意,至于你说的思维过程,并不是中医专有,而且也不能拿来死套张仲景,该条文之错,错就错在他没有基本的文法,不符合古汉语的基本文辞逻辑和语法结构,与你说的什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点关系也没有,如果来好好讨论,就不要东拉西扯,基本小学功底也是要有的。如果这点东西都没有,那张仲景还举什么孝廉,官什么长沙太守。如果在小学方面对本人有所教诲, 你拿出小学方面的证据证明我是错的,小子自当虚心学习,多余及题外就谅小子不能接受了。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8 07:0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