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13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交流] 《急诊轶事系列活动》之十四—— 院前急救之丢三落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zmdzfx 于 2015-1-19 21:44 编辑


    看到冷丁老师在他的《急诊出诊技巧之出诊》中写道:接到出车指令,上得车来,先瞄一眼,该带的东西带齐了吗?
一般条件好的急救车上,各种急救用品都在规定的位置固定着,一目了然,平时呢,也在经常维护着。但象我们车上,也就几样东西:担架、氧气瓶、氧气袋、急救药箱。即便如此,也应该过滤一遍,特别是小物件,诸如:输液管、氧气管。对了,还有个冬天容易漏掉的:放在温水里的甘露醇。
其实,这些就是一打眼的功夫。但若不操心,占据半个车厢的担架也有可能忘掉……
联想到自己3天前的那次出车,就忘了带被子!
救护车到达呼救现场后,来到患者所在的居民楼下,患者已被家属搀扶到单元门口,正捂着肚子**。患者抬到救护车上后,遍寻车厢,被子无影踪,可怜患者躺倒在冰冷的铲式担架上瑟瑟发抖,车上竟无御寒之物,幸亏患者儿子心疼老妈,脱下外套解围,我们表面上平静,但心下还是歉然,因此,在到达医院之前,电话提前联系留守急救站的护士,准备好棉被,打开车门后,迅速盖上,这才将患者推下救护车。
    这次因为元旦假调休,抽调来临时顶班的护士当然不能出车,搭班护士也是到急诊才上岗月余的新手,还没有实战经验,没有单独出过车,于是乎,在突然下达的指令面前,我这个“老手”就临危受命,掂着急救箱就匆忙上岗了,急救物品交接、查看、清点、准备不到位的结果,这就是临床上得来的经验教训!
每当看到科里“120”出车人员回车后,立马就腾出手来,认真细致地为救护车、急救箱补齐所消耗的急救药品物品,以便下次出车应急备用,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把手伸进急救服腰兜里,摸着里面备用的一卷纸胶布,想起自己那次出车时的狼狈不堪。
这是我另一次出车的院前经历,这次是在急救箱里紧急情况下找不着固定针头的胶布了,你想啊,在剧烈摇晃的救护车上,针头无法固定怎么整!
    院前急救的救治条件有限,救治环境复杂多变,急救人员在能力体力物力要求上与院内有着本质的不同,相当于临床专科的集体作战来说,我们更多的时候是院外的单兵作战,且在众目睽睽之下,面对公众的监督!因此,我们更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要具备较强的专项业务技能,以及熟练应对各种复杂临床问题的职业素养和实战经验,更要备齐抢救药品物品提前打好院前急救的基础备战。我们急救工作的核心任务是对于任何急危重症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适应院前急救和灾难医疗救援任务等,急救护士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做好急救物品的准备,以适应迎接所有范畴的全面备战,而不是被割裂开的单一专项,这种特殊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使急救队员在急救一线的每一项日常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战意义,如此,才能适应紧张、复杂、多变的院前急救和院内的急诊室抢救工作,才能为各临床专科的进一步专业化处理奠定基础,真正意义上为急危重患者赢得救治的时间、生命的先机。

6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kaixindou1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6朵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2# 沙发
发表于 2015-1-20 06:01 | 只看该作者
急救的医生护士辛苦了,读了您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三天前的一次救护车长途送诊,也是由于新来的护士经验不足,出发走了大约五公里,病人要吸氧,才发觉吸氧管没带,没办法只好停车在路边等待,安排人打车送过来,家属非常不高兴,唉!这都是工作的失误啊。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zmdzfx+5感谢提供帮助 ,送花香香~~
收到5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15-1-20 06:59 | 只看该作者
羡慕你们急诊科的正规,二爷那和你们那都正规话管理,很多时候我们这急诊就是凑合事,更丢三落四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zmdzfx+5感谢提供帮助 ,送花香香~~
收到5朵
4
发表于 2015-2-4 20:25 | 只看该作者
想得多点儿没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6 16:1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