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3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血压] 陈鲁原专访:高血压防止的主力军是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止的主战场在社区城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14: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陈鲁原专访:高血压防止的主力军是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止的主战场在社区城镇
作者:365编辑  文章号:W090155
365医学网:陈教授,您好!很高兴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高血压***的主席及合理用药的联合主席,您在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国内高血压领域的临床水平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本次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的设计构思?   
陈鲁原教授:现在国内全国性高血压会议很多,高血压***想要做出特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今年高血压***分为六个专题,反应高血压的进展还有一些针对性的问题,邀请在各个专题方面学术造诣比较深的专家来做报告。   
第一个专题是高血压指南与共识,最近几年欧美等国家都发表了更新版的高血压指南,今年美国JNC8和欧洲2013年高血压指南更新意见也要***了,不同国家的指南有一些差别,但是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所以我们特意安排了高血压指南与共识***,就指南的制定、共识存在的争议进行讨论。其中也包括了我国在今年八九月份将要***的《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这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针对公众的医学指南,为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公共卫生人员,包括媒体传播工作者提供一本优秀的工具书,借此提高高血压防控的整体水平。还有《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家庭血压测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提高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应该让更多的医生一起倡导家庭血压测量的重要性,不仅是患者,也让普通的健康者积极地进行家庭血压测量。为提高中国医生对家庭自测血压的重视度,合理规范家庭血压的应用,提高我国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第二个是新进展、新热点专题,新的进展和热点之一就是合并糖尿病或者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值是否应当调整,因为新近***指南的更新意见或多或少都进行了调整,调整的依据是什么?还有哪些争议的问题?本专题新的进展主要涉及到两个基础研究,相信对年轻的医生、从事高血压相关疾病的研究生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个特别要介绍的专题是高血压药物治疗中的争议问题。老话新谈的一个话题就是“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对不同的临床预后是否存在差异?”因为在某些指南里我们可以看到利尿剂虽然也列为常用的降压药物,但是它的评价已经降低了,或者说它的地位好像在降压药物里降低了。这个很老而又有争议的问题,继续展开讨论,我觉得也是有必要的。   
第四个专题是难治性高血压,关注最新的焦点问题:肾脏交感神经即RND技术,目前这个话引起很大的争议,而且还会继续争议下去。RND技术虽然在我国还没有正式批准用于临床,但全国各地已经跃跃欲试。实际上在这种技术没有开展之前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两个方面,其一一项新技术开展的时候往往是引起争议的,随着不断地开展才会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其二规范化,只有规范了才能防止这种新技术被滥用。在此我要表达的观点是,RND与药物治疗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对立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正是因为RDN技术的开展,才使从事高血压研究的专家医生们反思在过去药物治疗方面会存在哪些不足?是哪些因素影响到了药物对高血压的控制?所以说RND推动了药物治疗水平的提高。我们只有把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规范化,把药物治疗的水平提高了,相信RND的开展也会逐渐规范化的.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只要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就越有利于今后RND技术的健康发展。该专题另一个话题是肥胖高血压,欧洲刚刚发表了一个肥胖高血压的专家共识,对我们有哪些启发、启示,应该如何针对肥胖高血压进行综合干预,是我们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第五,心血管病与代谢专题。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一个临床综合征,与许多疾病是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糖代谢脂代谢异常即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该专题有助于开拓从事高血压领域的医生的事业。
    第六个专题是高质量降压。从夜间高血压的防止进展,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性低血压及餐后低血压,高血压急诊降压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介绍。
    365医学网:作为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学组副组长,请您谈谈您在促进学组发展有哪些构想?   
陈鲁原教授:我们知道,现在中国高血压有三大学术团体: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这三大组织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推动我国高血压防止事业的发展而努力,但是其各自侧重点是不一样的,高血压防止水平的提高需要三个学术团体互相协作,共同推进。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高血压学组可能正在探索其特色的道路,与前两者有所区别的学科发展道路。我觉得学组更多的担负着高血压领域研究水平的提高,学科引领的任务。高血压防止水平的提高,实际上是一个人群的管理问题,高血压防止的主力军、主战场不在三甲医院,而在广大的社区城镇和乡村。有人统计二三级医院一年通过门诊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大概是两千万,而社区城镇的医院及社区的中心医院、卫生站等等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数量大概是六七千万,还有一个多亿的高血压患者分布在农村。所以高血压防止的主力军是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止的主战场是在广大的社区城镇,而不在三甲医院,这对我们工作重点的推进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365医学网:在心血管危重症***中您将进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的降压目标值”的报告,积极响应“脑心同治”理论,请您从从学科之间交流的必要性谈谈您的体会?     
陈鲁原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若合并冠心病,经常会碰到如何在改善脑卒中预后与心血管获益之间的平衡问题,其血压的管理十分棘手,相关研究很少。一方面,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血;另一方面,人们担心降低血压会减少来自侧支血管的梗死灶周边缺血区的血液灌注,导致神经元丧失和梗死范围扩大。这一个话题涉及到很复杂的临床情况,确实是需要多学科的跨学科的讨论交流,共同提高诊治的水平。
    一般认为,在急性脑卒中发生后的第一个星期内,临床医师不应常规使用降压药物,特别是发病24 h内对血压升高患者的处理应谨慎。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可予谨慎降压治疗。合理目标是24h内血压降低15%。但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若有陈旧性MI史或冠状动脉介入史,“SBP >200-220mmHg 或DBP >110-120mmHg”的降压靶点需要适度下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若发生ACS、左心衰、主动脉夹层需要立即降压处理,但应根据患者既往血压水平和颅内压情况个体化对待。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之前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在脑卒中急性期是停用还是继续降压治疗,是一个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中国高血压防止指南2010》建议:这类患者如病情平稳,可于卒中后24小时开始恢复使用降压药物。有报道1例56岁男性。突发右侧肢体偏瘫1天。3个月前患心肌梗死,一直服用ACEI和β阻断剂。入院时停用了所有的降压药。次日晨患者诉胸痛,SBP升至160-180mmHg。急诊心电图和酶学提示NSTEMI。该病例表明,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应于卒中急性期的血压处理原则。在治疗决策时需考虑并存的疾病。对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过高的血压迅速增加了心脏的前负荷和氧耗量,易导致心肌缺血。
急性心梗(AMI)并发脑卒中的患者是极高危人群,可能需要相对积极地降压治疗,但“≤130/80mmHg”的降压靶点需要适度上调。不仅如此,在溶栓、抗凝等治疗方面,同样需要心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多学科协作,通过相关试验研究,进一步规范该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使患者获得最好的转归。至于既往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AMI患者,如果患者的卒中史在6个月内,其血压的控制目标及策略,仍需进一步研究。
2# 沙发
发表于 2014-12-25 18:42 | 只看该作者
高血压防止的主力军是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止的主战场在社区城镇
这个提法非常正确
3# 板凳
发表于 2014-12-25 19:06 | 只看该作者
基层医生非常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6: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