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2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糖尿病]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0 1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关于控制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的争论由来已久,人们也应用了多种方法对此进行分析。我们首先要解答的问题是这涉及到哪些时间点。一些权威人士认为午餐前、晚餐前和夜间为“餐后”,建议在这些时间测定血糖水平,但实际上,这测定的是餐前血糖水平,这对于确定患者的血糖暴露模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不能反应糖尿病患者餐后的血糖增高情况。

“餐后”阶段的确定应考虑到餐后营养吸收的不同时长。从这个层面来说,众所周知的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需要至少4小时才能回落到基线水平,典型患者一日至少进食3次,其餐后阶段长达半天或更久,同样,餐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暴露中的比重也占一半以上。考虑到餐后血糖水平通常高于空腹血糖水平,我们可以推断餐后阶段的血糖暴露超过早餐前的血糖暴露,因此餐后血糖更为重要。而在另一方面,“餐后血糖控制”可以看作是在谈论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从这个角度来看,特定个体血糖暴露增高的净值或许主要是由于空腹血糖较高所致,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可能主要是餐后血糖的增高所致。

一些证据表明上述两种情形中都可能存在,主要是空腹/餐前高血糖或主要是餐后高血糖,这取决于患者情况。在未经治疗的早期糖尿病中,空腹血糖仅有极小幅增高,餐后血糖的增高更为明显,因而餐后血糖控制可能“更为重要”;而在糖尿病进展的较后期,数值上显示的主要改变为空腹血糖增高。

一些药物在降低空腹血糖方面效果更好,尤其是基础胰岛素,这类药物还包括噻唑烷二酮类、二甲双胍和SGLT2抑制剂,而其他药物对餐后血糖增高的作用最为显著,如餐后胰岛素、meglitinide、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和短效GLP-1受体激活剂艾塞那肽。是倾向于控制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这无疑可以根据药物的选择进行控制。有观点认为餐后血糖“峰值”导致了促炎作用、促氧化作用或其他有害作用,因而针对餐后血糖增高的治疗特别有益,但这一观点的论据无法让人信服,尤其是在一些影响餐后血糖波动的药物厂商如是说时。尽管研究可证实炎症或氧化应激的介质/标志物有所改变或血管扩张功能有所改变,但却并未有力证明其相关的临床结果。此外,餐后血糖模式的清晰界定也存在困难(缺乏持续血糖监测),且餐后高血糖水平的控制并不可行。

实际上,更关注餐前血糖的控制,尤其是早餐前空腹血糖水平的控制。这便于我们测定血糖指标,确定特定个体的血糖水平是高还是低,也便于我们调整药物方案。餐后血糖在妊娠期间的糖尿病管理中确实具有重要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持续血糖监测技术的进步,我们或许能使这一指标在更多糖尿病患者中具有实用性和可用性,那时或许我们能更好地回答文章标题所提出的问题。


2# 沙发
发表于 2014-11-30 19:4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14-12-9 11:3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餐前血糖应该降下来。
4
发表于 2014-12-24 21:5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
5
发表于 2014-12-24 21:56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MOD},收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 16:5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