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5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新生儿贫血121例病因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2 0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新生儿贫血121例病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早产儿45例,足月儿76例;剖宫产76例,自然产45例,产钳及胎头吸引助产11例;医院出生102例,私人诊所及家里出生(旧法接生)9例;脐带绕颈32例。出现贫血时间最早为生后立即出现,平均10.03d。血红蛋白最低为61g/L。新生儿早期贫血(日龄<7d)93例,晚期贫血(日龄≥7d)28例。
    1.2 检查方法
    均采用全套血常规检查,针对性做G-6-PD活性测定、ABO及Rh溶血实验、凝血四项、血红蛋白电泳、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涂片、骨髓常规、血培养等检查。
    1.3 贫血诊断和判定标准
    出生14d内毛细血管血红蛋白≤145g/L;出生14d后毛细血管血红蛋白≤115g/L,即诊断为贫血。日龄≤2周,血红蛋白100~145g/L为轻中度贫血,血红蛋白<100g/L为重度贫血;日龄>2周后,血红蛋白80--115g/L为轻中度贫血,血红蛋白<80g/L为重度贫血。
    1.4 临床表现
    新生儿贫血的临床表现与病因,失血量以及失血速度有关。皮肤粘膜苍白是最常见的症状,另有心律快、气急、低血压和休克等表现,一般无青紫。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除苍白外,尚有黄疸、肝脾肿大及水肿等症状,严重者有核黄疸。
    1.5 治疗
    均予病因及对症治疗。轻度贫血采取病因及后期随访,重度贫血给予输注浓缩(或洗涤)红细胞。根据病情需要输注免疫球蛋白并对症治疗。38例溶血性贫血病人ABO组换血10/25例(40%),G-6-PD缺陷症组换血4/13例(30.76%),均采用O型红细胞悬液和AB型血浆的混合血。
    3  讨论
    新生儿贫血诊断标准在国际上尚不统一,其发病率在国内亦未见统一报道。2005年1月~12月我们共收治新生儿3099例,其中足月儿2539例,早产儿560例,新生儿贫血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3.90%,其中足月儿发病率为2.99%,早产儿发病率为8.04%。
    新生儿贫血有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性贫血及失血性贫血三种,根据病因不同将由感染引起的红细胞破坏性贫血称为感染性贫血,由非感染引起的红细胞破坏性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121例贫血中,早期贫血93例,其中失血性贫血50.54%,溶血性贫血39.78%,感染性贫血8.60%,与国内多位作者报道早期贫血中失血性贫血占首位相吻合,其相关因素以剖宫产、颅内出血、头颅血肿、应激性溃疡、ABO溶血、G-6-PD缺陷症为主。新生儿晚贫血28例,其中感染性贫血为常见原因(71.43%),原因不明第二位(14.29%),失血性贫血第三位(10.71%),溶血性贫血次之,与早期贫血构成比明显不同,其相关因素以剖宫产、肺炎败血症以及其他感染因素为主。以上疾病所致的贫血多为轻、中度贫血,占81.82%,重度贫血仅占18.18%。
    失血性贫血在本组患儿中占首位,为41.32%(50/121例),比国内文献报道的32.2%略高,且易发生在早期,失血由多种原因引起,可发生在产前、产时及生后的3个不同时期。本组病例以生后出血为主,其中颅内出血及头颅血肿占有很大比例,尤其是早产儿易发生颅内出血,这与早产儿存在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层组织,毛细血管丰富,对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极为敏感,极易发生坏死而导致出血,这要求我们应做好孕妇保健,避免早产,提高产科技术减少新生儿窒息和产伤。本组8例产前产时失血中有3例为重度贫血。产前、产时失血以脐带胎盘异常、产科意外、胎-胎、胎-母、胎儿-胎盘输血为主,其中胎盘早剥新生儿贫血发生率可达61.7%,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另外,近年来由于医源性诊断性取血而引起的失血也有所增加。溶血性贫血在本组患儿中占第二位,为31.40%,大多为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反应性溶血性贫血,其次为红细胞酶缺陷,地中海贫血属个例,有1例为G-6-PD缺陷症合并地中海贫血。G-6-PD缺陷症是一种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症,分布于全球,在我国常见于华南及西南地区。漆正常等曾报道重庆地区新生儿G-6-PD缺陷率达62%,早期以高胆红素血症为主要表现,贫血发生率为4.4%。感染性贫血在本组患儿中占第三位,为23.14%,其中肺炎、败血症、梅毒为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先天性梅毒发病率已有明显上升趋势,对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有肝脾肿大、皮肤粘膜的损害,应高度怀疑本病,应作梅毒血清学检查助诊。感染引起贫血的机制,有人认为是由于细菌的毒素加速了红细胞的破坏,铁代谢紊乱,病原毒素代谢产物对骨髓造血功能的直接损害,**减少等多种原因。
    本组早产儿发病率明显高于足月儿。考虑主要包括几方面因素:
   (1)早产儿红细胞寿命较足月儿短。胎龄越小,红细胞中胎儿血红蛋白(Hbf)含量越高。Hbf携氧能力低,易变性沉淀于细胞壁上,同时早产儿体内维生素E的量少,易产生脂类过氧化物而损伤细胞膜。两种因素协同作用促进红细胞在外周的破坏。
   (2)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减少。EPO浓度的增加与胎龄有正相关因素。
   (3)生长迅速。早产儿体重增长倍数较足月儿大,胎龄越小,出生后生长发育越快,而造血功能相对不足。
   (4)疾病因素。胎龄越小的新生儿越易并发肺透明膜病、肺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新生儿硬肿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营养的摄入、骨髓的造血功能,故易发生贫血。
    总之,根据我们的分析认为我院新生儿贫血以失血性贫血占首位,溶血性贫血第二位,感染性贫血第三位,原因不明第四位。

         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第3期   四川省仁寿县妇幼保健院  黄英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4-11-22 10:04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资料,谢谢分享。
3# 板凳
发表于 2014-11-22 12:2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资料,学习了,谢谢分享,送花香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6 13:0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