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228|回复: 4

[基础知识] 在岗培训教材:耳针及头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9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耳针及头针
刘东霞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耳穴的定位及其主治病证
2. 掌握标准头穴线的定位及其主治病证
3. 熟悉耳针的操作方法、选穴原则、注意事项
4. 熟悉头针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5. 了解头针的主治病证
内容介绍
1. 耳针
2. 头针
T_e
一、耳针
B_e
耳针是通过耳轮特定的区域(即耳穴),用探针法或其他观察方法,或**局部,达到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耳穴的定位
1. 耳中
(1)定位:在耳轮脚处。
(2)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咯血,出血性疾病。
2.外生殖器
(1)定位:在与对耳轮下脚上缘相平的耳轮处。
(2)主治:睾丸炎,附睾炎,外阴瘙痒症。
3.耳尖
(1)定位: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2)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牙痛,失眠。
4.结节
(1)定位:在耳轮结节处。
(2)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
5.风溪
(1)定位: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周一区和二区的交界处。
(2)主治:荨麻疹、皮肤搔痒症、过敏性鼻炎。
6.肩穴
(1)定位:肘区的下方处,即耳周的四区和五区。
(2)主治:肩周围炎、肩部疼痛。
7.膝
(1)定位:在对耳轮上脚中1/3 处。
(2)主治:膝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
8.坐骨神经
(1)定位:在对耳轮下脚前2/3 处。
(2)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
9.交感神经
(1)定位:在对耳轮下脚端与耳轮内侧缘相交处。
(2)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10.胸椎
(1)定位:在对耳轮中2/5 处。
(2)主治:胸痛,经前**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
11.颈椎
(1)定位:在对耳轮下1/5 处。
(2)主治:落枕,颈椎综合征。   
12.内生殖器
(1)定位:在三角窝前1/3 处的下部。
(2)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早泄。
13.神门
(1)定位:在三角窝后1/3 的上部。
(2)主治:失眠,多梦,戒断综合征,癫痫,高血压,神经衰弱,痛证。   
14.外耳
(1)定位:在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
(2)主治: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
15.屏尖
(1)定位:在耳屏游离缘上部尖端。
(2)主治:发热,牙痛,斜视。
16.外鼻
(1)定位:在耳屏外侧中部,即上屏与下屏之间。
(2)主治:鼻前庭炎,鼻炎。         
17.枕
(1)定位: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
(2)主治:头晕,头痛,癫痫,哮喘,神经衰弱。
18.皮质下
(1)定位:在对耳屏的内侧面。
(2)主治:痛证,间日疟,神经衰弱,假性近视,失眠。
19.对屏尖
(1)定位: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
(2)主治:哮喘,腮腺炎,睾丸炎,附睾炎,神经性皮炎。
20.缘中
(1)定位: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耳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
(2)主治:遗尿,内耳眩晕症,尿崩症,功能性子宫出血。   
21.口
(1)定位:耳轮脚下方前1/3处。
(2)主治:面瘫、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戒断综合征、牙周炎、舌炎等。
22.胃
(1)定位:耳轮脚消失处。
(2)主治:胃痉挛、胃炎、胃溃疡、失眠、牙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前额痛等。
23.脾
(1)定位:在耳甲腔后上方。
(2)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减退,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眩晕症。
24.心
(1)定位:在耳甲腔正中凹陷中。
(2)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口舌生疮。
25.肺
(1)定位:在心、气管区周围处。
(2)主治:哮喘,胸闷,声音嘶哑,皮肤瘙痒症,荨麻疹,便秘,戒断综合征。   
26.内分泌
(1)定位: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   
(2)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间日疟,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症。
27.胰胆
(1)定位:在耳甲艇的后上方,即肾区与肝区之间,左侧为胰,右侧为胆。
(2)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偏头痛,带状疱疹,中耳炎,耳鸣,急性胰腺炎。
28.肝
(1)定位:在耳甲艇的后下方,胃及十二指肠的后方。
(2)主治: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假性近视,
单纯性青光眼。
29.十二指肠
(1)定位:在耳轮脚上方后1/3 处,耳甲艇内。
(2)主治: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幽门痉挛。  
30.大肠
(1)定位:在耳轮脚上方前1/3 处,耳甲艇内。
(2)主治:腹泻,便秘,咳嗽,牙痛,痤疮。
31.牙
(1)定位: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 区。
(2)主治:牙痛,牙周炎,低血压。
32.眼
(1)定位:在耳垂正面中央,即耳垂5 区。
(2)主治: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麦粒肿,假性近视。
33.内耳
(1)定位:在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 区。
(2)主治:内耳性眩晕症,耳鸣,听力减退,中耳炎。
34.面颊
(1)定位:耳垂正面与内耳垂之间,即耳垂五区、六区交界处。
(2)主治: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痤疮、扁平疣、面肌痉挛、腮腺炎等。
35.扁桃体
(1)定位:在耳垂正面下部,即耳垂的八区。
(2)主治:扁桃体炎、咽炎。
36.耳背沟
(1)定位:在对耳轮沟和上下脚沟处。
(2)主治:高血压,皮肤瘙痒症。   
37.耳迷根
(1)定位:在耳轮脚后沟的耳根处。
(2)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鼻塞,心动过速,腹痛,腹泻。   
(二)耳穴处方的选穴原则
1.按疾病的相应部位选穴:如胃病选胃穴,阑尾炎选阑尾穴,肩痛选肩穴,咽喉痛选咽喉穴等。
2.按中医理论选穴:根据脏腑经络学说的理论结合疾病所出现的症状辨证取穴。如耳鸣选肾穴,因为“肾开窍于耳”;目病选肝穴,因“肝开窍于目”;失眠选心穴,因“心主神”,失眠多与心神不宁有关;皮肤病选肺穴,因“肺在皮毛”等。
3.按现代医学知识选穴:如高血压选降压沟,十二指肠溃疡选十二指肠、交感,心律失常选心穴,月经不调选子宫穴,输液反应选肾上腺穴等。
4.根据临床经验选穴:如目赤肿痛选耳尖,癫狂选神门,牙痛选齿穴等。选穴需注意精练,一般以选用2~3 穴为宜。一侧有病取同侧,两侧病或脏腑病选双侧穴,也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三)操作方法
1.毫针法
针具多用28~32 号半寸长的不锈钢毫针。首先对耳穴进行消毒,进针时,用左手拇、示指固定耳廓,中指托着**部耳背,这样既可掌握**深度,又可减轻**疼痛。然后用右手拇、示、中三指持针,在反应点进针。**深度视耳廓不同部位厚薄而定,以刺入耳软骨(但不可穿透)且有针感力度为宜。针感多表现为疼痛,少数亦有酸、胀、凉、麻的感觉。留针时间15~30分钟。起针时左手托住耳背,右手迅速垂直起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眼,以防出血。每次一侧或双侧**,每日或隔日1次。
2.压丸法
又称耳穴压豆、耳穴贴压法。是一种简便安全的耳穴**法。压丸的材料用得较多的是王不留行籽、绿豆等。选定穴位后,先以75%酒精拭净耳廓皮肤,用消毒干棉球擦净。用镊子将中间粘有压物的小方胶布(面积约为6 mm×6 mm),置于穴区,并粘牢贴紧。待各穴贴压完毕,即予按压,直至耳廓发热潮红。按压时宜采用拇、示指分置耳廓内外侧,夹持压物,行一压一松式按压,反复对压,每穴持续半分钟左右。每日按压3~4次,每周换贴1~2次。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2.对扭伤和运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应嘱其适当活动患部,以提高疗效。
3.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应禁针。
4.对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者不宜**。
5.治疗时应防止发生晕针,一旦发生及时处理。   
【我的笔记】
二、头针
B_e
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进行**来防止疾病的一种方法,能治疗多种疾病,尤其是脑源性疾病。
(一)标准头穴线
标准头穴线采用现在国家统一的定位标准,将头部根据颅骨的解剖分为四个区:额区、顶区、颞区、枕区四个区,有14条标准线,总共有25条线。
1.额区
(1) 额正中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督脉神庭穴向下引一长1寸直线。
主治: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等。
(2)额旁1线(左右各一)
定位:在头前部,从膀胱经眉冲穴向前引一长1寸直线。
主治: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失眠及鼻病等。
(3)额旁2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胆经头临泣穴向前引一长1寸直线。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肝、胆疾病等。
(4)额旁3线
定位:在头前部,从胃经头维穴内侧0.75寸起向下引一长1寸直线。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子宫脱垂,尿频,尿急等。
2.顶区
(1)顶中线
定位:在头顶部,即从督脉百会穴至前顶穴之间的连线。
主治:腰腿足病,如瘫痪、麻木、疼痛,皮层性多尿,脱肛,小儿夜尿,高血压,头顶痛等。
(2)顶颞前斜线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从头部经外奇穴前神聪(百会穴前1寸)与颞部胆经悬厘穴之间的连线。
主治:主管运动区。全线分5 等份,上1/5 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瘫痪,中2/5 治疗上肢瘫痪,下2/5治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   
(3)颞后斜线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1寸,与其平行的线。即督脉百会穴与颞部胆经曲鬓穴之间的连线。
主治:全线分5 等份,上1/5 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感觉异常,中2/5 治疗上肢感觉异常,下2/5 治疗头面部感觉异常。   
(4)顶旁1 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1.5寸,从膀胱经通天穴向后引一长1.5寸直线。
主治:腰腿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5)顶旁2 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开2.25寸,从胆经正营穴向后引一长1.5寸直线,至承灵穴。
主治:头痛,偏头痛,肩、臂、手等部位的病证,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3.颞区
(1)颞前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从胆经的颔厌穴至悬厘穴连线。
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瘫,口腔疾病等。
(2)颞后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从胆经率谷穴向下至曲鬓穴连线。
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眩晕等。
4.枕区
(1)枕上正中线
定位:在后头部,即督脉强间穴至脑户穴连线。
主治:眼病,颈项强痛,癫狂,痫证等。
(2)枕上旁线
定位:在后头部,由枕外粗隆督脉脑户穴旁开0.5寸起,向上引一长1.5寸直线。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视眼等。
(3)枕下旁线
定位:在后头部,从膀胱经玉枕穴向下引一长2寸直线。
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后头痛等。
(二) 主治病证
头针主要治疗脑源性疾病,如中风偏瘫、肢端麻木、失语、皮层性多尿、眩晕、耳鸣、
舞蹈病、癫痫、脑瘫、小儿弱智、震颤麻痹、假性球麻痹等。此外,也可以治疗头痛、脱
发、脊髓性截瘫、高血压病、精神病、失眠、眼病、鼻病、肩周炎、腰腿痛等常见病和多
发病。
(三)操作方法
1.选穴方法
单侧肢体病,选用对侧穴线;两侧肢体病,选用双侧穴线;内脏、全身性疾病或不易区别左右的疾病可选用双侧穴线。一般根据疾病选用相应的穴线,并可选用有关穴线配合治疗。
2.**
根据病情,明确诊断,选定**区,取得患者合作后,让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分开头发,常规消毒。   
3.操作手法
(1)快速进针:选用26~28号、1.5~2.5寸不锈钢针,针身与头皮呈30°快速将**入皮下,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将针快速推进到相应的深度。
(2)快速捻转:用拇指掌侧面与示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示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旋转,捻转速度200次/分左右,连续捻转2~3分钟,然后留针20~30分钟,期间重复操作2~3次,即可出针。捻针或留针时,家属协助患者(或患者自己)活动肢体,加强患肢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疗效。一般经3~5分钟**后,部分患者病变部位(患肢或内脏)可出现热、麻、胀、凉、抽动等感觉。
4.出针
将手固定穴区周围头发,刺手夹持针柄轻轻转动针身,如针下无沉紧感,可快速出针。出针后必须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5.疗程
一般每日或隔日针治1次,10~15次为1个疗程,隔5~7 天后,再继续下一疗程。
(四)注意事项
1.头部长有头发,因此必须做到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2.毫针推进时,术者针下如有抵抗感,或患者感觉疼痛,应停止进针,将针往后退,然后改变角度再进针。
3.由于头**激感强,**时间较长,医者必须注意观察患者病情,以防晕针。
【我的笔记】
发表于 2015-4-2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5-4-28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僧实不少
发表于 2017-2-10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不少知识。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发表于 2017-4-30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资料,值得关注!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10:1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