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90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水合氯醛联合对乙酰胺基酚灌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2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水合氯醛联合对乙酰胺基酚灌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疗效分析

    高热惊厥是一种常见多发性儿科急性症状,是小儿脑组织发育某阶段由发热所诱发的惊厥发作,尤其好发于0.5—3岁的儿童,发热时体温最高可超过38.5~39℃,惊厥发作时间较短,有时呈反复发作性,有时则呈持续状态,可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热惊厥。高热惊厥程度严重儿童可出现神经系统的后遗症,故积极正确治疗惊厥发作和退热极为关键。本院近些年采用水合氯醛联合对乙酰胺基酚灌肠治疗高热惊厥小儿,临床疗效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70例高热惊厥患儿均为本院儿科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患儿,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上述患儿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n=35):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2.4±1.2)岁,体温39.1~40.2℃,体重12.7~20.4 kg;观察组(n=35):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2.5土1.4)岁,体温39.4--40.3℃,体重13.1~20.5 kg。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温和体重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将10~15 mg/kg剂量的对乙酰胺基酚研磨成粉末,溶于5%浓度的水合氯醛溶液中,完全混合均匀。患儿取左侧卧位为灌肠位,使用石蜡油润滑肛管头端部位,然后插入**。插入深度:3岁以下患儿为2.5~4 cm,3岁以上患儿5~7.5 cm,将上述混合液经肛管缓慢注入患儿直肠,持续保留2--3 min时间后才将肛管拔出,捏紧患儿臀部8~10 min。对照组:仅肌肉注射0.1~0.3 mg/kg剂量的**药物。
    1.3 疗效评估标准显效:治疗5 min内患儿惊厥抽搐等症状停止,30 min后体温下降幅度超过1.5 oC;有效:治疗5 min后患儿惊厥抽搐等症状停止,或30 min后体温下降幅度超过1 ℃;无效:治疗8 min后患儿惊厥抽搐等症状仍未停止,或30 min后体温下降幅度低于1 ℃。
    1.4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和比较  两组患儿惊厥抽搐等症状停止、体温下降幅度超过l℃及住院治疗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数据予以相关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两组患儿惊厥停止、体温降低1 ℃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O%),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
    2.2两组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惊厥抽搐等症状停止、体温降低1 oC及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

    3 讨论
    高热惊厥发作时间过长可导致儿童脑组织出现严重损害,故应积极控制高热惊厥等症状体征。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包括:(1)长期服用苯**或丙戊酸钠药物治疗;(2)短期间歇性予以水合氯醛或**药物治疗。苯**虽然能有效抑制高热惊厥发作等症状体征,但难以明显降低癫痫症状的发生率,且长期予以治疗极易出现兴奋。焦躁不安和睡
眠功能障碍等多种不良反应,而丙戊酸钠则可诱发胃肠道消化道不良反应,导致肝功能异常损害等,故目前不建议长时间服用,而首选短程间歇性治疗方法。
    解剖学证实人体直肠静脉有两个静脉丛,其中上静脉丛收集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途径注入肝脏;下静脉丛经直肠下静脉和髂内静脉回流至下腔静脉。由于直肠具有特殊的血液循环途径,而直肠黏膜组织较厚且极为丰富,当治疗药物灌注至直肠后可迅速、完全充分予以吸收。小儿处于高热惊厥发作状态时,周围静脉循环状态欠佳,静脉穿刺极为困难,难以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故经直肠途径给药具有明显的实用临床价值。直肠黏膜组织的血液循环状态丰富,吸收药物的能力较为强大,经以下3种方式发挥作用:
    (1) 通过直肠中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直接进入机体血液循环系统;
    (2) 通过直肠上静脉经肝脏代谢解毒后至全身血液循环系统;
    (3) 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因此,治疗药物灌注至直肠后可迅速吸收至血液循环系统,还可避免胃和小肠等脏器组织对药物的影响作用,降低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抗惊厥抽搐发作、中枢性肌肉松弛和抗癫痫症状等药理作用较为强大。**对人体脊髓多突触反射过程予以直接性抑制,拮抗BDZ/GABA受体,使得c1-内流速度明显增加,从而抑制神经元的超级化现象,但肌肉注射**可引起患儿出现呼吸功能抑制等严重并发症归。水合氯醛则是一种促进睡眠、抗惊厥抽搐发作药物,可有效抑制人体脑干
网状组织结构的上行激活作用系统。水合氯醛经直肠途径灌注药物后可被迅速吸收,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脂溶性特点,故极易通过血脑屏障系统,进而广泛分布于各脏器组织,经肝脏药物代谢过程最终可成为三氯乙醇。水合氯醛治疗结束后不会产生明显的后遗症,作用安全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对乙酰胺基酚是一种解热镇痛类药物,药物发挥作用较快,药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不良反应轻微,且对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机制无明显影响作用,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首选用于超过2个月以上婴幼儿的退热镇静药物。上述两种药物之间不存在配伍方面的禁忌,联合灌肠治疗高热惊厥患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惊厥停止、体温降低1℃及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由此可知,水合氯醛联合对乙酰胺基酚灌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迅速改善惊厥和高热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灌肠药物的配制具体时间,勿使用过期药物;
    (2)使用等体积生理盐水溶液稀释灌肠药液,可减少药物对肠黏膜组织的**作用,避免出现灌肠后血便,肛管插入前应采用石蜡油润滑处理,肛管插入的操作动作需尽量轻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前患儿要排尽大小便;    (3)水合氯醛灌注至直肠24 h内需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防止呕吐、窒息等不良反应发生;
    (4)水合氯醛灌肠溶液温度需控制在37—38℃范围内,此温度与肠腔温度相一致,可减少水合氯醛药液对肠道黏膜组织的冷**作用,增加直肠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药液的充分吸收。

李晓岚
    湖北武汉市汉口医院儿科

国际儿科学杂志2014.2

3# 板凳
发表于 2014-9-19 11:4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小孩的疾病发展变化是迅速的,所以我们要迅速控制病情。水合氯醛联合对乙酰胺基酚灌肠疗法安全、快速、高效,非常值得推广。
但是,我目前发现,对乙酰胺基酚的各种制剂在儿科、内科等方面的应用已经少见了,真不知是何原因?布洛芬的安全性及效果都不及对乙酰胺基酚啊。
4
发表于 2014-9-19 14:06 | 只看该作者
从这篇文章的结论来看,**联合对氨乙基酚灌肠治疗小儿惊厥的疗效还是很可以的。
但是,该文将**肌肉主射作为对照组,就显得比较地不合理了。
因为,有不少人早就指出,用**(即安定)肌肉注射治疗小儿惊厥是不正确的,均主张静脉给药。
如:小儿惊厥的处理“安定……不应肌注,因其溶液扩散,安定(即**)沉淀于注射部位而不易吸收,疗效不如口服或直肠给药。”(见于《中国儿科专家经验文集》19945月第一版465页),故,不能用于治疗惊厥发作。
还有人指出:(安定肌肉注射)“应该药应用后局部有**,且吸收不规律,作用也不稳定”,从而提出:“一般不提倡用肌内注射安定的方法控制癫痫持续状态”(见于:《儿科治疗学》)袁承文主编19902月第一版502页)。
所以,治疗小儿惊厥,我们还是习惯用**静脉注射,效果可靠且起效快,只要正规操作,亦比较安全。
5
发表于 2014-9-19 14:23 | 只看该作者
灌肠操作就是比较方便,如果能走静脉,我觉得肯定安定效果更快!
6
发表于 2014-9-27 23:08 | 只看该作者
双氯芬酸钠栓还直接点,用什么对氨乙基酚,起效太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23:0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